
下午,一群孩子在公园里玩耍。一个孩子手里拿着风筝,其他几个孩子则在后面追赶。他们在铺好的院子里跑来跑去,又在柔软的绿草地上踩踏。不一会儿,风把风筝吹到了一根高高的树枝上。几个孩子折断一根低矮的树枝,当作棍子,把风筝打了下来。咔嚓,咔嚓……一根嫩枝从树干上折断了。孩子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雀跃。
有人告诉他们,一棵树是从一粒种子长成的。一粒种子必须经历许多年,克服许多风雨才能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当有人摘下一片叶子,折断一根嫩枝,就意味着夺走了这棵树多年的生命。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棵树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人类的生命。
一行禅师曾说过,懂得爱护每一片树叶、每一枝花枝、每一棵树木、每一株草叶的人,很难活在邪恶的生活中。教导孩子热爱树木和大自然,是爱祖父母、父母、家人和人类的源泉。热爱大自然为慈善插上翅膀。但长期以来,人类忙于将爱奉献给其他事物,而忘记了大自然。人类误以为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砍伐森林,侵占地下水资源,疯狂发展工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使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过去二十年中,越南已成为世界上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每年约5%。全国天然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严重减少,森林覆盖率不足40%,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面积约为10%。

热爱自然只是广义的生态学概念中的一小节。生态,即生存环境,是指地球上的物体或生物与空气、水资源、食物等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纵观世界各国,环境教育十分重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教育已被纳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苏联、比利时、芬兰、德国、日本、墨西哥、美国……至今,在许多国家,环境教育和环境已被列为核心课程,在许多地方则被列为选修课。在越南,环境教育内容以综合的方式融入自然和社会学科的课程中。课程中提到了很多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知识,但这些就足够了吗?知识只是理论性的,完全缺乏让孩子们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方案。没有多少孩子知道如何种一棵树,如何照顾一朵花;有多少孩子知道如何分类垃圾,知道摩托车在等红灯时尾气的危害?我认为,从小学到大学,无论是作为主课程还是作为整个学科的组成部分,环境教育都必须将知识作为手段,并将其转化为行动,以维护健康的生态系统。这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环境教育必须让孩子们明白,环境教育不是义务,而是关乎生存,关乎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与地球母亲共同生存和发展,否则我们所有人都无法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