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南同志在义静苏维埃运动中的革命热情
在 1930 年至 1931 年的义静苏维埃运动中,阮氏南同志是革命热情、创造力、能力和宣传鼓动群众方法的典范。
在我国历史上,南丹县南城乡一直是一片充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土地。世世代代以来,南城的孩子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与敌对势力作斗争,决心保卫家园,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并随时准备为共产主义理想牺牲整个青春。
在这些典型的革命战士中,来自南城的女共产主义战士阮氏南同志的形象和名字熠熠生辉。她在1930年至1931年间参加了义静苏维埃运动。
阮氏南同志(别名翠)1909年出生于清水乡(现义安省南丹县南清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剥削政策和封建政府的严苛规定,她的童年是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中度过的。

1927年,越南革命青年同盟的基层组织在越南中部各省建立。该同盟在义安省南丹县金莲乡的分会是省级同盟最早成立的分会之一。此后,同盟的基层组织在南丹县的清水乡、南丹乡清潭乡等乡镇迅速发展壮大。这些基层组织广泛传播阮爱国的《革命道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动员群众投身革命。阮氏南同志积极参与了宣传、集会、示威、散发传单等地方运动。
1930年2月3日,越南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越南革命运动的一个重大转折点。1930年5月16日,清水公社党支部成立,名为邦茶党支部,裴名全同志担任书记。邦茶党支部成立后,特别注重群众宣传教育工作,采取了多种形式,例如:组织群众大会、在全公社举行集会、宣传党的政策、散发传单、在公共场所悬挂镰刀锤子旗等等。清水的革命运动日益壮大,农民协会、红色自卫队、红色救济会、妇女解放会等组织相继成立。
1930 年 5 月 1 日,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发起庆祝国际劳动节运动的政策,长氏-滨水工厂的工人们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并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
在清水乡,邦茶党支部组织民众散发传单,在昆街悬挂镰刀锤子红旗,在河畔市场张贴标语,组织集会,聆听区干部阮氏南同志的演讲。在数百名民众面前,阮氏南同志身着破旧的棕色衣服,赤着头和脚,登上一个高高的土堆。她用饱含激情、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了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殖民封建政府压迫和剥削的宣言。
他的号召给了人们前进的力量。数百名妇女和母亲站在霍姆市场中央,高举双臂宣誓,口号响彻街头,人们熙熙攘攘地走着。
面对人民斗争的新型而强有力的形式,法国殖民者感到困惑,被迫放松统治政策,并就一些人民的诉求做出让步。越南中部地区总督下令士兵和官员不得使用武器镇压抗议群众。他们废除了游客税,废除了巡逻费,禁止殴打工人,提高了工人的工资,驱逐了不法分子,释放了在抗议活动中被捕的人……
1930年8月,群众斗争的浪潮进入白热化阶段。荣市总工会发布“紧急通知”,号召各阶层人民响应并支持总罢工运动。接到号召后,邦茶党支部迅速行动,在清古路口组织了一场群众集会,举行示威游行,提出诉求,要求法国殖民者和封建主义者“废除一切税收,释放所有在斗争中被捕的人,不得镇压和杀害示威者,赔偿遇难者家属,保障罢工、示威和集会的自由……”,并聆听阮氏南同志关于共产主义以及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道路和方法的演讲。
阮氏南同志以一首民歌开场,号召群众站起来,团结起来战斗:
这个公社和那个公社是连在一起的。
让我们呐喊吧!
红旗在风中飘扬
白皮书的世界已经铺展开来。
城市中心爆发了战斗。
对方有铁子弹,我们这边有金肝。
演讲结束后,抗议者们高呼口号:“打倒邪恶暴君!”“打倒封建帝国主义!”“工农起义!”“共产党万岁!”……数百人手持横幅和标语,棍棒、长矛和迎风飘扬的镰刀锤子旗。人潮如瀑布般涌向萨南市场(现位于南丹镇)。面对如此强大的群众力量,区长黎克祥不得不签署文件,并在镰刀锤子旗上盖章,上面写着:南丹区长今后不得再骚扰民众。
1930年9月初,南丹县委书记王叔同志赏识运动积极分子阮氏南同志的杰出才能,组织她入党,并让她参加清水乡邦茶党支部的活动。她被分配到负责宣传工作,与裴名全同志、阮友泰同志、裴名生同志一起印发传单和文件。入党后,她始终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分配的任务。
1930年9月12日晚,根据地区党委的指示,清水镇人民与南丹县各公社人民一道,庄严举行了在雄原示威活动中牺牲的同志追悼会,哀悼了三天。为了鼓舞群众的斗争精神,邦茶党支部继续在阮伯流、阮伯苏、阮友奇同志家中组织集会,聆听阮氏南同志讲述法国殖民者的阴谋诡计和这场革命的意义。正因如此,群众的斗争精神和意志日益增强,清水镇的斗争运动也发展得异常蓬勃。
面对革命群众的战斗精神,敌军士兵动摇了,村长慌乱之中,将印章交还给了区长。趁着胜利的契机,清水人民的斗争运动如暴风雨般席卷而来。每晚,在十字路口、村社和集市上,都举行着示威、集会和演讲,吸引了数百人参加。鼓声和锣声响彻村庄……
经过上述斗争,当地的革命形势开始进入艰难复杂的时期。1930年10月,法国殖民者调集了一批身着蓝色制服的士兵驻守在远光寺和德南公社。清水公社被认为是南丹县典型的革命运动地区,被直接指派给安妮指挥镇压。他们组织搜捕党员干部,恐吓民众。他们遇到任何人,都会殴打并监禁,奉行“宁可抓错人,也不要放人”的原则。
掌握了敌人的阴谋和行动后,邦茶党支部同志,包括裴名全、阮友恩、阮氏南等,贯彻执行“敌来我们走,敌去我们回”、“空园空屋”的方针……支部转入秘密行动;动员村民白天撤到山上,晚上返回耕作;安排老人留在村里看家护院,并掩护干部……
1931年2月20日,面对敌人的恐怖镇压,区委决定调派区委委员、春柳总支部书记、负责通讯工作的裴名碧同志到清水乡,与邦茶党支部商讨巩固党支部和发展地方革命运动的事宜。为了迷惑敌人,阮氏南、裴名竹、吴功柱、丁友柳、丁友邦、丁文坤等同志假扮成砖头收购商。当天下午4点左右,全体人员聚集在罗朱砖窑召开会议。在裴名碧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会议决定将邦茶党支部改组为高蛮党支部,由吴功柱同志担任书记。党支部一直致力于宣传鼓动、巩固革命力量,领导群众打赢战争、恢复政权。因此,清水人民的战斗精神不断提高。
自1931年中期以来,由于法国殖民者的白色恐怖政策,我国人民的革命运动遭遇了诸多困难。他们残酷镇压和搜捕,区、乡的重要官员一个接一个地被捕并被杀害(在清水乡,30人被捕,其中包括区委委员、春中总支部书记裴名碧同志;高民党支部书记吴功珠同志;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阮廷陈同志……),一系列党组织和群众组织遭到摧毁。
1931年10月16日下午,阮氏南同志在各村委会进行宣传时遭遇敌人。当天,她身穿棕色旧衣,一条腿低垂,一条腿高高翘起,赤着脚,手持锄头,假扮成下地的农妇,沿着堤坝行进到嘉老村时,遇到了正在巡逻的秘密警察。她试图逃跑,却被叛徒阮克良突然截住。阮克良命令士兵开枪打伤她,并将她关押在春罗站。
在皇室监狱里,阮氏南同志遭到敌人的酷刑逼供,但她始终忠于党和革命,一言不发,始终相信党的领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禁,由于无法获取任何信息,也没有任何犯罪证据,最终不得不释放她。
他秉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回国后继续热情地参与当地的各种运动。
阮氏南同志的生平和革命生涯是革命热情、创造力、能力和宣传鼓动群众方法的光辉典范。
-----
参考:
- 南城乡委历史书 - 义安出版社,2014年。
- 共产主义实例集——国家政治出版社,2010年。
- 义安省党委历史书 - 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8年。
- 据阮氏南同志的家人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