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边境地区的苗族人来说,改变生产习惯和思维方式非常困难。尽管苗族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已基本消失,但改变他们的生产和耕作习惯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祥阳县谭合乡辉山村,苗族夫妇武伯菲(1990年生)和雄义罗(1993年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颗耀眼新星。他们率先种植了1.2公顷以上的红姜,并通过引进高产水稻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他们原本是村里一个贫困家庭,依靠一小块旱稻常年耕作,如今在第九届青年志愿队的陪伴下,他们一家正在实践新的经济模式。
与菲亚先生一起,在惠山村和帕隆村(三合乡)的100多户人家种植红姜,总面积近16.5公顷。红姜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加上精心照料,产量很高。2022年,团队为村民们采购了230吨红姜,价值超过11亿越南盾。2023年,惠山村和帕隆村的苗族村民在近2公顷的土地上试种了新品种水稻VT-NA2,产量优异,这给许多村民带来了喜悦。
在丰收的背后,这里的人民始终对第九届青年志愿队的11名干部和队员怀有特殊的感情。多年来,他们陪伴苗族人民试种多种新作物,逐步开垦荒地,推行有效的经济模式,帮助当地人民可持续地摆脱贫困。因此,在群山环绕、森林密布的山区,位于祥阳县三合乡辉山村的第九届青年志愿队边境青年村,成为了村民们需要帮助时可以信赖的依靠。为了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第九届青年志愿队荣获了各级多项嘉奖,其中包括: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颁发的表彰其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出色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嘉奖;以及中央青年团执行委员会颁发的表彰其在建设老越边境青年友好村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嘉奖……


离开偏远的祥阳省,来到青年志愿队5所在的清水乡和清河乡(清章省),这里劳动生产竞赛的气氛也十分热烈。志愿队陪伴当地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打造了宋罗青年村模式。据队长黄文东介绍:21年前,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成立青年志愿队5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区,没有道路,没有电,没有人居住,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横跨林河的罗桥。
2001年,在中央青年团的特别关注下,义安省青年团常务委员会责成第五届青年志愿队实施“松洛青年创业村”项目——这是中央青年团首批四个青年创业村试点项目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迄今为止,该队已帮助157户队员家庭创业,同时开发了230公顷工业茶园、50公顷柑橘和柚子园、30公顷竹笋园、500公顷林木资源园;牛羊存栏量稳定在每年500头。得益于此,村民生活日益改善,曾经贫瘠的土地也焕然一新。

在海拔近1600米的奇山县那戈伊乡布奥穆村,2012年,由当地苗族30余名成员组成的第10青年志愿者队成立,当地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被指导种植多种新品种作物,逐渐摒弃了焚烧森林开垦农田的陋习,转而专注于清理土地进行耕种。
截至目前,团队成员已从最初的30户苗族家庭增加到300多户。村民们开垦的山地用于建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面积已超过10公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团队合作种植的山雪茶面积已超过250公顷。此外,村民们还积极与团队合作,开发经济效益高的植物品种,例如日本白蒜、人参和雪莲果(山药人参)。得益于团队稳定的产出,村民们的生产得到了保障,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谈及青年力量在省内的作用,义安省青年志愿军司令阮廷胜先生表示,秉承前几代青年志愿军的传统,青年志愿军在义安省的经济发展中已成为西部重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典范。
截至2024年4月,青年志愿队在森林保护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义安省青年志愿队管理、保护和生产的森林总面积超过22,638公顷,其中包括保护林和生产林。同时,该队伍还率先在荒地上开垦建设了集中式产业作物种植区,例如:1,438公顷茶叶种植区、480公顷甘蔗种植区和123公顷菠萝种植区;积极参与森林发展项目,保护和植树造林面积达40,939公顷。


2014年以前,义安省青年志愿队共有12个单位。但近年来,该队伍贯彻落实义安省委、人民委员会关于合并和解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青年志愿队单位的政策,目前义安省青年志愿队已缩减至5个单位。与此同时,2015年至2021年间同步实施的“完善青年志愿队组织运作——促进义安省经济发展项目”(简称“3051项目”)有效克服了青年志愿队组织运作——促进义安省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实际不足,并为青年志愿队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壮大奠定了法律基础,集中力量推动青年志愿队建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和任务。

青年志愿队运营模式的调整和转型,激发了队员们在劳动生产中更大的竞争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对青年志愿队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队伍活动质量的提升。例如,2023年,国家投资近10亿越南盾,为第九青年志愿队购置了一套冷热姜黄淀粉干燥系统,以确保姜黄淀粉的高品质。该系统采用现代化生产线,涵盖预处理、研磨、干燥、制粒等环节,不仅节省了队员们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第五届青年志愿队,劳动生产领域的创新与模仿运动也蓬勃发展。近年来,该志愿队大胆吸引投资,兴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5吨的茶叶加工厂,每年采购加工1000吨新鲜茶芽,为15名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每人月收入达800万至900万越南盾。此外,还兴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60吨的木材削皮厂,为20名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每人月收入达900万至1000万越南盾。该志愿队还在家庭菜园为300名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数百个季节性工作岗位。从此,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曾经贫瘠的土地也焕然一新。
在省内条件艰苦的地区,各团队始终致力于开垦土地、建立企业,并开发茶叶、菠萝、甘蔗等集中种植的原材料产区,以服务于全省的加工业。据估计,义安省青年志愿队的主要原材料产区目前占全省原材料总面积的15%至20%,创造了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在中央青年团书记处主办的2023年全国青年志愿单位大会上,中央青年团书记、中央青年团检查委员会主席吴文强同志对义安省青年志愿队伍给予了多项特别表扬和评价。可以说,通过近期对各志愿队伍的走访和工作,吴文强同志肯定了义安省拥有一支充满热情和勇气、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为义安省全面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年志愿队伍,义安省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在全国青年力量发展大趋势下,需要切实落实多项长期目标。他特别指出,各单位在研究和构建生产发展模式时,必须严格遵循OCOP、VietGAP、GlobalGAP等国家和国际标准。同时,要重视研究和拓展多种形式的产品分销渠道,扩大消费市场。除了发展生产任务外,各单位还需做好政治任务,扎根地方,动员群众,重视支持地方政府和人民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安全秩序,保卫陆地和海洋边界,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对于一些在土地、规划、接收和安排青年创业、落实国家审计建议等方面仍面临困难的青年村项目,建议有关省级青年团积极向省委常委会和省人民委员会提请建议,以便协调指导解决方案。这是继续提升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活动质量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