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代会人事调整
越共十三大将于2021年初召开。越接近大会召开,干部工作越受重视。书记处印发关于继续整顿干部工作、为各级党代会和十三大做好人事准备的第55-KL/TW号结论,是及时且必要的。
![]() |
插图照片。 |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的各级党代会,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政治活动。要出色地完成党的赋予的任务,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干部工作,把干部工作作为“关键中的关键”,因为干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能力强、品德高尚、敢于创新、敢于思考、敢于担当、为国为民的干部才能胜任。
可以看出,本届政府在人员配备方面仍然有限。具体来说,自本届政府成立至今(2016年1月),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管理的70多名干部、党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其中包括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信息和通信部部长、公安部和国防部副部长等非常高级的重要干部……许多高级干部和各级干部存在道德、行为和作风方面的违规行为,还有一批“能力有限”的干部。
回顾近期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我们要不断创新干部工作,选拔筛选出一支合格、有能力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高级干部、领导人才队伍,适应当前革命要求,这是革新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央书记处印发55-KL/TW号关于继续整顿干部工作、做好各级党代会和十三大人事工作的指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同时也对那些“任期思维”的干部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任期之初,听天由命,等待时机;任期中期,游说敛财,任期之末,则无所作为,屏息以待,坐等大会通过,或在大会前“扫荡列车”,任期“日落”,不顾一切。下一届干部甚至指责前任,尽管他当时只是副职。或者出现“地方主义”、“亲信主义”、“集团利益”等情况,丈夫为妻子谋划,父亲传给儿子,兄弟传给兄弟,“全家当官”;快速任用;官员有后院,甚至有自家后院,不择手段赚钱……
对于干部在谋划、选拔任用、晋升职级、执行政策过程中存在的民主缺失、模范带头、“徇私舞弊、优柔寡断”、“跑跑卡卡、拉拉扯扯”等现象,书记处还指出,一些地方党委委员特别是连任的党委书记,自私自利、回避矛盾,不注重接班人队伍建设;对落实各项工作特别是困难、敏感、复杂工作缺乏主动性,怕“丢选票”,影响自身,造成处理和解决共同工作停滞不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到了退休年龄,也不主动做好接班人工作;有些干部纪律性不强,不服从主管部门的安排和调动……书记处认为,这些都是各级党代会换届筹备阶段干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表现。
在当前形势下,书记处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织集中领导、指导各级党代会的筹备和实施工作,首先要特别关注和重视干部工作;要求党委、党组织、机关、单位领导集体继续严明纪律、严明秩序,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干部工作的规定和规定;为迎接越共十三大召开做好各级党代会的准备工作。
干部的规划、提拔、任用、晋升、指定、引进、调动、轮换和政策执行,必须依据现行规定、标准、条件(结构、数量、年龄、信誉……)、程序、制度和政策,确保党的原则。坚决不提拔或决定年龄、信誉……不符合标准;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团结,“地方主义”、“小圈子”;行为不端,不愿服从主管部门调动和分配;贪污、浪费、消极怠工,造成国家财物损失;素质能力有限,“跑腿、拉帮结派、互相利用”;工作缺乏主动性,害怕承担责任,“和平至上”……以及政治局第35号指示中提到的其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