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莲遗址
胡伯伯与家乡义安省

1961年,胡志明主席访问家乡时与义安省委交谈。

*** June 11, 2024 14:56

1961年12月,胡志明主席第二次访问祖国时,与乂安省委举行会谈。

Nhân dân đón Bác về thăm quê năm 1961.
1961年,人民热烈欢迎胡伯伯回到家乡。

(1961年12月8日)

大家好吗?(“是的,先生,我们很好”——每个人都回答道。)。

省委里,年纪最大的同志是谁?(一位老同志站起来)最年轻的同志是谁?(一位年轻同志站起来)省委书记这里有多少位同志?(“是的,39位同志”——省委书记站起来回答)。有多少個女孩?(“是的,3位同志”)。什么意思?女同志的比例不到10%。女同志太少了。看到了吗?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太少了。

我们当前的任务是什么,尤其是在义安省?是生产。如果我们要生产,我们必须做什么?我们必须加强合作社。如果我们要加强合作社,我们必须做什么?我们必须教育。我们必须教育谁?我们必须教育合作社成员。谁来教育他们??(“教育党”——所有人都回答)……谈论党,范围很广。但首先,它是谁?党支部。党支部好,合作社就好;党支部坏,合作社就坏。这是常识。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làm việc với Ban Chấp hành Tỉnh ủy Nghệ An năm 1961
1961年,胡志明主席与义安省委执行委员会共事。

社会主义教育讲得太广了,但培养主人翁精神还得讲。首先是党支部,其次是团委。党支部、团委都搞好了,自然怎么能把社员、团委、党委、基层党委都教育好呢?(“是的,党必须教育”——每个人都回答)。但究竟谁来教育呢?(“是,省委”)。是的,省委。

义安省的得分有好有坏;好的合作社和一般的合作社大概各占多少比例?好的合作社占多少比例?(“是的,40%”)。百分之多少?(是的,45%)。少百分之多少?(“是的,15%”)。你怎么知道?谁统计的?他们这么说你就信了,对吧?

我们如何知道农业合作好的比例是多少,一般的比例是多少,不好的比例是多少?(“是的,问党支部就知道了”)你们说的对。好的党支部就是好的合作社,因为党支部领导合作社。好的合作社是发展业务的合作社。怎么知道合作社发展业务呢?必须以群众生活和社员收入为中心,而社员收入是日益增长的。什么样的合作社是好的合作社?合作社不仅经济发展,社员生活和收入增加,还要履行对国家的义务。比如:从纳税、还债、把大米卖给国家,到灌溉工程,都做得又快又好。

义安省的灌溉状况仍然很差。在兴安省举行的北方灌溉会议上,如果我们谈论贫困人口,那么义安省排在第二位,清化省。你们意识到了吗?如果我们说40%的合作社状况良好,这会影响并拉动45%的合作社,所以灌溉状况更好。但灌溉状况仍然很差,因为合作社很差。

Bác Hồ lên lễ đài nói chuyện với nhân dân tại SVĐ Vinh năm 1961
1961年,胡伯伯走上讲台,在荣市体育场与人民交谈。

合作社有多糟糕?因为党支部不好。党支部不好,就得追溯到省委领导。是这样吗?抗战时期,我们怎么知道省委、区委、公社、党委领导得好不好?就是看我们参加抗战好不好,杀敌多少,打胜仗或打败仗。可以说,现在我们也在打抗战。以前是抗法抗日,现在是抗自然灾害,抗贫困,抗落后。抗自然灾害,就经济建设来说,就是搞好灌溉,抗旱防洪,争取丰收,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想知道你的地方党是强是弱,是好是坏,就看党委领导得好不好。你同意吗?当然,从公社到区委,各级党委都要负责,但主要责任还是省委。这是在谈论农业。

至于全省的工业、各行各业以及一切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谁来领导?省委。商业搞不好,省委要负责。工业发展好,那是省委的事;工业发展不好,省委的责任不全。我们经常谈论农业,是因为现在要发展农业。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巩固好合作社。要发展好、巩固好合作社,就必须把党支部、团支部搞好。要把党支部、团支部搞好,省委要牢牢把握,凡事都要表率。现在,你们要回顾一下省委负责的事情,也就是工业、农业、商业、贸易、文化……你们负责义安省一切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你们要牢牢把握哪些原则?

一是,内部团结原则

第二,集体领导和个人责任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thăm trường sư phạm miền núi Nghệ An, năm 1961.
1961年,胡志明主席视察了义安山区师范学校。

今年,与胡伯伯视察前一年相比,我省取得了进步。干部和人民都在努力。但目前还没有取得进展,也没有付出我们现在要求的努力。

胡志明主席

要做好这一点,还需要什么?内部民主。要有良好的内部民主,还需要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与其他事情相关。要做好这一点,必须确保人民认识、理解并履行国家和合作社主人翁的责任。所有人民都必须理解这一点。

明白了这一点,国家建设就要节俭,社会主义建设也要节俭。在军队,军队建设也要节俭。在工厂,工厂建设也要节俭。在农村,合作社建设也要节俭。这才是正道。

今年,与胡伯伯视察前一年相比,我省取得了进步。干部和人民都在努力。但目前还没有取得进展,也没有付出我们现在要求的努力。

大叔,你看报告,有些合作社做得还不错。永盛的就比较均衡。其他几个合作社,有的这方面好,有的那方面好,有的畜牧业好,有的农具改良好,有的灌溉好,有的土地开垦好……我们要学习一个公社的经验,然后推广到其他公社。看来我们这里做得还不够好,是不是?眼前有事,为什么不学学呢?我们要把我们省的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到其他合作社去学习。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进步会更快。比如说,如果永盛做得好,我们就带大叔去永盛看看。中央的同志来了,就带他去永盛看看。这样也很好。但也要找到其他公社也能像永盛那样学习的方法。互相学习,把事情做好。

37.-chu-tich-ho-chi-minh-tham-htx-vinh-thanh-yen-thanh-nam-1961.jpg
1961年,胡志明主席视察永青-安青合作社。
37abac-ho-tham-gia-dinh-mot-xa-vien-cua-htx-vinh-thanh.jpg
胡伯伯走访了永盛合作社一名社员的家属。
37b-chu-tich-ho-chi-minh-noi-chuyen-voi-dang-bo-va-nhan-dan-xa-vinh-thanh-yen-thanh.jpg
胡志明主席与安城县永盛乡党委和群众交谈。

这里有39位同志,你们合作社有几个负责人?负责人是指直接负责,去实地考察、帮助,而不是只看文件。有多少位同志?还是说大家都是负责人,但没有人负责?(“先生,有四位同志”)。有4个,省委里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志负责分管工作。我就讲这么多。你们要好好算一下,重新安排一下工作,尽量多安排一些同志直接负责农业,就是合作社。

现在省里的粮食怎么自给?中央每年还要给多少钱?(“是的,先生,1 万吨”)。1万吨,今年至少要出6千吨。义安农业能不能再出6千吨、1万吨?你们应该再研究一下。胡伯伯有些主观,但也很现实。如果我们发展合作社,不是45%好的合作社,而是50%左右好的合作社,其余的合作社发展到中等水平,没有差的合作社,那么我们就能实现粮食自给。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工作,如农业、手工业和其他部门,也必须重视。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保证粮食充足。这并不容易。一亩地每年可以产6吨、5吨或4吨。如果一亩地产4吨,那么10亩地可以产40吨,100亩地可以产400吨,1000亩地可以产4000吨。要达到6000吨的产量,我们需要1500多英亩的土地。那么,义安省能不能通过各种方式开垦土地、增加产量等等,增加1500英亩的土地呢?(“是的,我们可以”——每个人都回答道)。要产出9000吨大米,需要2000英亩土地。在义安省能找到2000英亩土地吗?(“是的!” - 每个人都回答)女士们先生们还一致认为可以找到 2,000 英亩土地。

Bác Hồ chụp ảnh cùng các chuyên gia Liên Xô tại nông trường Đông Hiếu
胡伯伯在同孝农场与苏联专家合影。

我们农村现在还剩下很多剩余劳动力,浪费也很多。想种好稻米,关键是什么?首先是土地,其次是人力。有了土地和人力,就没有做不到。当然,还需要领导、规划等等。比如,在北方,兴安省保证5年内开垦6万公顷土地。更别提远一点的义安省,一共有多少平方公里?17万平方公里。有多少人?130万。所以我们有人,有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好这些土地,利用好这些人力,利用好这些劳动力。做好事,就是粮食自给自足。您觉得呢?(“是的,我们可以做到” - 每个人都回答道)。你能做到,只要你下定决心,你就能做到。我知道这不容易。这很困难,但只要你下定决心,你就能做到。

总之,从现在开始,你们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土地和劳动力,实现粮食自给。这是我们义安省的当务之急。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必须尽力而为。你们同意吗?(“是的”——每个人都回答)。当然,提出来之后,有人说:1962年什么都能马上搞定,太过分了。但说难不难,也是一种倒退。必须有决心,但也要有循序渐进的计划。比如,现在中央要给义安省多6000吨,1962年少了2000吨,第二年又少了2000吨,变成4000吨,后年……这样也可以,今天做不到。如果明年我们能自己出钱,不用靠中央,省里就能拿到奖。这样就能省两年时间。如果你们能做到,那就太好了。

中央说农业要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发展水稻、玉米、土豆、木薯、棉花,还要发展其他作物。所以农业必须全面发展。光增加种植面积而不增加产量是徒劳无功的,浪费时间。但增产也必须全面发展。水稻是主要作物,但玉米、土豆、木薯也必须发展,必须重视。如果只发展水稻而不兼顾玉米、土豆、木薯,也不好。或者只发展粮食作物而不兼顾经济作物,也是一个弊端。

每年生产多少棉花?(“是的,2000 英亩”)。2000英亩是多少吨?(“是的,1000吨”)。1000吨棉花虽然不多,但如果只顾粮食而不顾棉花,就等于只吃不穿。我们需要衣服吗?是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等于只顾粮食而不顾衣服。因此,我们必须兼顾粮食和衣服。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về thăm ngôi nhà của gia đình tại làng Sen năm 1961
1961年,胡志明主席访问了位于森村的故居。

这里怎么种树绿化?种树很重要。现在人们没见过,你们可能也没见过。我以前种树五年才有收获。比如龙眼树五年结果,其他果树,比如柚子,如果嫁接的话,长得快,椰子树七年才结果。蓖麻油树三年就可以当杆子​​了。平均七年,五年的树,两年的树,我们算五年。你种一棵好树,五年后你就会有很大的收益:树可以当木材,树可以当水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到。我们农村,老百姓的房子大多破旧不堪,阴暗不美观,乱七八糟。是不是这样?老百姓的生计是什么?就是吃饭、穿衣、住,三者都重要。吃饭了,才能增产。我们可以增加产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房子怎么办?建房子需要什么?木材。如果你需要木材,你就必须种树。如果你现在不好好种树,你从哪里弄来木材?过去,每家每户都忙着盖房子,这很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必须改革农村。我们的农村必须宽敞干净。如果人们想要过上好日子,他们需要木材。如果他们需要木材,他们就必须种树。如果他们种树,他们就必须照顾它们。今年义安计划种植多少百万棵树?(“先生,计划是1900万”——一位同志回答道)你们就努力种好1500万棵树吧。种树要让每一棵树都活下来,但如果1900万棵树死了一半,那就没用了。每年都要种,但要种好每一棵树。

永福省有个模范植树公社,那里的植树人堪称楷模。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就像胡伯伯视察过的那个公社一样,合作社选拔了两个人负责植树。当然,每个人都会种树,但种植计划、种子费和养护都由这两个人负责。合作社支付的积分比其他社员多。多亏了这一点,这个公社现在森林茂密,尽管它在抗战期间被毁了。你们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今年种1900万棵树,明年再种1900万棵树,5年后就是几百万棵树。要年复一年地坚持种植,而不是大面积种植几年就停下来。如果每年种1900万棵树,那就坚持5年、10年,而且不仅在室外种植,还要在室内种植。中央为义安省规划了多少植树?(“是的,1200 万”)。如果能赚到1000万就好了。

今天我只简单讨论一下,重点说一下这几个点。这些点可能是重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明天再详细说。

(此件档案藏于中共义静省委党史研究室。载于《胡伯伯与故乡义静,1977年》,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