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年底热闹的黄河鼓村

富香 January 18, 2025 13:49

进入年末,黄河鼓村的气氛更加热闹,许多家庭日夜劳作,以满足春节期间增加的需求,为新年伊始的节日服务。

乂安省演州县演黄乡黄下鼓村拥有数百年历史,其独特之处在于,鼓艺的秘密只在阮氏家族内部传承。

 trống đẹp. Ảnh- Phú Hương
黄河鼓已有数百年历史。图片:Phu Huong

非常复杂的职业

阮廷吉先生虽然已年届54岁,但制鼓经验却已超过40年。他坦言:“我从小就帮父母做各种家务,学习制鼓技艺。” 他从事制鼓行业已逾半生,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热情洋溢地讲解每个步骤,甚至分享制鼓方法和一些秘诀。

 1. Ảnh- Phú Hương
年底了,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顾客需求,阮廷吉先生更加忙碌了。图片:Phu Huong

为了制作出优美而洪亮的鼓,制作鼓的木材必须是树龄40年或以上的菠萝蜜木。必须只使用鼓芯木材,这样鼓才不会收缩或弯曲,并能保持其音色。有些鼓坊也使用边材制作鼓,但售价非常低廉。

“以前菠萝蜜木很容易买到,但现在我们必须分批订购和收集,因为它非常稀有,即使在山区也是如此。为了在演奏时发出响亮的声音,鼓皮必须使用至少3-4年的老水牛皮或母牛皮,主要来自老挝牛和高原地区的牛。”阮廷吉先生说。

 3. Ảnh- Phú Hương
牛皮经过加工、干燥后,制成鼓面。图片:Phu Huong

买来的牛皮洗干净,完全不用化学药品,而是手工加工,切成薄片并绷在竹架上,在阳光下晒2-3天,再放在阴凉处2-3小时使其变软,然后根据鼓面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拉伸、修边、测量和裁剪。

这些步骤都需要鼓手非常小心地完成,以免影响鼓的共振。拉伸、调整、拾音、鼓嘴都必须正确完成,否则鼓的声音就会断断续续,无法发出声音。

其中刮鼓皮的阶段最为困难,决定了每一种鼓的良好、合适的音色,需要工匠有经验去感受鼓皮的薄度和厚度。

 da. Ảnh- Phú Hương
皮革根据每个鼓的尺寸进行切割。图片:Phu Huong

黄河村的鼓制品丰富多样,有大鼓、中鼓、小鼓等十余种,种类也很多,满足学校、寺庙、家庭鼓、文化活动鼓等各种需求,有趵鼓、舞鼓、乐鼓等。

据工匠介绍,鼓身坚固耐用,可以使用数百年而不会破裂,但鼓面通常只能使用6-7年就会被刺破,因此除了购买新的鼓外,顾客也经常将鼓送去修理。

 2. Ảnh- Phú Hương
鼓身采用老菠萝蜜木芯制作。照片:Phu Huong

目前,中鼓每面售价300万越南盾,大鼓精雕细琢,有龙凤图案和镀金图案,每面售价700万越南盾,小鼓每面仅需几十万越南盾。不过,黄河鼓村的工匠们也制作过价值数亿越南盾的大鼓。

猫先生说:“有一次,安利市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木制品的公司订购了一个大鼓放在公司里,价格高达1.5亿越南盾。他不得不雇佣几名工人,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Trong nhà ông Nguyễn Đình Cát luôn có sẵn trống đáp ứng nhu cầu khách mua. Ảnh- Phú Hương
阮廷吉先生的家里总是备有鼓,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图片:Phu Huong

努力保住工作

奠皇县的鼓艺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过去,所有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工人们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一面大鼓,而制作一面小鼓则需要5-7天。自2005-2006年以来,锯床和刨床的引进,将工作时间缩短至4-5天,大大简化了制作过程。如今,大多数家庭都配备了锯床和细木工,但为了制作出音色优美的鼓,一些工序仍需手工完成。

 đo chi tiết. Ảnh- Phú Hương
鼓匠们对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图片:Phu Huong

每年的最后几天,鼓村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从现在到一月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生意季,春节和年初的需求量都会增加。”75岁的阮春祺先生说道。他的孩子们都不做鼓,都在外地打工,所以祖父母通常每个月只能打制和销售7到8面鼓。但从农历十一开始,他不得不“加班加点”,赶制几十面鼓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年事已高,他不得不请孙子孙女们帮忙打制大鼓。

不仅他家,其他做同样生意的家庭也一样。阮廷吉先生说,如果平时他每个月卖出7-8桶,那么到今年年底,他每个月就能卖出14-15桶,从腊月到正月十五,他就能卖出20-30桶。

 4. Ảnh- Phú Hương
许多工序仍需工人手工完成。图片:Phu Huong

田黄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黄先生表示:黄河鼓不仅在省内销售,还销往河静、广平、清化等南部省份,甚至远销老挝。繁荣时期,该村有30多户人家从事这项工艺,但现在只剩下14户。除了一些“季节性”的和一些无法发展而放弃的农户外,那些长期从事这项工艺的农户仍然保留着这项工艺,决心维护和发展这项传统工艺。

 phơi trống. Ảnh- Phú Hương
黄河村的鼓很受顾客欢迎,并已成为一个“品牌”。图片:富香

然而,由于自古以来就有不成文的“规矩”,不能将这一职业传给家族之外的人,制鼓这一职业也随之缩小,逐渐消失,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继承祖先的传统职业,而是出国从事其他收入更高的职业。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这份工作,不仅要勤劳,还要有技术,并且真正热爱这份工作。老人们说,几代人之前,有两个人把这份职业传给了外地人,从那以后,家里就没人能再做这份职业了。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但与其他职业不同,村里没有人会把这份职业传给外地人。”阮春祺先生分享道。

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