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在公寓地下室充电对电动汽车“不公平”
专家表示,有必要加强对公寓地下室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监管。但与其一刀切地禁止这些影响民众生活的充电设施,不如找到更根本、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无法控制它,就禁止它”
近日,不少民宿、小型公寓甚至豪华公寓纷纷出台规定,限制在地下室和集中停车场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一些地方甚至出台了禁止在公寓地下室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文件,但后来又修改了规定。
上述针对电动汽车的有些严厉的反应,源于 9 月 12 日晚发生在河内市青春郡 Khuong Ha 街的小型公寓火灾原因不明,这场火灾造成数十人死亡。
目前,当局尚未就事故是否源于电动汽车充电得出最终结论。然而,许多地方强势限制电动汽车充电的举措正在扰乱许多电动汽车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而与电动汽车共同生活的人们则感到困惑和疏离。

谈及这一问题,越南标准、计量和质量总局黄国越博士表示,电动汽车充电时起火是完全可能的风险,但其原因有很多:由于电池、电瓶、电源的质量、电线漏电……特别是使用不符合制造商标准或建议的充电器和充电电池。
越南先生评价说,许多公寓楼乃至一些地方禁止在地下室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做法有些草率且不科学,而且没有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使用者提供解决方案,这让许多使用此类车辆的人感到困惑。
“改变任何政策或法规都必须基于实践研究、科学论证以及法律规定,不能采取无法控制就禁止的方式。”黄国越博士分享道。
关于法律规定,河内律师协会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黎文建律师确认,目前没有任何文件或法律依据禁止或不禁止在公寓楼地下室为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充电。
基恩先生表示,公寓楼是否禁止电动汽车充电,或是否按小时、区域等限制充电,完全取决于该公寓楼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根据《住房法》做出的决定。对于租赁公寓楼,房东或管理单位有权根据与租户达成的民事协议就此事做出决定。
“我个人支持公寓楼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的管理,以确保安全,但这必须与解决方案相辅相成。我认为公寓楼应该为这类车辆设置单独的充电区,配备全天候安保,并收取充电费和停车费。任何同意收费的车主都可以离开,否则就必须另寻他处。这样才能协调各方利益。”基恩律师分享了他的观点。

解决方案是什么?
交通大学高级讲师Tu Sy Sua教授与PV分享道:“电动汽车是发展的重点,越南的路线图显示,到2050年,所有车辆都将实现100%电动化并使用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包括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当然需要充电,但原则上,充电地点和如何安排安全必须提前计算和规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牛走了才关门’。”
这位专家表示,车流量大的地下停车场是火灾和爆炸风险极高的地方,不仅对电动汽车来说如此,如果燃油泄漏,对汽油车来说也是如此。地下停车场只能用作停车空间,而不能用作汽车充电场所。
不过,针对目前很多公寓楼“全面禁止”在停车场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情况,苏阿教授认为,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
第一,有空间的公寓应在楼外设置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专用充电桩。该充电桩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稳定的电源、车距,并始终有人值守。
如果空间不够,不得不把车停在地下室,那么应该安排几个单独的充电区,这些充电区要通风良好,靠近入口,靠近消防设备,并且有24小时保安人员值守。
周一从长远来看,河内或胡志明市等地方需要研究并要求各区、坊或公社分配土地,建设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站。
“预计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的数量将非常庞大,没有哪栋公寓楼能够同时容纳数百辆汽车充电。因此,建设配备工作人员和收费的合格公共充电站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此外,与公园、体育场、办公室和学校的结合也非常方便。”Tu Sy Sua教授分享道。
对于汽车及充电电池技术,在韩国从事该领域多年研究的黄国越博士表示,目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种类繁多,特性各异,但都必须满足技术要求才能推向市场。
具体而言,所有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在上市前必须符合QCVN 76:2019/BGTVT的技术要求。用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踏板车的电池必须符合QCVN 91:2019/BGTVT的技术要求。

“这些国家技术法规都对电动汽车用电池必须满足的性能和安全做出了规定,如标称电压、标称容量、过充、过放、短路、抗震、防水、抗摔、抗压等。
然而,越南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在销售前只受到标准管控,但在使用过程中却没有质量检查。人们可以随意改装、更换零件、配件、来源不明的电池……这导致火灾和爆炸的风险非常高。” 越南博士说道。
因此,黄国越博士认为,警察、市场管理等职能部门需要有解决方案,彻底控制和处理与走私来历不明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和电池相关的各类物品;严格禁止改装和“封闭”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电池,以减少人们使用时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此外,越南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可以像一些周边国家一样,参考和试点电池更换站模式,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在家充电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要成功实施这一解决方案,汽车制造商需要“联手”,能够共享电池和充电电池,而且市场和用户数量必须足够大,才能让制造商大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