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官员的“巨额”资产,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能袖手旁观。

河清 April 4, 2018 08:44

来源不明的资产很难被认定为非法,但我们不应套用旧思维,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可以说,《反腐败法修正案(草案)》中提出的对来源不明资产征收最高45%税款的提议,在官员豪宅和“巨额”资产长期未受影响却引发公众愤怒的情况下,无疑是向前迈出的一步。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征税可能会导致腐败资产合法化的风险。不过,监察科学研究所(政府监察局)所长丁文明博士认为,来源不明资产并不一定属于非法资产。

丁文明博士,政府监察局监察科学研究所所长

很难将“巨额”资产归类为非法。

丁文明博士表示,这项税收提案应被视为政府处理不明资产的努力之一,因为证明许多官员的资产和收入是非法的并且来​​源于腐败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在当今越南,国家几乎无力管理公务员的所有投入收入,更遑论全社会了。除了工资,公务员还有许多其他合法收入来源。一个部门领导每个月可以参加几十次会议,经常接受“培训”,教授和医生也可以通过授课、参与课题和项目获得报酬……这些钱主要来自预算,而不是任何人给的。

事实上,许多积极进取的公务员,在股市、房地产等领域抓住机遇和运气,赚取了比工资高出数倍的利润。如果“中大奖”,他们的财富甚至可以达到几亿甚至数十亿越南盾。因此,许多公务员不仅“生活优渥”,还能买房买车。

检验科学研究所所长也承认,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中,很多人因为拥有公务员薪水所无法企及的“巨额”资产,所以不愿意向世人“炫耀”以逃避审查;也有很多人想“隐藏”起来以达到个人目的,于是就有了公务员隐匿逃税、“无意”逃税的人。

“为了逃避履行国家义务而隐瞒或不完全申报资产和收入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但反过来,也不能将其归咎于非法资产。”局长肯定道。

社会有权质疑官员的收入和“巨额”资产,但立法者不能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只要无法证明官员的资产是非法的,原则上就必须假定这些资产是合法的。即使人们无法解释其资产来源,也无法追回,因为举证责任在国家。法治国家不能推定有罪。“明先生进一步强调。”

丁文明先生还表示,“合理解释”一词必须理解为与证明完全不同。解释资产的合理性意味着以“听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进行解释。证明资产的合法性则要求申报人提供与资产来源、收入等形成相关的证据、记录和收据。

“我很难证明我在国外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加班加点攒钱买了房子。但我可以解释,这套房子是用我在国外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加班加点攒的钱买的。这两件事完全是两码事。”丁文明先生解释道。

丁文明博士:“无法解释来源的资产不一定是非法资产”

必须处理,不能袖手旁观

丁文明博士认为,征税、罚款以及其他处理方式最终都是为了追回非法资产,尽可能多地追回。特别是对于那些暂时被认定来源不明、来历不明或可能混杂的资产(包括腐败资金在内的多种资金来源混合形成的资产),仍有一部分可以追回。我们不应该仅仅依赖刑事手段,套用旧思维,在无法证明的情况下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资产流失。

事实上,丁文明先生认为,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可接受且有效的处理方式。未来,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建立多种机制,确保社会所有活动清晰透明;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同步,便于管理。

“我们需要良好的治理,才能轻松追踪资金的来源。在其他国家,即使是10越南盾的转账也必须清晰地注明资金的来源和收款地点;申报资金来源必须有文件和合同。在我们国家,现金支付仍然过于普遍。” 明先生说道。

所以,问题在于管理所有收入和资产,不仅是公务员的收入和资产,而是全社会的收入和资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控制所有支出,那么异常收入自然就会暴露出来。

丁文明博士还补充说,尽管联合国公约对参与国提出了建议,但国会在审议过程中已经非常负责任和谨慎地进行了辩论,但仍然无法规范非法致富行为,这并非偶然。

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