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永不过时的教训
骨干领导的表率作用以及在社会上对这种典型事例的传播十分必要,因为没有典型事例的道德教育,就如同缺少极其生动形象的视觉教具。
![]() |
在刚刚召开的越共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了关于总结落实越共十届五中全会关于继续创新党对政治体系活动领导方式的决议十五周年的方案。中央委员会即将就此问题发布新的决议。
通过党的文件,党的领导方式可以概括为:一是党通过纲领、战略、政策导向和大政方针进行领导;二是党通过宣传说服动员进行领导;三是党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系统各组织中的活动以及组织干部工作进行领导;四是党通过检查监督进行领导;五是党员的模范作用进行领导。
可以看出,我党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最重要的领导方式之一,即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正如胡志明主席所说:“一个活生生的榜样胜过一百次宣传演讲”。
原中央机关党委组织部部长黎文泰在接受越南之声记者采访时强调,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领导方式,为党员干部队伍树立榜样。

PV:先生,简单地说,什么是树立榜样?
黎文泰先生:以身作则,是为了以最好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但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好任务的愿望,不是给自己压力去树立榜样。到那时,树立榜样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成为党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树立榜样才会真正有效。树立榜样不是强迫自己去做,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
PV:根据您的观察,我们的社会是否有很多榜样可以传播?
黎文泰先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有些很简单,但重要的是群众自己能感受到。然而,我们今天宣传工作的难点在于,好的例子我们能宣传十个、一百个,但有时只有几个坏的例子就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树立榜样的另一个要点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树立许多榜样。当然,要遵循胡志明的思想、道德和作风,这些榜样必须体现在个人修养、待人处事、处世处事以及工作方面,也就是说,要在领导完成政治任务方面树立榜样。
记者:您认为我们党对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多重视?
黎文泰先生:在每一个革命阶段,随着党的领导方式的改进,树立榜样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最近,关于树立榜样的第08号规定、关于党员不许做什么的第37号规定,以及关于继续贯彻落实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四号决议的第21号结论,都越来越明确地规定了党员如何向群众展现模范行为的具体内容。
![]() |
记者:对党员以身作则的要求非常坚定,但坏“榜样”却在增多。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黎文泰先生:党也是一个组织,一个活生生的“身体”。除了众多党员干部模范履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行动外,也有一些干部倒下,而且不幸的是,倒下的干部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正因如此,才有了《08号条例》、《37号条例》和《21号结论》。可以说,这些条例对树立榜样的要求内容非常详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履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认为这是党防止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腐化的重要领导手段之一。
这是一场非常激烈、非常艰巨的斗争。因此,此时此刻,我们需要一种中宣部指出的精神,那就是“以美驱丑”。在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把违法违规的官员从队伍中剔除出去的同时,还要树立典型,鼓舞人心,使群众信服。
未来,我真心希望在各级党员中看到更多这样的榜样,因为这些是“活生生”的例子,群众可以立即感受到,直接感受到,不需要任何宣传,而且会传遍全社会。这是非常必要的。
PV:越是领导职位,越要模范带头,‘上进下进’,‘先里后外’,自上而下,先生?
黎文泰先生:我们常说“什么干部,什么动作”,领导干部在各机关、各单位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因此,不难看出,很多机关、各单位政治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也与各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些单位出现的严重违纪违法现象,也与干部队伍素质下降有关。因此,问题就在于,要使干部管理有效,必须建立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防止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 |
PV:那么,您认为什么是有效的监控机制?
黎文泰先生:我们已经将许多内容具体化,并正在不断完善。十三大以来,党发布了许多关于干部工作的文件,从规划、培训、培养、安排、调配、轮岗、解聘……这些工作正在越来越严格地执行,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然而,这种失范源于每个干部。无论机制多么严格,如果该干部的重心有所下降,仍然可能出现错误。重要的是,我们有及时的机制,能够及早预防,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PV:但是识别退化并正确评估员工是薄弱环节吗?
黎文泰先生:对。所以我们对干部的考核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然后对干部进行360度的反思来考核。
但干部也是人,也是发展的,考核不仅要准确当前,还要预见发展趋势的问题,这是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
PV:那么,先生,我们目前的人事工作是否预测了员工的发展方向?
黎文泰先生:考核干部,考核环境很重要。因为我们考核的是集体,所以这个集体必须是好的集体;信任投票必须是一个真正民主的集体。所以,在派性不强、不团结的地方,有很好的人,投票却得不到选票,“好而无所获”,就是因为这个环境没有达到考核的要求。要考核得好,必须有一个好的考核环境;那个机关或单位必须是好的集体,才能有好的考核。
彭:那么,对干部的考核不能仅仅依据考核环境?
黎文泰先生:七届十二中全会决议第26号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思想:在按照正确程序进行评估的同时,干部使用机关可以扩大意见征集形式,以适当的方式评估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评估被视为提供信息,而拥有干部决策权的人必须承担最高责任。接收干部信息的人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接收,最终的决策权依然在干部使用机关。
![]() |
根据我多年在地方组织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正确评价干部这一点极其重要。
干部考核,需要回归民主集中制原则。如果不落实这一原则,干部考核虽然程序正确,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终沦为一场骗局。有时,一个群体能够达成共识,但那只是一场为了合理化某个人意愿的投票,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
我们还正在完善评估流程和评估原则。但无论流程多么完善,如果人事工作的负责人心存不纯,仍然可能出现舞弊行为。
![]() |
冯:那么,我们如何通过示范作用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呢?
黎文泰先生: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继续深化领导方式,为党员干部队伍树立榜样。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为主要领导树立榜样非常必要;榜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机关单位,也体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我们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这些榜样。为主要领导和各级领导树立榜样完全符合越共十二大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战略干部队伍建设的第26号决议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树立党和国家领导岗位的形象,我们必须这样做,以增强凝聚力。
![]() |
实例在社会生活中是必要的,因为在道德教育中没有实例,就如同缺少极其生动形象的教具一样,道德教育不能缺少实例。
其实,榜样最渴望的是被认可,不一定是晋升或奖励;榜样渴望的是社区、社会和机构的认可。从人事工作的角度来说,必须正确评价榜样,并基于正确的评价采取措施激励榜样。评价是第一位的,激励只是第二位的。
光伏:谢谢先生。/。
10/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