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一种难以预测的危险疾病
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第七脑神经麻痹。
中耳炎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儿童常因腺样体炎蔓延至耳咽管,导致炎症和堵塞而患上中耳炎。儿童的耳咽管比成人短,直径较大,鼻咽喉内的细菌和分泌物很容易蔓延至中耳。尤其儿童的呼吸道黏膜系统(鼻咽黏膜、鼓膜、支气管黏膜……)非常敏感,容易对刺激作出反应,分泌液体,导致液体在鼓室积聚,引发炎症。
急性中耳炎的危险在于,幼儿患上急性中耳炎会导致耳膜穿孔、骨质流失……影响儿童听力,并引发语言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该疾病还可能引发非常危险的脑部感染并发症,例如脑膜炎、脑脓肿、侧窦血栓形成或面神经麻痹(第7脑神经)。
中耳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孩子不发烧,不耳痛,很少耳鸣,也没有耳漏。唯一的症状就是孩子耳聋,妈妈们常常会忽略,以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了慢性期,就会出现耳漏的现象。所以,从潜伏期(孩子发烧,通常是39-40摄氏度的高烧,哭闹不止,经常拒奶,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抽搐,用手揉耳朵……)开始,大人就需要带孩子就医治疗。如果发现得早,医生主动放脓,或者脓液破了之后,认真处理,1-2周后病情就会痊愈,不留后遗症。
目前,内窥镜检查是医生用电子显微镜在耳膜上开一个小孔,然后放置一根小导管,导管穿过耳膜,吸出耳膜内粘稠的黏液,并将导管留在原处,让液体自行流出。
为了预防儿童中耳炎,成人必须每天保持鼻腔和咽喉清洁,最大限度地降低患鼻咽炎的风险。儿童呕吐时,不要让他们低头躺着,因为呕吐物很容易流入中耳。给孩子洗头时,不要让他们的头太低,水会流入中耳,引起炎症。如果儿童患有鼻咽炎和腺样体炎,必须进行彻底、正确的治疗,因为这是引发中耳炎的病因。
很多情况下,如果腺样体炎过于严重,医生开具处方后必须进行腺样体切除术。如果怀疑孩子患有中耳炎,家长应带孩子去信誉良好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切勿自行治疗。
请注意,中耳炎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需要定期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对儿童进行监测。
据 Dan Viet - PC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