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二胎不容易?
(Baonghean) - 10月29日,星期四,中国宣布废除独生子女政策。这项政策实施近40年后,被认为已不再适合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1978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邓小平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1979年出台的独生子女政策旨在控制20世纪70年代极高的出生率和人口增长。事实上,自1971年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生育控制政策,农村家庭最多生育3个孩子,城镇家庭最多生育2个孩子。然而,独生子女政策仍然有例外,即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夫妇有权生育第二个孩子。
宣传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海报。图片来源:互联网 |
然而,根据人口专家的评估和监测,独生子女政策逐渐只对一部分人口具有控制意义,直到21世纪初,只有在大城市,人们才看到这一政策对社区的明显影响。
2012年,习近平成为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国家的领导人,并开启了全面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2013年,他“放宽”了独生子女政策,允许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二胎。这一例外也适用于第一胎是女孩的农业家庭和少数民族。
10月29日,中国正式废除独生子女政策,所有夫妇都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中国为何决定如此改变人口政策?事实上,无论是制定实施还是废除独生子女政策,其原因都与宏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极速爆炸,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如今中国人口正呈现老龄化迹象。
人口统计学家、中国研究学者伊莎贝尔·阿塔恩(Isabelle Attane)分析道:
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80年至2000年期间,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比例异常高。然而,自2008年以来,这一群体已大幅减少,且仍在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数量将急剧增加,而独生子女政策将导致出生率大幅下降。
这位法国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政策自颁布之日起,原本只打算实施30年左右,也就是说,这只是一项临时性的发展政策,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如今,在如此不利的人口结构下,中国没有理由继续维持如此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
独生子女政策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状况的“偏差”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舆论关注的话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专家表示,独生子女政策及其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将给下一代中国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会损害中国低成本出口产业。
从社会角度看,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将导致未来几十年社会结构的失衡,引发邻国人口贩卖到中国等后果,颠覆中国传统家庭的价值体系。
堕胎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大大增加了中国重男轻女家庭生儿子的压力。
对于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过于严格地控制生育率意味着过深地干涉社会的家庭核心——这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上海社科院专家梁中堂对国家人口政策发表了个人看法:
“问题不在于一个或两个孩子,而是需要将政治与家庭概念区分开来。生几个孩子应该是父母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外界的压力。”
但讽刺的是,即使中国实施近4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被废除,中国的生育率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上升。上海复旦大学今年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只有15%的女性希望生育两个孩子,58%的女性表示经济负担是她们不生孩子或只生一个孩子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服务(医院、学校等)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多生孩子的需要,而且成本极高,导致中国的年轻家庭在决定是否生育孩子之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因此,即使取消独生子女政策,意识形态壁垒仍然过大,中国仍然难以“更新”人口结构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此外,中国政府的责任在于升级基础设施体系和服务体系,并建立支持机制,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允许或不允许二胎的问题上。
朴英
(据《世界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