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定民心
(Baonghean)-新祺县积极落实县委常委会第14号DA/HU项目“创建农村民运工作样板和典型”,创造性地开展民运工作,不仅深入开展民运工作,还为有效调动资源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做出了贡献。截至目前,本县已创建了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样板和典型……
![]() |
新富乡人民砍伐树木、捐献土地修建新农村道路。 |
义平乡是新岐县的一个纯农业公社,人民生活困难重重,地形地质条件不太好,旱季干旱,雨季经常被洪水淹没。该公社拥有大面积的沿河冲积地,但由于灌溉水源不足,种植的作物经济价值低,而且结构难以改变。动员群众大胆投资,改变种植结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2013年中期,义平乡被选定为两个与企业合资租赁土地试点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的公社之一。初期,企业预计需要150公顷土地种植日本红薯、印度绿辣椒、洋葱和药用植物牛蒡。
但困难在于大部分土地已经分配给人们长期使用,因此如果要将土地出租给投资者,必须得到人们自己的同意。为实施该项目,区人民委员会指派农业厅与公社协调,宣传并动员人们参与该项目。在牢牢掌握合资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公社领导直接与村庄开会,听取人们的反馈并解答疑问。起初,人们非常担心和犹豫,因为如果他们租赁1年,投资者只租赁6个月/年,租金为1100万越南盾/公顷(55万越南盾/公顷),因此许多家庭不愿意租赁。
除了宣传动员外,县和公社还额外资助每公顷300万越南盾,这样每租用一公顷土地,居民就能获得1400万越南盾的补贴。渐渐地,居民们也对专业化生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熟悉。党员们“以身作则”的精神功不可没:4村党支部书记邓天香、5村党支部书记陶玉华和6村党支部书记谢光辉以身作则,鼓励自家家庭将土地出租给投资者用于生产。一个月后,4、5、6村共有300户居民同意出租土地,总面积达31.5公顷。截至目前,投资者在31.5公顷土地上种植了4公顷日本红薯、12公顷印度辣椒、10公顷牛蒡和5.5公顷洋葱。除了每亩地获得70万越南盾的土地租金外,农户还直接为企业劳务,雇佣了约50名工人,每人每天收入12万至24万越南盾。
义平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文清先生表示:“该项目仅实施近6个月,但已显著改变了当地居民的认识。通过在公司工作,人们学会了如何投资灌溉系统、播种、照料和收获辣椒……这一切都遵循着非常严格和专业的流程。目前,青辣椒每4天收获一次,并由公司进行罐装,销往国外。”
可以说,企业租赁土地进行高科技耕作并雇佣当地劳动力,为农村地区种植结构转型开辟了新的方向。基于上述成果,人们信任并持续要求公社和区制定计划,与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延长合同期限、扩大种植面积或向农民转让技术。
义合乡与义平乡一样,属于半山区地形,但最大的困难是交通运输体系非常薄弱,全乡没有沥青路或水泥路,道路狭窄,且不符合规划。因此,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党委和乡政府将修建道路作为重中之重,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突破口”。由于该乡并非模范乡,没有上级支持,因此只能主要依靠内部资源。在选择2村作为模范乡后,该乡成立了指导委员会,积极宣传和动员群众捐地建路。由于流程同步、合理、正确,得到了各户的高度认可,最终规划了路线,并按照级配骨料的标准修建了2.6公里道路,总投资近8亿越南盾。这是一条完全属于人民的路。特别是,一些农户拒绝接受企业的征地补助金,主动将这笔钱交给公社修建排水涵洞,为道路的建成贡献力量……义合乡党委书记朱文灵同志说:“从2013年组织交通群众运动的经验来看,公社正在继续向其他村庄推广,特别是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群众学习……”
这也是一个动员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故事,但在新富乡,做法颇具创意。根据当初计划,2013年用于支持交通建设的预算只用于12个村中的4个。新富乡提出建立机制,及时支持进展顺利、行动良好的村,公社将优先考虑这些村。同时,继续动员其他村群众捐地捐资,按照既定标准修建道路。由于这一及时、富有创意的调整,仅2个月时间,从新良村到德盛村,一条全长4公里、总投资20多亿越南盾(平均每户出资200多万越南盾)的符合新农村标准的水泥路就建成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义平县动员群众发展经济的现实模式,到义合县或新富县动员群众建设有效新农村的共识模式,这些模式都为落实地方政治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试点样板,被广泛复制。新岐县委人民动员委员会副主任陶文明同志说:上述模式的可贵之处之一在于克服了等待和依赖上级投资的思维定式;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内部资源,完成既定目标,为后续模式的复制奠定了基础和经验。
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