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消除“瓶颈”以发展党员
建设和发展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一项关键任务。然而,这项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义安省各级党委决心,越是困难,就越要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意识形态的“突破”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除了资源匮乏之外,群众对加入党的恐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党组织认定的需要找到的“瓶颈”,需要在意识形态方面寻求突破。
裴氏本女士从外地嫁到德春村(琼柳县天水乡)。在妇女联谊会和村委的鼓励和激励下,本女士逐渐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也日渐成熟。之后,她加入了村里的党,并当选为村妇女联谊会副会长。裴氏本女士坦言:“我非常高兴,也很感激那些引导我成长的人。”
据田水乡德春村党支部书记阮文成同志介绍,培养一名党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年,党支部都会组织专门的党员培养活动,积极选拔优秀群众,并指派党员对他们进行监督和培训。如果群众对努力加入党的思想理解有误,党支部和其他组织就会想方设法,动员青年团、社团和党支部直接接触、宣传和鼓励优秀群众。

通过这种方式,德春村党支部每年吸纳2-3名新党员。尤其注重培养与完善支部和青年团执行委员会相关的党员。各支部和青年团每年都有1-2人入党。良好的党员培养使党支部“年轻化”,14名党员中有8名年龄在40岁以下;这有助于提高青年人的领导能力,因为他们身体健康、充满热情,并且能够直接参与工作和生产。
在资源匮乏、群众入党积极性不高的背景下,广龙村(安城县广城乡)党组在党组会议上详细讨论了党的发展工作。党组书记邓国越坦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人都为生计奔波,要说服党组的每一位同志,就要让大家看到,本地有很多干部和公务员,有很多基层党员积极参与村级和乡级运动;要让党组的每一位成员、每个基层党员的具体工作和活动都切实地鼓舞群众,激励他们努力加入党。

因此,尽管当地劳动年龄人口很少,只有大约300人,但自2020年以来,该党支部每年都能持续发展1-2名党员。目前该党支部共有34名党员,约占当地现有劳动力的12%。

在困难领域坚定不移
除了发展农村地区、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等传统领域外,多年来,义安省委和各级党委都决心消除“瓶颈”,在困难地区发展党。
义安省委常委会印发了关于继续落实无党支部、无党员的乡镇 ...
与琼柳县的情况类似,除了成立指导委员会、支持小组和检查小组外,县委常委会还把项目实施的责任分配给了县基层工作小组。琼柳县委组织委员会主任乔文清同志表示:通过给指导委员会和基层工作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包括负责该地区的县委常委会成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从而能够根据每个村落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项目范围内每个村落的计划和解决方案。因此,经过8年的实施,琼柳县1号项目实现了所有村落100%建有党支部,减少了2个面临失去党支部风险的村落,减少了2个没有党员的村落。

在安城郡,除指导委员会的职责外,安城郡委常委还责成郡委宣传部负责宣传工作;指导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在基层群众组织中落实该项目;指导项目覆盖范围内的基层组织制定各村的详细计划。2016年,全郡共有42个村,隶属于22个乡,均在项目覆盖范围内。目前,全郡仅有20个村,隶属于13个乡,在项目覆盖范围内,其中5个村的党员人数增加了100%;9个村的党员人数增加了1%;6个村面临失去党支部的风险。
省委和各级党委也加强了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党员和党组织建设工作。仅2024年上半年,全省就吸纳了134名企业领导、经理、工人和劳动者等党员。

义安省还倡导在高中、职业学校和大学等学生“发展空间”较大的地区大力发展党员。为此,该省在学校开展了多项活动和示范运动,旨在培养工会成员和青年革命理想、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激发他们成为党员的意识和决心。这些举措对高中学生入党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仅2024年上半年,全省就吸纳了近1100名学生党员。
通过采取果断措施和明确方向,同时鼓励各党组织发挥创造力并推广良好做法,许多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省整体工作成果做出了贡献。2024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党员2752人,比2023年同期增加421人。
省委十九大决议(2020—2025年任期)规定,每年新增党员目标为4500—5000人。省委中央关于加强巩固和建设基层党组织、提高新时期党员素质的第21号决议要求,2020—2025年期间每年新增党员率达到党员总数的3%—4%,全省新增党员人数须超过6000人。这给各级党委和工会带来了诸多困难,需要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因此,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得到各级党组织的具体指导,包括创新党员发展工作领导和指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