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一种难以预测的危险疾病

July 25, 2013 21:49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如果不彻底治疗,该病可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危险并发症,甚至导致第七对脑神经麻痹。

中耳炎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儿童中耳炎通常是由于腺样体炎扩散至咽鼓管,导致炎症和阻塞所致。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直径大,因此鼻咽部的细菌和分泌物很容易扩散到中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呼吸黏膜系统(鼻咽黏膜、鼓膜、支气管黏膜等)非常敏感,容易对刺激产生反应,分泌液体,导致液体在鼓室积聚,引起炎症。


危险之处在于,幼儿急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骨质流失……影响儿童听力,并导致语言障碍。如果治疗不彻底,该疾病可能引发脑部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例如脑膜炎、脑脓肿、横窦血栓形成或面神经麻痹(第七对脑神经)。

中耳炎早期症状不明显,患儿无发热、无耳痛,极少出现耳鸣和耳流脓。唯一的症状是患儿听不见,因此母亲们常常忽略,误以为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了慢性期,就会出现耳流脓的现象。所以,从潜伏期(患儿发热,通常高烧39-40℃,哭闹不止,经常拒食、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抽搐、用手揉耳朵等)开始,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并接受治疗。如果发现得早,医生会主动引流脓液,或者在脓液破裂后进行仔细治疗,通常1-2周即可治愈,不留后遗症。

目前,医生会使用内窥镜,借助电子显微镜在耳膜上开一个小孔,然后插入一根细导管。导管穿过耳膜,吸出耳膜内的粘稠黏液,并将导管留在原位,让液体自行流出。

为了预防儿童中耳炎,成人必须每天保持鼻咽清洁,尽量降低鼻咽炎的风险。儿童呕吐时,不要让他们低头躺着,因为呕吐物容易流入中耳。给儿童洗头时,不要让他们的头放得太低,以免水流入中耳引起炎症。如果儿童患有鼻咽炎和腺样体炎,必须进行彻底、正确的治疗,因为这是中耳炎的病因。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腺样体炎过于严重,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腺样体切除术。当怀疑孩子患有中耳炎时,家长应带孩子到信誉良好的医院就诊,找耳鼻喉专科医生。切勿自行治疗孩子。

请注意,中耳炎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儿童需要定期到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检查。


根据 Dan Viet - PC 的说法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儿童中耳炎:一种难以预测的危险疾病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