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河内,尤其是在繁华的商业街上,人们有从早到晚吃小吃的习惯,每到深秋,无数美味小吃涌现,勾起人们美好的回忆。
 |
越南粉(Banh duc):越南粉是一道乡村菜肴。在过去,这道菜只供穷人享用。由于方便快捷,加上米粉清淡芬芳的味道,越南粉逐渐成为一道受欢迎的菜肴。图片:黄尼(Hoang Nhi)。 |
 |
对每个河内人来说,越南烤饼(banh duc)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每个孩子小时候肯定都至少盼望过奶奶或妈妈从市场回家给他们买零食,尤其是越南烤饼。对克乔(Ke Cho)人来说,越南烤饼是忙碌日子里方便的小吃。图片:黄尼(Hoang Nhi)。 |
 |
米纸小米糕:或许很少有糕点能像米纸小米糕一样,既承载着某个时代的文化,又承载着某个时代的记忆。如今,米纸小米糕的价格已不再像很多年前那样,每块售价两三千越南盾,但其风味或许依然令人难以忘怀。小米煎至金黄酥脆,铺在酥脆的米纸上,佐以香喷喷的椰丝。米纸小米糕必须现做现吃,因为如果放置时间过长,糕体会变得湿软。图片:南江。 |
 |
自行车兜售着米纸面,穿梭于每条小巷,吆喝声回荡在街角,这种景象深深地印在了在河内出生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潜意识里。卖米纸面的小贩不需要太多工具。车把上挂着一袋酥脆的米纸,后座上系着一盆米纸,一碗煮熟的绿豆和一瓶糖,就是他们在街上兜售米纸面所需的一切。图片:范迪。 |
 |
越南糕(Banh giay):越南糕过去在春节期间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家人团聚的时候,妈妈和奶奶们会做这种糕一起享用。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越南糕总是与家人和温暖联系在一起。图片:Thai Le。 |
 |
渐渐地,越南煎饼(Banh Giay)成了一道受欢迎的菜肴,尤其是在首都居民的早餐中。越南煎饼和猪肉香肠堪称完美搭配——无论是早餐还是下午茶,都是绝佳之选。图片:Tham Do。 |
 |
越南烤饼(Banh gio):越南烤饼(Banh gio),又称banh tro,是河内街头小贩常售的美食。人们常用树叶灰来制作越南烤饼,赋予其独特的风味。图片:武明公。 |
 |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多简单朴素却令人难忘的礼物。越南煎饼(Banh gio)就是这样一种蛋糕。每年冬天,我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着一碗碗淋满浓郁糖蜜的越南煎饼。图片:Linh Phong。 |
 |
咬下一口越南煎饼,你总会先感受到一丝清凉,然后是糖蜜的甜味和糯米的黏稠感,最后口中萦绕着浓郁的柠檬水香味和奇叶的辛辣气息。图片:Linh Phong。 |
 |
鸡块、鸡块:鸡块、鸡块是每个乡村都能吃到的糕点。对于首都居民来说,鸡块、鸡块是家家户户、每一位母亲厨房里的必备糕点。无论是儿女回家与母亲团聚,家中有客人,还是作为礼物送往远方,鸡块、鸡块都是河内老百姓重要日子的必备之物。图片:洪英。 |
 |
如今,越南鸡块的口味更加丰富:木鳖果、菠萝蜜、冬青叶、绿米……,在河内各大超市都有售。这些蛋糕外观抢眼,造型小巧可爱,对于热爱怀旧的人来说,绝对是一张重温童年时光的门票。图片:Phuong Hai。 |
 |
玉米饼:提到河内礼品,却忘了玉米饼,真是个大错误。朗翁(Lang Vong)自古以来就以新鲜玉米闻名,但提到玉米饼,就不得不提河内(Hang Than)的玉米饼。河内的玉米饼在口味、香气和回味方面与其他地方的玉米饼截然不同。玉米饼从一种质朴的礼物,逐渐成为首都人民婚礼上不可或缺的礼物。图片:江江省。 |
 |
糯米糕(Banh Rom):糯米糕(Banh Rom)被认为是丰收的象征。每当稻米成熟,人们就会用第一批散发着乡村气息的糯米,做成香喷喷的糯米糕。将糯米揉成面团,裹上绿豆沙,再裹上香喷喷的冬叶。照片:Thao Khan。 |
 |
摇晃甜甜圈:摇晃甜甜圈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美食。从古至今,摇晃甜甜圈一直是下午茶的完美选择。一个甜甜圈的价格大约在1000到2000越南盾之间,所以即使你“身无分文”,也能吃得饱饱的。图片:黄尼。 |
 |
冷螺蛳面:河内人爱吃螺蛳面,一年四季皆可享用。冬天吃热螺,夏秋两季则吃冷螺。在种类繁多的面条汤中:牛肉面、鸭肉面、猪腿面等等,冷螺蛳面总能自成一派,既朴素又优雅。图片:Phuong Thao。 |
 |
芝麻糊:芝麻糊对首都居民来说并非陌生的菜肴。每逢秋冬时节,许多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喝上一碗黑芝麻糖水,吃上一盘三两豆腐,聊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芝麻糊是奶奶和妈妈们每逢冬天总会为全家人做的一道菜。如今,想找到正宗美味的芝麻糊已经不容易了。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去杭干、杭北、阮川等地寻找童年的味道。图片:灵庄。 |
据Zing.vn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