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丹新农村建设措施
在全党全民的积极参与下,义丹县全县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截至目前,义丹县已基本落实政府总理2022年3月8日第320/QĐ-TTg号决定中提出的9/9新农村标准。

五嘿在全党全民的积极参与下,义丹县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截至目前,义丹县已基本落实政府总理2022年3月8日第320/QĐ-TTg号决定中提出的9/9新农村标准。
陈孟哈 -义丹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2025年2月13日
可持续发展的步骤
义丹县在2010年开展新农村建设(NTM)时,条件极其艰苦,只有1个乡达到8项标准,6个乡达到5-7项标准,15个乡达到1-4项标准,2个乡未达到任何标准。2010年人均收入仅为1170万越南盾/人/年,贫困率为19.45%,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收入低。一些乡的许多基本福利设施是临时性的、缺乏的或严重破损。特别是,农村交通系统主要是未浇筑混凝土的土路和水渠;学校和医疗站都是很久以前建造的,设施破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行升级改造。
2020年,义丹工业园区和农业高科技园区规划获批,但尚未吸引投资企业。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生产,产品产量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一些地方基层政治体制不够健全;县、乡两级财政资金来源仍然有限,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截至目前,该县100%的乡镇已实现NTM,其中2个乡镇已实现NTM先进水平,义丹镇已实现文明城镇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义丹县党委、政府注重领导、指导实施,并迅速完善从县到基层NTM建设计划实施指导委员会。
县委常委、县党委执行委员会就新农村建设颁发了如下决议:2011年9月12日第07-NQ/HU号决议,关于实施2011-2020年义丹县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2020-2025年任期县党代会决议,决心努力在2025年将义丹县建设成新农村;县人民议会颁发专门决议,鼓励和支持实施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
除中央和省政府制定的机制和政策外,义丹县人民委员会建议县人民议会出台对乡镇的扶持机制,具体为:对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镇奖励3亿至4亿越南盾,对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的乡镇奖励5亿越南盾。鼓励对已登记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镇提供水泥补贴,补贴标准为500吨/乡;对已登记达到新农村标准的贫困村提供水泥补贴,补贴标准为120吨/村;对其余村提供水泥补贴,补贴标准为80吨/村,并支持开展农村公路建设……

2015年至2025年,义丹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水泥总量超过114,157吨。其中,省政府拨款101,054.15吨,县政府拨款13,103吨。该县还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县学校按国家标准建设;出台并落实鼓励和支持基层文化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政策。
义丹县各社会政治组织积极动员成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先进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说,农民协会实施“新农村标准菜园”、“感谢胡伯伯的农民菜园”和“无农药田”示范项目;妇女协会开展“五无三清洁妇女协会与建设整洁房屋和美丽菜园的邻家妇女协会”运动;退伍军人协会开展“电力照明路线”示范项目;县青年联合会开展“支持建设娱乐场所,促进基层文化机构建设”、“乡村道路照明”、“国旗路线”等项目;祖国阵线开展“全民团结起来建设新农村和文明城区”运动,启动新农村建设高峰期,开展“电力线、国旗线、鲜花线——大团结”示范项目、“亮-绿-净-美-安”道路示范项目……

经过14年同步实施各项措施,该县新农村建设计划已在各方面取得全面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义丹县已成为富贵县的中心,农业生产用地总面积超过3.1万公顷,非常适合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可持续有机农业。目前已有企业将高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例如TH集团在该县投资建设的高科技集中式奶牛养殖场。该县拥有适宜农业发展的土地和气候优势。
近年来,科技和高新技术得到应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做出了初步贡献。经济持续增长,2010-2015年平均增长率为18.66%,2021-2024年平均增长率为14.48%。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2015年县级预算总收入达78.145万亿越南盾,2021-2024年平均年收入达1960亿越南盾,飞速增长。2024年农村人均收入将达到5350万越南盾/人/年,比中北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标准(4500万越南盾/人/年)高出1.19倍。

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投资、改造和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区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体系按规划同步投资、改造和提升,与全区、全域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乡村正朝着现代化、亮绿化、清洁美丽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社会保障政策全面及时落实,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文化艺术、体育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社区意识、乡村友爱、睦邻友好、慈善公益等活动持续增强和普及,群众保健、医疗救治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义丹县14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离不开人民的巨大贡献。2011-2024年阶段义丹县新农村建设投资近9.2万亿越南盾,其中:国家预算资金4.612万亿越南盾,占50.5%;综合资金、信贷、企业扶持资金4.152万亿越南盾,占45.6%;人民投入资金3.56万亿越南盾,占3.9%。
经验教训
义丹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县党委、全县人民的中心和持续的政治任务,把新农村建设计划的实施与各级、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党委、机关、党委、机关主要领导的职责结合起来。
区委党建委员会、区祖国阵线委员会和区各政治社会组织均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会会员、协会会员和人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密切配合基层、各部门、各支部,有效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

各级政治体制不断巩固完善,运行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重视培养和提升各级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能力。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秩序得到维护;坚决做好接待群众、处理群众信访工作;农村安全、宗教安全、治安防控和社会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全民维护国家安全”运动取得积极成效,确保了区内重大政治活动的安全。
义丹县通过总结和借鉴经验,认为义丹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即从县到基层的整个政治体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以及做好引导和动员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

确定了新农村建设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贯观点,按照“民需、民知、民议、民做、民查、民享”的方针,把人民群众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资源和受益者。
新农村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团体的中心任务、经常性任务和持续性任务。新农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农村建设必须不断巩固、提高质量、确保可持续性。
未来一段时间,义丹县将继续提高先进新农村标准内容的质量,建设模范新农村,逐步将义丹县建设成为义安省高科技农业经济中心,为成功实施2020-2025年任期第29届区党代表大会决议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