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图努》

December 10, 2015 17:06

(Baonghean)——上周,伟大诗人阮攸诞辰 250 周年在国家层面隆重庆祝。

看着这隆重的仪式,我突然想起阮先生生前用中文写下的一首充满深思和忧虑的诗:“三百余人不知,天下谁为杜汝哭泣?” 杜汝是他的名字,意为“又有三百人不知,天下谁为杜汝哭泣?” 有人认为,他担心后人不记得他,不记得乔,不为他哭泣,也不为乔哭泣。这听起来令人心碎。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阮先生为人宽厚,处处为“众生”着想,所以认为他不为自己操心,只担心后世的“众生”会不会因为自己屡屡落泪、像《翘传》中那样感叹的事情而落泪。这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于是,人们又从正直的翠翘一家被诬陷的段落中“抄袭”了“一家人惊恐万分/冤案震天动地/突如其来的案件惊得云开雾散”的诗句。

明知自己没有犯罪,却也得承认自己有罪,因为“冤屈的绳索高高挂起,一块石头打碎他的肝和骨头”。意思是说,他被折磨羞辱得无法忍受,所以不得不承认。无辜地被打得稀巴烂,也是一种罪过。他想,这种惨无人道、不公义的事情,只有在三百年前的《翘传》里才发生过。没想到,今天依然如此,没有一丝差错。所以才有了北江的“苦役犯”阮清战,被冤枉判了十年,还有最近平顺的“世纪犯”黄文年,两次被诬陷陷害,一连服刑十七年。他们明知冤假错案,却不得不承认,因为一旦入狱,连石头的勇气和顽强都会被碾碎,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他们不得不承认,才能尽可能地避免遭受酷刑和折磨。直到那时,我们才意识到,几百年前的监狱和今天的监狱,其实是一样的。

Ông Huỳnh Văn Nén (trái) được tự do sau 17 năm chịu tủ tội vì án oan (Ảnh internet)
黄文能先生(左)被冤枉17年后获释(网络照片)

或者像那句俗语“有一天,官吏们的习惯变了,他们只因为钱就造成了伤害”。官吏是帮助官吏的下属。他们被官吏派去执行某项任务。这些人经常编造各种故事和理由来骚扰民众,勒索钱财。

这种情况至今仍然存在。例如,胡志明市平新县几名消防警察被派往一家企业检查工作和消防系统。他们没有运用专业技能指导企业全面准确地执行消防系统,以防万一发生意外,反而索要钱财以逃避责任。遭到拒绝后,他们便采取各种威胁恐吓手段。最终,他们无力承担,不得不向公众举报。于是,事情败露。“儿愚母难捱”,如果士兵犯错,老大必须承担责任。

12月8日,区消防局长亲自带领两名犯错的“民兵”到企业道歉。那只是一起小小的骚扰案件,人证物证确凿。类似的案件恐怕还有很多,只是因为没有被举报才被曝光。因为谁的一生中没有遇到过几次被这样索要钱财的意外之财呢?从给孩子报学校、去医院检查治疗,到去有关部门办理房屋建筑许可证,再到开办生产经营单位,无论大小,都要先“先”过“钱在哪里”这“第一步”,才能谈其他事情。开个茶馆敲诈勒索钱财维持生计,需要每月给民兵送茶钱、药钱。中秋节卖糕,过年在路边卖桃子,也需要“一盒一盒的糕”和“桃枝”给保安。否则,就立刻清理干净,否则就会被没收。这种小事,大家都看得见、懂得懂,也没什么“当警察”的奇怪。几百年前,或者现在,人们之间相处,都“只为了钱”。

如此说来,是为了更加明确阮攸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乔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不仅因为它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和崇高的人文价值,更因为它对两百多年前乃至今天的社会生活有着生动准确的现实概括和深刻的思考。《乔传》中的许多诗句,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些价值赋予了《乔传》更大的生命力。最令人悲哀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为几百年前苏汝流泪的事而哭泣,我们仍然不知道何时才能停止“为苏汝流泪”?

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