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森林的人们

September 14, 2014 22:41

(Baonghean)——来自Tuong Duong县Ban Ve水电站的泰族和克木族人迁至Thanh Chuong的新定居点已有八年了。生活有所改变,但Ngoc Lam安置区居民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自2006年以来,南农河流域人民返回包括玉林乡在内的青章县安置点的第一天,媒体就铺天盖地地报道。最初,人们大谈特谈回到新家后人民将过上更好的新生活。当然,这是各级各部门为了慰藉水库人民为班韦水电站项目做出的巨大牺牲而做出的承诺。后来,当新地方的生活遇到很多困难时,人们纷纷返回故乡,这也成为省内外报纸和电台关注的焦点。所以,这些安置区的人民安居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Bà mẹ bản Kim Hồng dìu con qua cầu đến lớp.
金红村的一位母亲扶着孩子过桥去上课。

过了一段时间,关于班韦水电站安置区居民生活的故事渐渐平息了。媒体是忘记了他们吗?还是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那些挥之不去的想法,驱使着我再次上山,探望那些泰国人和克木人……

据说我上山了,但回到玉林乡,却不用像在祥阳县和奇山县那样辛苦劳作,尽管玉林乡和青山乡这两个乡似乎是青章县最“野”的。安置村离胡志明路的主干道不远。我悠闲地踩着摩托车,穿过笔直的茶园,前往玉林乡。一个年轻人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典型的京族发音,让我明白不用再问了。这里是玉林乡!那么,乡干部的办公室在哪里呢?“在马村。再走两公里,”年轻人热情地指路。这里是芒林人的新“首都”,鱼虾资源丰富。他们已成为我们越南领土上泰国人民最南端的公社。

梁光景书记了解了我的高地背景后,立即用泰语和我交谈,就像一位真正的村长。他说,玉林乡八年前从祥阳迁到这里,但仍然困难重重。我刚迁下来的时候,全乡贫困户占90%以上,现在仍然超过80%。虽然有所进步,但进展缓慢,如同森林里的水蛭。2012年,一些农户返回了原居住地,户口仍然由下级乡镇管理,但他们不享受国家政策和制度,例如贫困户制度、大米补贴或医疗保险,而这些农户大多贫困,生活条件特别困难。全乡有14个村,58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泰国人,情况也类似。但“更糟”的是金红村。他们原是祥阳县金仙乡(旧)的村民。这个村是水电站库区安置村中最后搬进来的,所以安置工作也最艰难。目前,村里三分之一的居民已经搬回老家,在班韦湖中心自由居住。“有时间的话,明天早上来金红村看看吧!”

时近傍晚,塔香村传来的扩音器声吓了我一跳。破旧的扩音器里传来团干部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凄惨,却带来了好消息。今晚,塔香村的孩子们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欢度了中秋节。我知道,以前在南农河流域的林区,人们是通过收音机和常常晚到半个月的报纸,读到“中秋月明如镜/胡伯伯望景思念儿女……”这首诗,才知道中秋节的。那时候,中秋节对湖里人来说还很陌生……

天气变幻莫测,下午六点,天色渐暗。今晚我借宿在书记家。公社领导去奔丧接见女婿,晚饭推迟了半个小时左右,我趁机看看塔香村的孩子们过中秋节。我到的时候,村里的文化馆里挤满了人,孩子们都带着大人,有的来感受孩子们欢乐的气氛,有的则是老人,想看看中秋节是什么样的,所以很难分辨出是大人占多数,还是孩子占多数。听完党委委员宣读省主席给孩子们的信后,每个孩子都领到了糖果、辣条、甜条。中秋节只有半个小时,艰苦的边境小村里礼物就这么多,但大家都很开心。

“公社现在还面临困难,中秋节能有这样的关爱,真是难得!”吃完晚饭后,村委书记梁光景说道。

说着,书记突然拿起一根竹牙签,继续说道:“回归森林的人,还是有理由的。在这里,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牙签,一个孩子睡觉用的摇篮,都要买。祥阳人来之前,森林就已经被毁了。现在,要找到一棵竹子,得花上半天时间才能进森林。在老地方,森林依然茂盛,食物充足,适合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从南农盆地来的人,虽然电力、道路、学校、车站等基础设施都很简陋,但适应新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

第二天早上,我按照计划去了金红村。村里有104户人家,一条大溪与主干道隔开。通往村里的桥在2013年的第八号暴风雨中被冲毁了。现在,人们用竹竿搭起红木树干,搭建了一座临时桥,方便孩子们过桥上学。

看到村里来了个陌生人,张春静先生便请他到家里喝水聊天。老人干了七十年农活,双腿已无法下地干活,便回家寄养孙辈。村尾的房子里只有他一人居住,为了不孤单,他锁上门,和孙子一起生活。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只见家中老人和孩子。身体健康的人都回老家干农活了,有的出去打工了,还有的去分地挖坑种茶。对面家门口,探出一个人头来。光典焕先生说,那是他的孙女,名叫光氏海。海年仅14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她瘫痪了半年多,哪儿也去不了。

中午时分,我离开金红村,上山前往青山乡。沿途绵延不绝的山丘上,种满了正值生长季的金合欢树。不知在哪里,我看到有人正在采摘第一茬金合欢树。有些山丘上,已经出现了茶园。我想起了昨天下午和梁光景书记的谈话。这里的土壤很适合茶树生长。最近,县政府正在实施一个项目,将茶树引入两个安置公社。预计到2017年,玉林乡和青山乡将开发约550公顷茶园。梁先生希望,五七年后,当茶叶产量稳定下来时,人们就能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多少能缓解一下对古老森林的怀念吧?!

文章和照片: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