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下旬,我们来到了琼吕县新胜乡(Tan Thang,音译)山区一处被规划为防护林的区域。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依靠乡政府官员的地图,反复定位,才相信这是一片防护林。因为周围都是大片的菠萝田和甘蔗田。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任何森林的踪迹。“这怎么能叫防护林呢?”团队里有人目睹菠萝防护林后惊呼道。

不远处是武茂湖——黄梅镇和琼吕县的绿肺。该湖总集水面积为215平方公里。2,设计储量7500万立方米3在班蒙湖尚未完工时,武茂湖仍被认为是义安省最大的灌溉湖。它是水源,保障了4万户家庭的生活用水;灌溉了4600多公顷的耕地;在湖床进行水产养殖,为该地区400公顷的水产养殖创造了水源,同时减少了下游的洪水……然而,湖周围的盆地现在森林稀疏。
身处此地,不难发现有人家公然砍伐防护林。我们到达琼胜乡时,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等一辆大卡车来收购槐木。这片槐树林位于防护林区内,距离武茂湖不到1公里。据老人介绍,20多年前,他家根据02号法令在这里获得了2公顷多的林地,且拥有完整的法律文件。然而,直到2007年,北义安防护林管理委员会才成立。“我不在乎这是防护林还是别的什么。这片地早就分配给我们了,我们自己种的,自己开发,为什么要向别人申请许可?”老人说道,并告知每次有人开发,北义安防护林管理委员会的官员都会来做记录,要求暂停开发。但备案只是形式,之后一切又恢复正常,没有做出任何处罚决定,于是人们继续擅自开采、补种。

尽管人们认为森林开发合法,但森林保护管理委员会表示,即使是自费种植的森林,开发也必须有设计方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得砍伐,必须种植符合保护地特点的新树。因此,人们的任意开发是违法的。
北义安防护林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文山表示,最近几天,类似砍伐防护林的案件有所减少。几个月前,该部门必须不断检查并做好记录。高峰期是,在2022年3月20日至2022年4月8日的18天内,该部门发现多达14起非法破坏防护林的案件,主要发生在琼新乡和琼胜乡。有时一天内发现多达3起砍伐防护林的案件。发现案件后,北义安防护林管理委员会做好记录,并将文件送交森林保护局提请处理,但像以前一样,无法进行处罚。

人们不仅肆意砍伐森林、种植新树,这里还存在另一个问题。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农场,以及许多坚固的房屋,多年来一直坐落在防护林的中央。杜玉灿先生(75岁,琼吕县琼新乡4号村)就是其中之一。

曾先生曾是军队士兵,退伍后回到家乡琼新县任教。他的家人长期居住在武茂湖畔。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根据第2号法令出台了土地和森林分配政策,曾先生辞去了教师工作,成为第一批获得土地和森林的家庭之一。1996年,他获得了数十公顷的森林登记册,有效期为50年,用于生产。
关于住宅用地,2006年,为了落实该省人口分散和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他家和其他24户人家同意从湖边搬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距离原址约500米。此事仍需办理许多法律文件和手续。然而,2007年,防护林管理委员会成立时,在Can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家和其他许多户人家的房子被规划到了防护林区内。
Can先生说,他不知道自己家住的地方属于森林保护规划的一部分。2011年,他家甚至还获得了琼吕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符合农场经济标准”证书。然而,Can先生说,过去几年里,他家每次翻修房屋,森林保护管理委员会的官员都会来要求停工并处以罚款。
无论是防护林建成之前建造的农场,还是后来建造的大型农场,防护林管理委员会都束手无策。那是武文全先生家的养猪场,距离金先生家几百米。全先生住在黄梅镇琼春坊,他买地建农场。由于周围主要是菠萝田和甘蔗田,他并不知道这块地位于防护林内。

2016年,北义安省防护林管理局发现该畜牧场后,立案调查,并向相关部门发出一系列批示,要求其予以处罚。不久后,琼吕县人民委员会以违法建设的罪名,对全先生处以1500万越南盾的罚款。然而,尽管北义安省防护林管理局无能为力,全先生仍不拆除,反而继续建造。据记者记录,6年来,关于全先生养猪场的会议和批示屡见不鲜,但至今,该养猪场仍在正常养猪。
北义安省防护林管理委员会也承认,在防护林内非法建造了许多大型实体农场。除了民房外,还有工厂、炭窑、砖窑等。具体来说,在黄梅镇,防护林内建有16个农场、1个炭窑、1个工厂和1个大型砖窑。在琼吕县,防护林内建有19个大大小小的农场。它们被称为防护林内的农场和民房,但实际上,这些地区目前大部分都没有森林。周围大多是人们长期耕种的菠萝田和甘蔗田。
在琼新乡,不仅全先生和坎先生一家,4号村近一半的村民(约70户)目前都位于防护林的中间。在新胜乡,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国庆表示,在该地区进行检查时,发现防护林地上建有5个营地。其中,1个营地建于2007年,政府已要求拆除。其余4个营地是在北义安防护林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前建造的,因此政府只能要求居民不要再建新的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