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协和涵洞事故遇难者立碑的倡议书,是由阮伯平先生的请愿书促成的。阮伯平先生曾是长山铁路的司机,战争伤残人士,出生于清章县吉文镇,现居胡志明市。他在请愿书中写道:
“吉文乡是协和涵洞坍塌事故中人员伤亡惨重的地区。偶尔回到家乡,我了解到人民的迫切愿望,于是向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省国会代表团写请愿书和信函。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省国会代表团收到请愿书和信函后,都以书面形式回复并指派相关机构处理。具体有:省委2018年6月5日第5258号CV/TU批示、国会代表团2020年7月7日第202/DDBQH批示、省人民委员会2018年8月2日第5677号UBND-VX批示……

省人民委员会第5677/UBND-VX号批示肯定:“为纪念这一事件,缅怀为建设宜静苏维埃祖国事业而献出鲜血的先烈们,2018年6月5日,宜安省委发出第5258CV/TU号批示,原则同意由宜安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并配合有关单位为协和水闸工程举行追悼会、树立纪念碑”。目前,乂安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正在指示乂安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乂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厅进行调研,按规定准备手续,部署号召集体、个人携手支持修建协和水闸工程纪念碑,预计2019年竣工。
然而,时间已过,选民仍在等待结果,纪念碑的建造却迟迟未动工。因此,我写下这份请愿书,希望逝者亲属、同志们以及选民们的合法愿望能够得到实现……”。

在与阮伯平先生的电话中,他透露,他还有一个妹妹,也在1978年1月3日协和涵洞坍塌事故中丧生。尽管他很想念妹妹,但他始终认为这是不必要的风险,因此从未责怪过任何团体或个人。他说道:“当时祖国处境极其艰难。协和涵洞被美军炸弹炸毁,修复灌溉系统以服务农业发展是必要且紧迫的。因此,发生不幸事件时,不应责怪任何人……”同时,他透露,事故发生后,各级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指导处理善后事宜,并为遇难者颁发奖状并给予相关政策。目前,每位遇难者家属每月可领取54万越南盾的抚恤金。然而,仍有一些愿望等待解决,比如,追认死者为烈士,因为他们为建设祖国的事业而牺牲;在工地上树立纪念碑,既纪念死者,又教育后代传统;同时,考虑对一些在这次事故中特别弱势的受害者制定扶持政策……
这位72岁的战争伤残老人低声说道:“虽然我不住在家乡,但1978年的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所以我写了《协和回忆录》这本书。我意识到立碑是正确的,我也有条件,就写了请愿书。2018年,当我得知省委同意为98名逝者立碑、举行追悼会的政策时,我非常高兴。2021年我回到家乡,巴都良项目建设单位给我看了纪念碑屋的设计图,我更加高兴。但不知何故,纪念碑屋至今尚未建成……”。


经查阅资料,2018年6月5日,省委以第3257-CV/TU号批示批准,批准于1978年修建协和涵洞纪念碑。具体内容如下:“考虑到省委宣传部2018年5月29日第1278-CV/BTGTU号批示,关于对1978年协和涵洞举行追悼会、树立纪念碑的建议,省委常委会意见如下:原则同意由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并配合有关单位按照省委宣传部2018年5月29日第1278-CV/BTGTU号批示的建议,为1978年协和涵洞举行追悼会、树立纪念碑。请报省委宣传部、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和有关单位知悉并贯彻执行”。2018年6月9日晚,义安省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与省青年联合会联合举行了1978年协和涵洞遇难者98人的追悼会。为修建协和涵洞纪念碑,省人民委员会于2020年6月26日签发了505/UBND-BTD号文件,责成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审查并制定实施项目。
2021年12月17日,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发布第4767/SNN-QLXD号文件,就JICA2项目KC1标段第一部分协和涵洞纪念碑建设方案征求省人民委员会意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计划将协和涵洞纪念碑建设在右岸主渠管理运营道路旁的缓坡上,主轴线依山向北。同时,提出了两个建设方案,其中方案一是建设一座总面积为400平方米的纪念碑房。2,预计耗资超过17.6亿越南盾;方案二包括修建纪念馆、景观配套区和供游客上香的停车场,总面积约3900平方米2,估算费用超过44.9亿越南盾;资金来源为KC1标段下Hiep Hoa调压涵洞修复费用。

根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建议,省人民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1日以第9957/UBND-NN号文件评论道:“责成农业与农村发展厅检查、更新上述项目实施情况;提供文件并配合建设部、文化体育部、省青年联合会、杜良县人民委员会和相关机构等厅、部门、单位完成程序性文件,确保及时实施JICA2项目KC1包第1部分协和涵洞纪念碑项目,符合国家现行规定,不违反发起方的规定;指导省人民委员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实施这些内容”。
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后数日,建设厅、文化体育厅、省青年联合会均向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书面回复,同意选择方案一,并提出一些建议,确保该项目安全、符合传统习俗、改善景观和空间、创造美感......然而,2022年10月21日,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决定暂停修建协和涵洞纪念碑,因为“它不符合规定条件”(农业与农村发展部2022年10月21日第3805/SNN-QLXD号文件)。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负责人表示,该部也于2022年10月向省人民委员会报告了停止“协和涵洞纪念碑”建设项目的决定。理由是该项目的实施不符合国家管理ODA资金和优惠贷款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项目的总体目标。我与他讨论了省委2018年的方针以及省人民委员会在2020年6月26日第505/UBND-BTD号文件中对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任务,并询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未来对协和涵洞纪念碑建设项目有何计划。得到的答复是,将向省人民委员会汇报并征求意见,以便日后再讨论……

2018年6月9日,乂安报刊登了为协和涵洞遇难的98名遇难者举行隆重安魂仪式的报道。省青年联合会书记范俊荣在安魂仪式上讲述了1978年协和涵洞事故令人心碎的惨痛经历,并强调:“协和涵洞事故给乂静省党委、人民以及遇难者家属留下了无尽的悲痛。40多年过去了,协和涵洞依然矗立在那里,清凉的涵洞水昼夜流淌,灌溉着杜良、安城、演州、琼琉等地的田野,使庄稼获得丰收,为祖国创造繁荣、幸福、和平的生活做出了贡献。”并向逝者英灵承诺“呼吁各机关、单位、团体、个人携起手来,捐款捐物,支持修建纪念碑,以纪念和记录1978年1月3日在这片土地上牺牲的烈士的名字……”。

时隔五年,省青联书记范俊荣换了工作,目前担任太和市委书记。但提起为协和涵洞遇难的98位同胞默哀,他仍然为协和涵洞纪念碑迟迟未建而感到惋惜。他坦言:“我现在换了工作,但我一直盼望着协和涵洞纪念碑竣工的那一天。我觉得有必要发起并建造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和记录遇难者的名字……”
2021年1月3日,《义安报》刊登了作者安登的文章《协和,未了的心声》。作者身处同一时期,文章充满感慨和体会,提到了成千上万青年男女在大型水利工程中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的精神;提到了1978年1月3日协和水闸发生的令人心碎的事件;提到了必须完成死者亲属、同志和人民的愿望……

邓英勇是清章县委原常务副书记邓英勇先生的笔名。当被问及撰写《协和,未了的心声》一文的缘由时,邓英勇先生哽咽道:“我了解当年协和工程遇难者家属的心声,也了解清章县选民的心声,尤其是吉文乡的选民的心声。在协和涵洞事故中,共有37人丧生。我本人也是吉文乡的子孙,我的妹妹也在那里遭遇了事故,但幸运地获救了。我在这里的一些朋友也去世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我回家乡与选民见面,后来又参加了在协和涵洞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的人们年会,见到了从总队长到联络官的许多人……正是他们的心声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
* * * * *
三月满月那天,我们与原清章县委常务副书记邓英勇先生一行前往杜良县和山乡,参观协和水闸。沿着管理路线,翻越水渠,穿过高山,来到安城乡,只见兰河依然每日潺潺流淌,为当地带来丰收。在路边一座摇摇欲坠的岩石小庙前,邓英勇先生一边焚香,一边哽咽道:“捧一碗香饭,缅怀先人。您的功德,我永志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