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阐述了哈文谭案的四点教训
11月18日上午,在回答国会代表的提问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阮和平介绍了河文深案的四个教训,其他代表则讲解了近期案件审判的诸多内容。
![]() |
越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阮和平。摄影:Vo Hai |
停止组织流动法庭的提案
谈及流动法院,阮和平首席大法官表示,这一方式长期以来一直行之有效,但在当前信息条件下,人们无需前往法院,就可以通过媒体和在线判决获取信息。因此,流动法院的宣传效果已不复存在。
此外,流动法庭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法院外组织,缺乏透明度;难以保护,尤其是在处理危险案件时;以及成本高昂。首席大法官表示,该行业每年花费700亿越南盾来组织9000多场庭审,这还不包括地方政府的支持资金。
鉴于效果有限,平先生建议停止组织流动法庭。
哈文坦案的四个教训
在回答代表关于“从何文深案审判中吸取了什么教训”的问题时,阮和平表示,尽管没有总结,但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起透明的案件,诉讼进行到底,审判非常严格,对罪犯进行了区别对待。
他介绍,该案的教训有四点:一是准确认定犯罪,一审时将案卷退回侦查机关,检察院以贪污罪追诉。
二是诉讼公开、不受限制。三是区别对待,对领导严,对工薪阶层也放开。
自2013年以来,法官们一直不愿对经济和腐败案件判处缓刑,但在这起重大经济案件中,法官委员会却判处了34人缓刑。这些人都是年轻人,都是工薪阶层,他们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而且坦白交代,并自愿承担后果。
“对于主犯来说,刑罚非常严厉,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却非常人道。这是预防犯罪的必要判决,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犯罪行为铺平了道路。”平先生说。
第四,审判委员会充分履行了职责,判决书中还对案件的起诉、官员的处理等提出了许多建议……
判决在网上公布时,隐私得到保障。
关于网上公开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阮和平表示,这一突破性解决方案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并取得了诸多成效。
第一,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这也是符合法院公开运作原则的政策。
第二,如果法官在签判决书的时候就评估其责任,那么过几天就会有很多人知道,这也是一种监督判决、评价法官素质的机制。
迄今为止,最高人民法院已公布32318件裁判文书。自9月以来,近140万人查阅并听取了1600多件裁判文书的公开评论,其中大多数评论是正面的。
针对黎玉海代表对上述公告是否影响公民隐私权的担忧,平先生表示,法院已发布决议,不得公开涉及国家安全的判决、涉及未成年人的判决……,并须对判决中涉及人员的姓名进行加密。
“人们的隐私得到了保障,”平先生肯定地说。
为什么很多腐败案件都会拖延?
参与质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黎明治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腐败案件被拖延审理,卷宗被多次退回,有的案件罪名还从腐败罪改为经济罪。“这是在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吗?”
崔先生说,近年来,预防和打击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许多案件都得到了严格、依法的审理;但仍有一些案件积压已久,其中,检察机关和检察部门负有部分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指出,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案件(犯罪行为发生很久之后才被发现),调查对象是有知识、有地位的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可以影响很多层面......法医鉴定的结果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进行多次;仅在范公旦一案中,就必须进行5次鉴定才有依据。
“仅仅掌握诉讼法和程序法是无法评估这些案件的损害程度的,所以司法鉴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表示。
崔先生表示,腐败和经济案件的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亿越南盾,损失评估十分困难,而且不可能在规定的调查时间内全部调查完毕。因此,中央反腐败指导委员会提出了“调查到什么程度,起诉和审判到什么程度,其余的另案处理”的方针。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根据每起案件的具体情况将罪犯绳之以法,但总体而言,很难完全证明犯罪事实。
此外,刑期的延长还取决于专门机构提供文件的时间、鉴定机构提供内容的时间、追缴资产的请求以及案件民事问题的解决……案件规模之大也对当局构成压力。具体而言,范公旦案有50名被告;何文深案也有51名被告,分布在不同省市。
黎明智首席大法官表示:“新的经济管理法规和2015年《刑法》也对主管部门的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识到,案件多次拖延、退回进一步侦查,也与检察机关,包括检察部门的能力和资质有关。”
此外,他表示,由于害怕冤假错案,导致在调查请求和证据评估方面追求完美主义,甚至会退回卷宗,“为了自己的安全,彻底解决案件”。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