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水电站移民安置:当党员先行
到目前为止,桂风县仅将华纳水电站水库的200多户居民迁至安置区。从现在到明年雨季开始,该县必须完成剩余1100户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这压力巨大,不仅需要补偿与场地清理委员会、投资者,还需要村级政治体系的积极果断参与……
到目前为止,桂风县仅将华纳水电站水库的200多户居民迁至安置区。从现在到明年雨季开始,该县必须完成剩余1100户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这压力巨大,不仅需要补偿与场地清理委员会、投资者,还需要村级政治体系的积极果断参与……
桂峰县同文乡农丹村92户居民迁入坪居安置区已6个多月,新土地上原本艰苦的生活暂时稳定下来。新土地上,沿着规划区内道路,一栋栋雄伟的红色瓦顶吊脚楼鳞次栉比。坪居安置区是华纳水电站16个安置区中的第一个,桂峰县和华纳水电股份公司决心将其打造成为示范性安置区。
平居安置区居民的生活已趋于稳定。
村支书梁红渠和村长梁文雄回忆道:“安置工作初期实施起来也非常艰难。为了让大家同意搬迁,党支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先在党员中开展思想工作,然后再由党员向村民推广。正是凭借这些,农丹村在短时间内就有92户居民同意了补偿方案,搬迁到了坪居安置区。搬迁到新家后,各户立即安排好住房,制定了各项计划,使家庭生活迅速稳定下来。”
梁文勇一家、何文秋一家继续售卖杂货,满足群众的需要;省支部书记梁红涓一家整修菜园,种植蔬菜、饲养鸡鸭……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第2326/QD-UB号决定,首次发放每人20公斤,为期3个月的粮食援助,确实帮助群众解决了吃饭问题,专心建房。
在Pieng Cu村,除了农丹村92户居民已搬迁外,Pieng Pung村45户居民中只有4户搬迁到这里。为了帮助Pieng Pung村居民尽快在新土地上安定下来,农丹村党支部和执行委员会已指示一些邻近居民帮助村民建房并修建通往他们家的道路。
农丹村村长梁文雄表示:“现在两个村合并了,一个村的事就是另一个村的事。只有这样,安置区才能尽快稳定发展……”。桂风县还敦促尽快建设学校、诊所等社会福利设施,并开垦生产用地分配给人民。
华纳水电站项目需搬迁安置的居民家庭共计1326户,截至目前,仅农丹、平蓬、会芒3个村的近200户居民基本完成了补偿扶持计划文件,并已陆续搬迁至安置点。
因此,仍有1100多户居民必须在明年雨季(项目正式蓄水)之前完成搬迁。根据华纳水电站项目补偿安置委员会的报告,截至目前,16个安置点中已有12个获得批准,其中9个已开工建设,并正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主要包括交通系统、平整、已开始在Pieng Cu、Huoi Siu-Huoi Lan、Nam Nui-Nam Ke、Pu Sai Cang、Huoi Luom、Na Luom等安置区进行供水和供电工程。
目前影响项目移民安置进度的困难和问题是,在实地清查和补偿登记过程中,许多农户已根据政府第163/1999/ND-CP号法令获得林业用地,但已将其转让给区域外的实体。但土地登记尚未按规定进行土地变更调整,这给实地清查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了土地恢复登记的进度,也影响了土地使用权价值补偿获得主体的确定。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村庄来说,由于需要同时确定出发村和安置点的土地回收计划,居民不得不搬迁到多个安置点,例如Loc村、Na Quen村和Pieng Pung村,这给土地回收、补偿登记和安置点清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并拖慢了进度。此外,在Huoi Luom和Na Luom两个安置点,仍然存在土地回收问题……为了在补偿、清理和安置方面采取更果断、更强有力的措施,Que Phong还不得不在一些安置点采取强制措施,但效果并不如预期。
显然,进度压力在于确保落实,但最佳方案是凝聚共识,提高效率。Pieng Cu 安置点“党员先行,村民跟进”的经验,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作用非常明确,使得农丹村在短时间内就将近100户居民搬迁到安置区。这是桂风县和 HHC 需要在其他安置点效仿的经验。
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