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让农民获得“双重”收益
(Baonghean.vn)——2016年夏秋稻收割后,安山县和清章县的农民利用闲置田地修筑堤坝养鱼。这种模式在保护田间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今天对阮文图先生以及清章县清灵乡灵龙村的许多农户来说,是个非常快乐的日子。经过四个月的养鱼放流,Ruong Nguon 田里的第三茬鱼终于收获了。今年雨水充沛,没有洪涝灾害,产量很高。他的小组投入了700万越南盾购鱼,今天已经赚了5000多万越南盾。
在Thanh Linh乡,尤其是Thanh Chuong县,三季稻养鱼的模式早已出现多年。每年雨季来临前,夏秋稻收割完毕后,人们会利用这片区域,堵住水闸,购买渔网划定区域,然后将鱼苗放入田里。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投资成本低(只需购买鱼苗),无需过多照料,却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 |
Thanh Linh 公社的人们正集中精力收获第三季的鱼。 |
青兴乡8村的陈文珠先生是第三茬最早开始养鱼的村民之一。他说:“每公顷稻田大约能放出70到80公斤鱼苗,主要有鲤鱼、鲢鱼、鳙鱼和鳙草鱼。3到4个月后就开始收割了。我们会根据第一茬的收获情况,总结经验,调整鱼的品种,下茬多放一些长得快的品种。”
周先生还表示,扣除所有费用后,每公顷土地平均可盈利2000万至2500万越南盾。汛期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而稳定的工作对农民来说是一项高收入来源。
周先生和清兴、清灵、同文等乡的许多农户不仅拥有养鱼经验,还成功养殖了鱼苗,每季为本乡及县的农民提供数吨鱼苗,用于第三季鱼苗的养殖。每季开始时,他们赊购鱼苗,等到鱼获结束后才还款。正因如此,周边地区的许多养鱼户也纷纷来到清章县的鱼苗孵化场购买鱼苗。
据不完全统计,清章县每年约有700至800公顷的土地用于第三茬鱼养殖,预计产量可达1500吨左右。
养鱼不仅能带来高经济效益,还能为下茬稻田改良。鱼主要以洪水中漂浮的浮游生物、草、残茬为食,还能搅动泥土,有助于保持田地清洁,降低水稻病虫害的风险。一些农户还表示,有了养鱼田,进入新茬稻田时水稻长势更好,化肥和农药的成本也更低。
虽然不如清章乡规模大,但目前整个安山县稻田养鱼面积超过50公顷,主要集中在石山乡、谅山乡和灵山乡。年均产量为1.3吨/公顷。放流的鱼种均为常见的淡水鱼种,例如草鱼、鲢鱼和鲻鱼。放流时间从8月开始,4个月后即可收获。稻田养鱼既能充分利用夏秋稻田副产品作为食物来源,又能保护稻田的生态环境。
![]() |
稻田养的鱼采用天然饵料,品质鲜美。 |
往年,夏秋稻收割后,石山乡3村的阮廷琼一家在自家2亩稻田里种植玉米和冬番薯等作物。但由于稻田被水淹,效益不高,所以今年他开始尝试养鱼。由于采用天然饵料,鱼肉鲜美,价格也不错。1.5亩稻田里,他收获了60公斤鱼,市场价格为4万至4.5万越南盾/公斤,收入近300万越南盾。
阮先生分享道:“在稻田养鱼的四个月过程中,只有从最后阶段才需要增加鱼的食物来源。因此,稻田养鱼将大大降低农民的成本。”
灵山乡3村梁玉荣家是多年来坚持稻田养鱼模式、经济效益高的农户之一。梁玉荣家有6亩稻田,主要养殖鲢鱼和草鱼。经过3-4个月的饲养和照料,鱼的重量可以达到每尾6两至1.2公斤,扣除投资成本后,他家年收入可达1000万至1500万越南盾。
近年来,安山稻田养鱼运动发展势头强劲,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这是一种简单的养殖模式,人们只需投资初期鱼苗,减少了饲料成本,减少了照料,养殖时间短,但效果却非常显著。
陈廷河-泰贤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