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6日早晨,全国人民早早醒来,穿戴整齐,手捧选票,行使作为自由独立国家公民的权利。
 |
国家独立后,胡志明主席立即提出尽快举行全国大选,选举国会。选举由年满18周岁的越南公民参与,不分贫富、宗教信仰和党派。大选最初定于1945年12月23日举行,后推迟至1946年1月6日。图为1946年1月5日,河内民众在河内热烈欢迎胡志明主席和国会代表候选人。选举日前,选民曾要求免除胡志明主席的参选资格,永久当选为国家主席,但胡主席拒绝了,他希望通过投票履行一个独立国家公民的义务。 |
 |
政府颁布了规定选举方式和时间的法令。每位选民必须亲自前往投票站投票,不得委托代理人,也不得邮寄投票。胡主席在《国会报》上发表了呼吁,这份报纸诞生于第一次大选期间并开始运营。从中央到地方,选举筹备工作火热进行。《九国报》和《国会报》持续报道大选情况、候选人名单以及候选人评价。在地方层面,每个村和乡都成立了选举委员会。 |
 |
1946年1月6日清晨,选举的气氛弥漫在大街小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人们停止了售卖商品或前往集市。大人们起床准备履行公民义务,孩子们则出去宣传大选。河内梅黑德街上的孩子们在国家第一个选举日进行宣传。 |
 |
首都的劳动人民也加入了选举日的气氛,悬挂着带有黄星的红旗和横幅。 |
 |
在投票站,负责收集选票、填写选票和计票的工作人员站在那里等待选民到来。为了破坏选举,国民党及其党羽派出手持冲锋枪的人员前往河内市五舍村,阻止人们放置投票箱、禁止人们悬挂旗帜并收集选民证。人们纷纷涌向附近的阮太学街投票。 |
 |
年轻人、保姆、司机、人力车夫、老人、老妇……所有人都走上街头投票。识字的人在选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对于不识字的人,《大选法令》规定,投票开始前,将成立一个由三人组成的小组委员会,其中一人来自选举委员会,两人来自当地,以协助选民。一人负责填写,两人负责核对。填好后,他们必须在选民面前宣誓,保证填写正确并保密。 |
 |
河内近19万选民选出了六位国会代表,代表首都。选举日结束后,各位代表进行了自我介绍,包括:胡志明主席、黄文德、武廷和、陈维雄、阮文伦和阮氏淑媛。“在争取完全独立的斗争中,我们誓死冲锋在前。”胡志明主席说道。 |
 |
广义市人民在选举日行使公民权利。此次,选民选出8人成为第一届国会代表。 |
 |
由于推迟普选的命令未能及时下达,西贡和南方部分地区人民仍按计划于1945年12月23日举行了第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法国人派出飞机轰炸,其爪牙也对选举进行了彻底的扫荡。南方人民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枪林弹雨和敌人威胁的威胁中前往投票。选票浸透了鲜血,40多名选举宣传部门的官员牺牲。许多革命官员和同情政府的人士在选举日之前被敌人绑架和杀害。 |
 |
大选结束后,人民从数千名候选人和被提名人中选出了333名国会议员。其中,北方有152名议员,中央有108名议员,南方有73名议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0名女性议员。 |
 |
1946年3月2日,第一届国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内歌剧院举行。据1946年第一届国会前秘书长、杰出医生Pho Duc Thao回忆,那次会议有近300名代表,座无虚席。舞台右侧两排座位(从舞台向下看)是为越国代表预留的。这些代表都系着红色领带。左侧两排座位是为越共代表预留的。这两组代表无需经过全国选举。红地毯从入口处铺在大厅中央,简洁而庄重。记者、通讯员、摄影师……安静而有序地走动。外国代表作为观察员坐在二楼的阳台上,直视舞台。 |
 |
大厅里,一面镶有黄星的红旗悬挂在舞台墙上,星形边缘依然呈圆形,而非像今天的国旗那样笔直。三排藤椅从左角到右角斜放。会议持续了4个小时,国会听取了政府关于局势的报告,并成立了抵抗运动联合政府,以取代临时政府。新政府举行了就职典礼,并在国会前宣誓。“我们彼此承诺,本次国会会议是抵抗运动的国会,当选的政府是抵抗运动的政府。我希望下次国会会议是胜利的国会,政府也将是一个胜利的政府。”手持305号证的国会代表胡志明在第一届会议闭幕式上宣读了这句话。 |
据VNE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