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让农民获得双重收益

January 1, 2017 09:28

(Baonghean.vn)——2016年夏秋稻收割后,安山县和清章县的农民利用闲置的田地,建起了河堤养鱼。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保护了田间的生态环境。

今天对阮文图先生以及清章县清灵乡灵龙村的许多农户来说,是个非常快乐的日子。经过四个月的养殖,Ruong Nguon 鱼田的第三茬鱼终于收获了。今年雨水充沛,没有洪涝灾害,产量很高。他的小组投入了700万越南盾用于购鱼,如今已盈利超过5000万越南盾。

在清灵乡乃至清章县,三季稻养鱼的模式早已出现多年。每年雨季来临前,夏秋稻收割完毕后,人们会利用这片空地,堵住水闸,买来鱼网,把鱼苗放归田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投资成本低(只需购买鱼苗),无需照料,却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Người dân xã Thanh Lĩnh đang tập trung thu hoạch cá vụ 3.
Thanh Linh 公社的人们正集中精力收获第三季的鱼。

青兴乡8村的陈文珠先生是第三茬最早养鱼的村民之一,他说:“每公顷稻田大约能放出70-80公斤鱼苗,主要有鲤鱼、鲢鱼、鳙鱼和鳙草鱼。3-4个月后就开始收割了。根据第一茬的收获情况,积累经验,调整鱼种,哪种长得快,下一茬就放多一点。”

周先生还表示,扣除所有费用后,每公顷土地平均可盈利2000万至2500万越南盾。汛期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而稳定的工作对农民来说是一项高收入来源。

周先生和清兴、清灵、同文等乡的许多农户不仅拥有丰富的养鱼经验,还成功地养殖了繁殖用鱼,每季都能为该乡和县的农民提供数吨鱼,用于第三季养鱼。在养鱼季开始时,他们会赊账买鱼,等到鱼捕捞并售出后再还款。正因如此,许多邻近地区的养鱼户也纷纷来到清章县的鱼苗孵化场买鱼。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清章县约有700至800公顷的土地用于第三茬鱼养殖,预计产量可达1500吨左右。

养鱼不仅能带来高经济效益,还能为下茬稻田提供养鱼。鱼主要以随洪水漂流的浮游生物、草、残茬为食,还能搅动泥土,帮助清理田地,降低水稻病虫害的风险。一些农户还表示,有了养鱼田,进入新茬稻田时水稻长势更好,化肥和农药的成本也更低。

不如清章乡规模大,但目前整个安山县有超过50公顷的稻田养鱼面积,主要集中在石山乡、谅山乡和灵山乡。年平均产量为1.3吨/公顷。放流的鱼种是草鱼、鲢鱼和鲻鱼等常见的淡水鱼种。放流时间从8月开始,4个月后即可收获。稻田养鱼既能利用夏秋稻田副产品作为食物来源,又能保护稻田的生态环境。

Cá nuôi từ ruộng lúa do sử dụng thức ăn tự nhiên nên chất lượng thơm ngon.
稻田养的鱼采用天然饵料,品质鲜美。

往年,夏秋稻收割后,石山乡3村阮廷琼一家在自家2亩田地里种植玉米、冬薯等第三茬作物,但由于田地被水淹,效益不高。今年,他开始尝试养鱼。由于用的是天然饵料,鱼肉鲜美,卖相也不错。1.5亩地的阮廷琼一家收获了60公斤鱼,市场价4万至4.5万越南盾/公斤,收入近300万越南盾。

阮先生分享道:“在稻田养鱼的四个月过程中,只有从最后阶段才需要增加鱼的食物来源。因此,稻田养鱼将大大降低农民的成本。”

灵山乡3村梁玉荣家是多年来坚持稻田养鱼模式、经济效益高的农户之一。梁玉荣家有6亩稻田,主要养殖鲢鱼和草鱼。经过3-4个月的饲养和照料,鱼的重量可以达到每尾6两至1.2公斤,扣除投资成本后,他家年收入可达1000万至1500万越南盾。

近年来,安山稻田养鱼运动发展势头强劲,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这是一种简单的养殖模式,人们只投资初期养鱼,减少了饲料成本,减少了照料,养殖时间短,但效果却非常显著。

陈廷河 - 泰贤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稻田养鱼让农民获得双重收益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