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王崇拜是千百年来的文化源泉。
(Baonghean.vn)雄王忌日一直以来都是越南人民无论身在何处缅怀祖国的重要节日。
值此之际,乂安报社采访了越南荣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阮光红博士,了解了每年农历三月初十雄王纪念日的由来以及乂安雄王王朝的历史遗迹。
![]() |
游客们在洪圣寺举行元祖忌日的祈福仪式。图片:PV 的记录 |
PV:尊敬的阮光红副教授,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文郎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雄王崇拜信仰的历史故事和美丽特色?
副教授 Nguyen Quang Hong 博士:雄王崇拜信仰千百年来,风州-永富这片神圣的土地,一直是越南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自古以来,风州-永富这片神圣的土地就被视为祖地。越南54个民族的世世代代都认为,这里是丰乐和18代雄王子孙创造和发展了最初两个文明——文朗文明和瓯乐文明的地方。
其中,文朗文明与十八位雄王息息相关。众多历史遗迹、传说和神话都证实了雄王时期是越南民族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时期。瓯雒文明则与土潘安·杨王息息相关——这位君王在合并瓯越和乐越,建立瓯雒国方面功不可没。
![]() |
雄王忌辰朝圣之旅。图片:文件 |
必须肯定的是,阮氏藩安阳王的功绩更为巨大,他调动了全民族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力量,选择了古螺之地——河内东英,并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在这方面,阮氏藩安阳王在建造古螺城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古螺城遗址在多次考古发掘中均被韩国、日本、中国和法国考古学家确认为东南亚古代和中世纪时期最独特的建筑之一。
阮籍藩阳王率领来自西北、东北、广宁、海防、北部三角洲地区直至清义静等地的15个民族,同时开垦了红河、马河和茶河三角洲地区。在开拓和建设的过程中,他创造了一种文化和文明,在下游地区达到了水稻农业的顶峰。
![]() |
南丹义安省的大慈寺是祭祀雄王的地方。图片来源:文献 |
长期以来,人们只想到十八雄王,但实际上,在越南人民心中,他们崇拜的依然是土藩安阳王。可惜的是,土藩安阳王为保卫国家独立,多次与赵达作战,却未能在公元前179年赵达入侵的战争中保卫国家主权和独立,而安阳王和瓯雒王朝也在这一年卫国事业的失败,为十八雄王建国卫国的英雄史画上了句号。与此相伴而生的,是越南血统中的第一个文明——东山文明,又称文朗瓯雒文明。
由于文明价值巨大,一千年后,一代代人仍然保存和保护着悠乐王朝留下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价值。
维:悠乐文明文化以及雄王具有永恒的价值,正是凭借这种力量,我们的人民在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中克服了无数困难。您能更详细地解释一下吗?
副教授 Nguyen Quang Hong 博士:人们高度评价雄王和安阳王帝潘在建设和保卫延续数百年的祖国事业中做出的贡献,认为这为越南人民世世代代维护和守护雄王和安阳王时期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力量源泉。正是这些价值帮助我们在北方封建势力长达一千多年的同化野心面前克服了无数困难和挑战。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力量,越南人民保存了文化、乡村文明,保持了爱国主义和团结抗击外来侵略的传统,一有机会,人民就立即发动武装起义,争取独立。
在保卫民族文化文明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夺回政权的有利时机出现后,雄王的本源意识在一代又一代越南人民心中成为他们为保卫民族而牺牲自我的动力。
因此必须肯定雄王时代给北朝时期越南人民留下的价值是极其巨大的。
还有,从公元905年胡氏家族获得自治权,到1884年6月6日阮朝签订《武当条约》为止,历经近十个世纪,越南人民创造了大越文明。大越文明的基础,是汲取了先秦诸雄王时代和后世雄王时代的精髓。必须肯定,这是越南人民世世代代用心积淀的本土文化和文明,使其更加丰富,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雄王崇拜就是明证,在丰州-永富地区,人们就崇拜雄王。
PV: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义静省培育至今仍保留的对雄王和土潘安阳王的崇拜痕迹呢?
![]() |
位于甸州甸安莫达山的强庙,与安阳王神弩的传说息息相关。图片由演州演安县友人提供 |
副教授 Nguyen Quang Hong 博士:一千年前,义静省盛行雄王崇拜。如今,雄王的遗迹在义静省各地依然可见。尤其是在河静省石河县的龙岩山上,有一座与雄王生平相关的佛塔,讲述着禅师法光向诸童子天尊说法的传说。其次,在河静省银凤山上,有一座供奉奥姑母和鸾龙君的庙宇,与雄王的一生息息相关,这些事迹已被载入正史,而非仅仅流传于传说。由此可见,一千多年前,这里就存在着雄王崇拜的痕迹。
![]() |
乂安博物馆展出的东山文化文物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有助于我们研究乂安土地和人民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也是乐丰家族的骄傲。摄影:孔建 |
千百年来,除东英和河内外,唯有乂安省建有安阳王庙,供奉乂安诸侯,包括屈、杨、戊、丁、黎、李、陈、阮等朝。史书记载,阮朝历代皇帝下达升龙后,均到乂安省,在位于奠州的安阳王庙进香。嗣德王及后世历代国王在位期间,曾修复此庙。后来,在修复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修复位于奠州奠打山下的乂安省 ...
值得一提的是,从19世纪至今,永安和永长(现荣市边水坊)的居民一直崇拜雄王。雄王庙便是其遗迹。数百年来,雄王忌辰前一周,人们都会前往荣市市场购买水果和鲜花,供奉于雄王的祭坛。最令人欣喜的是,在大慈山雄王祭坛前,不仅佛教徒,来自本地内外的人们也纷纷前来祭拜。
PV:有一首民歌自古流传:“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在三月十日纪念祖先的忌日。无论你在哪里经商,无论远近,都要在三月十日纪念祖先的忌日。” 所以,副教授,博士,回归本源,回归故土,是越南儿女神圣而美丽的。祖先忌日不仅是我们缅怀雄王时代英雄精神的日子,也是我们回归本源,更好地理解每个越南儿女尊严与文化之美的契机。副教授,您能否分享一下?
副教授 Nguyen Quang Hong 博士:我想强调的是,自中国统治时期以来,汉族为了同化越南文化,一直试图抹杀越南民族的神圣文化价值观,但最终失败了。因为越南文化如同奔腾不息的源泉,而雄王崇拜、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正是这些神圣文化之美之一。如今,雄王崇拜在越南南部三角洲地区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广泛传播,因此雄王崇拜具有普遍性,是流淌数千年的文化源泉。尤其是在义安省和河静省,这股源泉不仅具有“回归”的意义,更是流淌在每个义安省人民血液中的宗教需求。
令人欣慰的是,学校如今已经为年轻一代建立了社会资源,让他们能够在每年雄王忌辰之际重返还州故地。这不仅是为了教育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根,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而这份永恒的文化源泉,正是每个越南孩子现在和将来都无法忘记的美好。
PV:副教授,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