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学校实施社交隔离措施面临诸多困难
(Baonghean.vn)- 为确保卫生部和教育培训部建议的教室内至少 1 米的距离,学校已实施了许多解决方案,例如划分年级、重新安排桌椅、将班级分成两半......但要有效和长期实施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 |
Thanh Chuong Nguyen Sy Sach 高中的社交距离教室。照片:德英 |
针对此事,乂安报也记录了学校的意见:
阮红文老师——越南荣市Hoa Sen幼儿园校长
当我们在5月4日接到孩子们返校的决定时,我们非常高兴,并在过去的几天里开展了许多活动,确保孩子们上学的安全。
![]() |
照片:Duc Anh |
我们也制定了不少接送孩子的方案,包括在校门口接送孩子以确保社交距离的方案。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3、4、5岁的孩子,孩子们的自觉性还比较强,对老师的配合也比较好。但24-36个月的孩子,由于已经在家超过3个月,很难回到正常的学校生活。我们担心的是,目前每个班只有2名老师,其中1名老师需要到校门口接送孩子,班上剩下的老师很难同时照顾20-30名孩子。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保持社交距离也相当困难,因为他们年龄太小,尚无防疫意识。学习、课间休息时,由于年龄原因,他们难免会“肩并肩”一起玩耍。
或者像在寄宿学校吃饭和睡觉一样,很难让孩子们分开。暂时,我们会利用教室和卧室重新安排孩子们的床位,以便按照规定妥善保持社交距离。
片段:Duc Anh - My Ha |
Nguyen Thi Tam 老师 - Nam Linh 小学校长 - Nam Dan:
为了迎接学生返校,我们严格遵守各级指示,特别是教育培训部第285号决定,颁布了预防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安全学校标准。
![]() |
照片:Duc Anh |
在标准中,保持学生距离是关键任务。目前,我们安排三、四、五年级上午上课,一、二年级下午上课。因此,学生人数将在校园内分散。在教室里,我们充分利用空间,保持桌椅之间的距离,至少两名学生之间应保持1米的距离。
然而,由于教室空间有限,很难根据每班学生人数调整桌椅间距,如果要求超过1米,就必须分班。然而,按照这个方案,很难安排教师加课和付费加课。目前,我们只能尽量调整教室里的桌椅间距,并保持班级规模不变。
片段:Duc Anh - My Ha |
Le Tuan Anh 老师 - 南丹南灵中学体育老师
开学第一周,我们学校遵循政府关于保持社交距离的第 19 号指令,一直按照指示保持社交距离。
![]() |
照片:My Ha |
然而,对我的部门来说,让学生保持社交距离非常困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三门科目:跳跃、投球和跑步。恢复训练结束后,这三门科目都要求学生坐下休息,而此时保持社交距离非常困难。事实上,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即使我们经常提醒学生,也无法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社交距离。
![]() |
南灵中学(南丹)体育课。图片:My Ha |
我们确实对这些事态发展感到担忧,但体育课是一门户外课程,需要很多人一起上课,所以很难也不可能把学生分开。这类似于一些需要小组学习的课程,学生必须分组学习。因此,我认为,对于保持社交距离,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而不能完全照章办事。
Nguyen Khac Diep 老师 - Nguyen Sy Sach 高中校长 - Thanh Chuong:
按照教育培训部提出的十项标准,我们自我评估学校在九项标准中表现良好。剩下的一项标准,我们发现比较难的,就是关于保持社交距离的标准。
![]() |
照片:Duc Anh |
目前,我校共有5个班级,40多名学生,其中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我们已安排学生在议事室学习。其余班级仍照常上课,学校将学生分成两班,以平衡每个班次的学生人数。
结合教育部门提出的解决方案,我认为在每个教室增加桌椅的方案是合理的。但这只适用于40名学生以下的班级。对于40名学生以上的班级,很难实现,因为平均每个教室只能配备12张桌椅。如果分班,由于师资不足,以及教师加班制度的约束,分班会非常复杂。事实上,如果我们激励教师,每个人都能完成任务,但这会影响学生的心理。
片段:Duc Anh - My Ha |
此前,教育培训部部长泰文成先生也表示:“为了保持学生的社交距离,学校可以将学生人数减半,组成新的班级。然而,这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此外,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必须建立新的监测和评估成绩册,并在学年结束时将其转移回原班级。此外,由于高中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均衡,按年级划分班级和设立新班级的工作相当复杂。
最困难的是预算,因为根据计算,如果每个县平均分到一班,仅教师的内部工资就需要2000万越南盾/县。这意味着全省(包括高中)每天的工资超过5亿越南盾,如果持续到7月中旬,将达到约300亿越南盾。同时,鉴于目前国家面临的困难,没有预算来弥补。我们目前呼吁全行业在抗击疫情期间,“人人加倍努力”,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