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时光回荡”
(Baonghean)——父亲,今天,遵照您的遗愿,我带您回到那栋您多年来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离开的小屋。那片土地,在您心中,也在我心中,萦绕着一个声音:父亲的故乡,我们祖先的土地。
站在故乡温暖的土地上,望着这个季节林河波光粼粼,望着夕阳缓缓落在安宣桥上,望着田野里收获的繁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无论走多远,唯有踏上故土,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最强烈、最宁静。我明白了,为什么在病榻上,父亲不停地让我听陈玄的《义安岁月》,每次听完,他都会闭上眼睛……而我回来,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希望我亲手在祖坛上烧香的愿望,更是因为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在催促我。我望着故土,感受到了一种既模糊又紧密的联系,那是现在与过去、历史与传奇、痛苦与荣耀之间的联系……
我记得父亲讲过的故事,记得他童年流淌的林河,也记得今天孩子们的童年;记得林城山,俗称罗姆山;记得黎王庙,那里供奉着范氏玉陈夫人——她从抗日旗帜升起时就追随黎利的妻子;记得坎市场,我的市场……以及用米糕和宣纸做成的艰苦岁月。父亲每次谈起祖国,总会提到1930年9月12日。那场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父亲没有亲眼目睹,但它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通过祖父和祖母的话语,通过泪水,通过微笑,通过家族的忌日……在泰寮战场上,两百多名浴血奋战的烈士中,有我的亲人。而那鼓声似乎仍在我父亲的胸膛里回响,在有人提到富隆乡、通朗乡时他自豪的鼓声中……那份自豪帮助我克服了许多困难,帮助我始终昂首挺胸,渴望回归。
![]() |
邓泰迈中学的学生参观义静苏维埃博物馆。图片:My Ha |
父亲喜爱的那首歌,一首充满革命精神的歌,我曾一度觉得它在如今万千旋律中格格不入。“拉姆河何时干涸,如同我们民族的革命精神……”这首歌的灵感来自音乐家陈玄的苏维埃运动。父亲闭上眼睛聆听,不仅是对他思念故土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他与故土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人类的灵魂,一定是由这些事物构成的,由对过去的联系、记忆、乡愁,以及我们所渴望的事物……构成?
父亲,或许在您人生的无数个夜晚,您都曾听过那些古老故事的“泥土低语”,夹杂着祖母的呼吸声、母亲的哭声……就像此刻的我,默默地站在故乡的墓地前,低头凝视着自己的脚下。我知道,即使我走遍半个地球,我也会像您一样,因为那催促的声音而回来……
乂安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