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美好的师生关系……
(巴新讯)2014年全国中学生科学技术竞赛,义安省代表团共提交6个参赛题目,其中仅有1个题目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并荣获该领域二等奖和综合三等奖。该题目的作者是潘佩珠天才中学的两名女学生。
(巴新讯)2014年全国中学生科学技术竞赛,义安省代表团共提交6个参赛题目,其中仅有1个题目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并荣获该领域二等奖和综合三等奖。该题目的作者是潘佩珠天才中学的两名女学生。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高中学生对教师行为的需求”,由12C1班(文学专业)的Pham Thi Thanh Huyen和11D5班(英语专业)的Phan Phuong Tram两位学生主讲。据悉,两位学生在学业和培训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尽管两人年龄相差悬殊,班级不同,住处也相距甚远(Huyen住在荣市雄福坊,Tram住在雄原镇),但他们却是非常亲密的朋友。除了对学习和培训的热情之外,Huyen和Tram还经常交流,分享彼此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感受和看法。因此,当学校开展科研活动时,两位学生进行了思考、讨论,最终选择了“学生对高中教师行为的需求”这个课题。该课题自2014年6月开始开展,并在校级和省级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 |
范氏清玄(右)和潘方川在北宁市参加全国科学技术竞赛决赛。 |
潘方玄分享道:“根据我们的观察,高中生在学校的时间大约占一天的40%到50%。因此,师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非常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决定了学校里的很多关系。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也从老师那里学到为人处世、经验和人生观。然而,在一个越来越注重物质的社会,外来价值观不断渗透,“尊师重教”的传统正在出现扭曲的迹象,师生关系难免出现负面发展……
作为潘佩珠优秀高中的学生——这所以勤奋好学的传统、秉承义安“尊师重教”传统而闻名的学校,我们每个人都时刻生活在老师的爱、关怀、关心和分享之中,因此,我们比任何人都更能感受到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课间休息时、小组活动中以及日常人际关系中对待我们的态度。老师如何在行为上感受和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从而“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一天”,是促使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的原因。
为了解“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要求”情况,两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全省不同地区10/90所高中9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包括荣市3所学校(潘佩珠专业高中、黎越术高中、黄叔康高中),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4所学校(阮长寿高中、黎鸿峰高中、琼琉3高中、演洲5高中),山区2所学校(桂峰高中、新祺高中)和1所非公立高中——丁百绥高中……
Phuong Tram表示,在潘佩珠天才高中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下,在6个月的时间里,两位学生直接深入各学校,分发调查表,并与学生直接交谈,丰富了研究成果。同时,两位学生还对1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客观地了解这一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学生和一些老师的犹豫和回避。但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说服,逐渐获得了师生的合作。” Phuong Tram分享道。
![]() |
教育培训厅领导与范氏清玄(右)和潘方川在北宁市参加全国中学生科学技术竞赛决赛。 |
本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除了540名学生(占比57%)表示如今高中师生关系亲密平等外,还有274名学生(占比30%)表示目前的师生关系存在距离感,33%的学生缺乏自信,25%的学生在与老师互动时感到不自在。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这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还存在师生之间出现不良行为的风险。其原因来自双方:学生方面,学习、考试的压力、自我维护意识的增强……;教师方面,既要履行传授知识的使命,又要努力工作谋生,因此少数教师在履行职责时过于注重学习、分享和关爱学生。有些教师无法控制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当。有些教师观念陈旧,教育方式墨守成规,行事保守……
他们还肯定道:“对于高中生来说,被关心是非常必要的,这既是需求,也是渴望,也是每个人真诚的期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从家人和父母那里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因此,在学校时间充裕的时候,高中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及时的一句关心真的意义非凡,一张卡片、一句赞美、生日祝福,或是课后的一个问题,都能让学生,无论男女,感到温暖,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
由此,他们提出了改善当前高中师生关系有效性的解决方案。即每个学生都要主动改善师生关系,通过直接交谈、电话或社交网络等多种方式与老师分享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参与学校与老师一起开展的活动,如:艺术、体育、课外活动……教师方面,作为班主任、学科教师,也要主动走近、亲近学生,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时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学校方面,要加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教育;组织课外活动、课外教育活动、俱乐部、论坛……让师生有机会、有时间拉近距离,增进了解……
潘佩珠天才高中公民教育教师陈氏翠女士(Tran Thi Thuy)是该课题的指导老师,她分享道:“除了总三等奖之外,Huyen和Tram的课题也是河内国立大学师范学院授予优异奖状和奖项的三个课题之一。尽管他们的研究思维尚显‘稚嫩’,且仍然带有学生时代的主观色彩,但Huyen和Tram敢于直言,直言社会中那些直接影响学生生活的敏感话题,这一点值得称赞。当他们敢于发声时,我相信教师们也会反思自身,尝试更好地理解和接近他们,从而更好地协调和改善当今学校的师生关系。”
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