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蟹养经验
稻田养泥鳅、螃蟹是一个新兴且前景广阔的方向,由于投资少、饲养简便、几乎无病害、自然界食物随时可得等特点,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 |
泥鳅、螃蟹养殖场 |
1. 泥鳅、蟹的生物学特性
- 泥鳅有生活在泥里的习惯。
- 野生螃蟹在水底爬行,挖洞生存,或钻入灌木丛和水生植物的根部。螃蟹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并能游很远。每次蜕皮,它们的体重都会增加20%到50%。
- 这两个物种的共同点是夜行性,不喜强光,所以白天只待在洞穴里或藏在泥土里,很少外出,只有天黑后才出动觅食。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虾、对虾、杂鱼、蠕虫、蜗牛、谷物……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即可生长发育,最佳温度为25-27摄氏度,pH值为6.5-8。雨季(每年3月至8月),泥鳅和泥鳅蟹生长旺盛,发育旺盛,繁殖量大。
2.准备场地
为了使泥鳅、螃蟹能够健康生长发育,不丢失,在放苗前必须做好养殖田地的整治。
- 选择耕地:地势平坦、保水性良好、水源充足、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
- 耕作田面积:视情况而定,适宜耕作田面积为3000-5000平方米。冬春稻收割后,将稻秆剪去,留长秸秆,作为泥鳅、螃蟹的饵料。然后将水泵入田间,水深0.5-0.7米。
- 挖一条围沟和一条中沟。堤脚周围的沟深0.8-1.0米,宽3-5米。如果田地较宽,则在田地中间再挖一条“+”或“#”字形沟,宽1-1.5米,深0.5-0.8米。三种沟的总面积约占田地面积的15-20%。
在田间挖沟的目的是为了在炎热、寒冷的天气或环境异常变化时为泥鳅和螃蟹提供庇护所。
- 田埂要建得高大。注意夯实土壤,防止漏水。给排水闸门必须用竹网或合适的渔网覆盖,下水道基座必须夯实。
- 在田地周围放置网。如果网是用薄尼龙布做的,必须将桩子打入岸边40-50厘米高处。用钢丝将桩子的两端绑在一起。将尼龙布折叠覆盖在钢丝上,使其分两层垂到地面,然后埋入岸边土壤15-20厘米深。如果使用塑料布或纤维水泥布,只需埋入地下15-20厘米深,顶端至少高出地面40厘米,四个角呈弧形。这是为了防止雨水淹没岸边,导致泥鳅和螃蟹被冲走。
- 种植水草覆盖沟底,并投放浮水植物,如浮萍、凤眼蓝、空心菜等,覆盖水面约三分之一。为泥鳅和螃蟹在炎热或寒冷的天气提供庇护。
-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额外建造一个堤岸,供泥鳅和螃蟹挖洞避雨。堤岸宽度应约为1米,最高点应高出水面30-40厘米。在堤岸上撒些覆盖物,以便在外界气温变化时帮助螃蟹和泥鳅躲避阳光和寒冷。因此,堤岸越宽越坚固,当覆盖物覆盖良好且根系发育成熟时,风力越小,堤岸就越不容易坍塌。同时,泥鳅和螃蟹对养殖场周围主堤岸的影响也更小。根据养殖场的形状和规模,堤岸可以设计成十字形或平行形。
- 养前1-2周,放干田水,杀死泥鳅、河蟹的一切天敌,消灭病原体,每100平方米施生石灰7-10公斤,晒3-5天,然后加水,但不要让水溢到田里,只有当水稻即将结穗时,才向田里加水,使河蟹能够上田觅食。
- 使用粪肥或化学肥料给水染色,以创造浮游动物来源,作为新释放的螃蟹的食物。
3. 选择品种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人工培育泥鳅和螃蟹品种的机构。为了获得这些品种,农民可以从贸易商那里订购。购买时需要注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 田鳅:健康,大小均匀,每公斤150-200尾,有光泽,不粘腻,游动活跃,无划痕。切勿在市场上购买,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买到触电、脊椎受损、身体弯曲、养成不长等错误的鳅,影响经济效益。
+ 田间螃蟹:健康,大小均匀,每公斤150-160只,无断钳断袖,壳有光泽,无藻类。
4. 释放种子
- 每年3月至4月为适宜放生时间,建议在清晨或凉爽的午后放生。
- 黄鳝、蟹的放养密度:20尾/平方米为宜,其中
+ 泥鳅:16条/平方米
+ 田间螃蟹:4只/平方米
只需释放一次种子,后续作物无需释放更多,因为泥鳅和螃蟹会在农场中自行繁殖。
5. 护理
泥鳅和螃蟹是耐环境性极强的物种,几乎不生病。天然饲料非常丰富,例如福寿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食物来源,因为福寿螺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以下饲料:虾、对虾、鱼糜、鱼粉、米糠、玉米糠、稻壳、木薯粉……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混合颗粒饲料,包括:米粉+鱼粉+福寿螺。然后放入压粒机烘干,让泥鳅和螃蟹慢慢吃。
- 撒种后1-2天开始投喂。初期,应均匀地在整个田块内投喂,然后逐渐减少投喂区域,最后在田块内的几个固定点投喂,以便泥鳅和螃蟹适应进食,为后期的收获做好准备。
投喂方法:蛋白饲料与精饲料混合投喂,每2天晚上固定时间投喂1次,投喂量约为河蟹或泥鳅体重的5%。
另外,还可以每月每100平方米田块施用25~30公斤有机肥,帮助田间浮游动物生长,为泥鳅、螃蟹提供饵料。
注意:在饲养区,应在田底放置网眼很小的饲料盘,饲料盘面积约为1.0-1.5平方米,然后将饲料放入饲料盘中。第二天早上检查饲料过剩量,以便有计划地调整饲料。由于泥鳅和螃蟹主要为夜行性鱼类,因此应在傍晚投喂,并在垂钓区投喂。根据蒸发量,定期向田间加水,保持水环境清洁,并定期保持0.5-0.7米的水位。田间绝对禁止使用农药。
6.收获
养殖4-5个月后即可收割。5-6个月后,泥鳅达到20-25克/尾,螃蟹达到25-30克/尾。可以部分收割,也可以全部收割。
收获前1-2天停止喂食。
- 收获:将装有饵料(如米糠或清洗干净的福寿螺)的筐子放置在饲养位。前一天傍晚将筐子放好,第二天清晨将筐子里的饵料捞出,收集大的,放出小的继续饲养。
- 收集所有用于捕捞泥鳅的水:慢慢排干水,让泥鳅能够随水流游动。在排水口放置网或篮子,以便收集泥鳅。
农民应该只收获一部分,然后挑选个头大、健康的果实在田里种植,以便繁殖下一季作物。
据国家农业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