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宣布了高中阶段的新科目计划

青雄-哈映 December 27, 2018 08:31

经过多次“约见”,12月27日下午4点,教育培训部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新一轮通识教育计划各科课程设置。

该计划草案于 1 月 19 日发布,以征求意见和反馈。

教育培训部推出的新通识教育计划中,各科课程设置与现行计划相比将有诸多变化。其中,有一项贯穿各级教育的必修教育活动:体验式活动。

2019年中考不再迷茫。

新计划下的学科将分为两类:必修科目、活动和选修课。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必修科目包括:越南语、数学、外语1、生活方式教育、伦理学、自然与社会、历史与地理、科学、信息技术与科技、体育、美术。选修科目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1(一、二年级)。

因此,在这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与技术。

在中学阶段,必修科目:文学、数学、外语1、公民教育、自然科学、历史与地理、资讯科技、科技、体育、美术。选修科目:少数民族语言、外语2。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计算机科学已成为必修课(之前是选修课)。此外,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科目的出现,也将使教学组织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

高中阶段必修科目:文学、数学、外语1、体育、国防与安全教育。选修科目:按社科类(含经法类、历史类、地理类)、自然科学类(含物理、化学、生物类)、科技与艺术类(含科技类、信息技术类、艺术类)选修。选修科目:少数民族语言、外语2。

因此,除了 5 门必修科目外,学生还必须从所选科目组中选择至少 5 门其他科目。

在这个教育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选修课以确保达到既定的目标。

根据教育培训部去年11月向第十四届国会说明时的报告,此次普通教育计划将有所缩减。

例如,从学制来看,即将升入小学的学生们将学习2838小时的课程(目前的课程为2353小时)。

从增加的课时来看,“工作量减少”的解释是:新课程为每天2节课(每周9节课),学生平均每节课学习1.8小时。现有课程为每天1节课(每周5节课),学生平均每节课学习2.7小时。

在中学,学生的学习时间为 3,070 小时,与现行课程相比减少了 54 小时。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时间为2284小时,与现行基础课程相比减少262小时,与现行A课程和C课程相比减少315小时。

此前,教育培训部于2017年7月发布了综合通识教育计划。该计划列出了高中生需要培养的五项素质和十项能力,分别是:爱国主义、同情心、勤奋、诚实和责任感。这十项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审美能力和体育能力。

颁布的学科建设方案将为教材编写群体提供法律依据。

青雄-哈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