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闪闪发光的词

这些天,我住的小区里,孩子们的歌舞练习热闹非凡。每天傍晚,孩子们都会跑到区文化馆,说要去练习,因为节日快到了。大人们坐在那里,一脸茫然,琢磨着是什么节日,然后跑到文化馆去看个究竟。孩子们在工会成员的指导下,随着《三根摇曳的蜡烛》这首歌,有节奏地跳着舞。还有一出关于家庭的戏剧,讲述的是父母忙于生计时,家里做的饭菜的故事。看着挂在墙上清晰地写着“庆祝越南家庭日”的横幅,大人们纷纷点头,原来这就是贫困小区孩子们期盼的节日。

越南家庭日自2001年起便已存在,每年定于6月28日。22年来,它并非新鲜事物,但有时家长们会疏忽大意,忘记它。即使在这个拥有数百户人家的简陋社区,也很少有人记得。如果不是孩子们的喧闹,或许在成年人的记忆中,那一天依然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三,依然为生计而挣扎,对一个特殊的节日毫无概念。

这个时代的家庭之间的联系其实在逐渐疏远,因为代际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居住空间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家庭之间的联系不如以前紧密。

如今,父母们都沉浸在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中,尤其是在生活节奏飞快的城市。放学后,家里的孩子们沉迷于社交网络上那些吸引眼球的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如果他们稍微长大一些,就会有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或者,如果他们出去工作,有了点钱,就会一起喝下午茶、出去旅行,更不用说9X、2K一代的孩子了,他们很快就有了独立生活的意识。于是,与家人唯一的联系也越来越长。一顿全家大小一起吃的家庭餐,有时会持续数月、数年,甚至要到春节。

对于从全国各地涌入大城市谋生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家人留在农村。生活忙碌,路途遥远,“家”字萦绕不去。有时想念,打个电话,几分钟就好。如果用社交网络,视频通话一会儿,他们又要忙于城市生活的喧嚣。短暂的周末他们无法奔波回乡,只有节假日才会长途跋涉。想念“家”字,却又不得不忍受。很多时候,回家只有春节的几天,然后他们就匆匆返回城市,将生活与辛勤的谋生捆绑在一起。时间流逝,生活流逝,思念也随着其他日常的烦恼而消逝。渐渐地,成为一种习惯,“家”字被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很少有机会向外界表达。

因此,越南家庭日提醒我们爱的起源,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实体,并告诉我们,至少在喧嚣的生活中,总有一天会想起两个闪闪发光的词:家庭。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他们从小长大,离开,回归,也必须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因此,“家庭”这两个词不仅像每个细胞中流淌的血液一样神圣,也像越南人民的文化认同一样闪闪发光。

家庭始终被视为社会不可或缺的“细胞”,是塑造和培育良好人格的摇篮。美好的家庭成就美好的社会,美好的社会使人生充满意义。而有意义的人生,有时就始于如今孩子们那两个闪闪发光的词。


文章:Tong Phuoc Bao
插图: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