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5G与人类健康:科学事实还是毫无根据的恐慌?

潘文花 June 16, 2025 07:59

自5G技术推出以来,人们对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担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5G信号真的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危险吗?

自2019年5G网络正式部署以来,围绕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争议一直未平息。尽管一系列权威研究人员和卫生组织已确认,只要按照现行指南使用,5G设备是完全安全的,但谣言、阴谋论和错误信息仍在社交媒体和非官方媒体渠道上持续传播。

如今,随着下一代5G技术——5.5G(5G-Advanced)在全球许多国家逐步接近大规模部署阶段,无线电信号安全性的问题再次被提出。那么,专家们究竟怎么说?5G信号真的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吗?

Ảnh minh họa1
插图照片。

专家指出,根据性质和合理性,人们对5G的担忧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担忧不无道理,主要涉及需要更好地了解5G设备和基站产生的射频辐射(RFR)。

第二组反映了对政府强制执行的射频辐射暴露水平法规的有效性的怀疑,即当前标准是否足够严格以保护公众健康。

第三类在社交媒体上更为常见,包括毫无根据或虚构的说法,例如 5G 会导致流行病、精神控制,甚至是伪装的生物武器。

面对多维信息的浪潮,区分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和虚假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尤其是在 5G 不断发展并扩大其在电信、医疗保健和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之际。

5G 安全标准:谁来控制它们?它们值得信赖吗?

在美国,射频辐射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自1982年以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业内领先的组织之一——已发布相关标准,以保护人类健康免受射频辐射的影响。

在国际上,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许多其他机构密切合作,制定和更新全球射频辐射暴露限值。

在5G正式部署之前,人们对暴露于新频率射频辐射的潜在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5G的大部分频谱频段(从600 MHz到3.5 GHz)此前已用于传统电信服务,或位于现有频段附近,这使得科学家能够拥有更全面的评估基础。

除了IEEE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之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政府机构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与手机使用及其对健康影响相关的研究。收集到的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标准是合适的,能够确保用户安全。

Ảnh minh họa13
有充分证据表明,如果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进行适当控制和操作,5G网络中使用的频率不会对人类构成危险。图片来源:互联网

对于更高的频率,例如机场安检扫描仪、汽车雷达系统和安全传感器等应用中常用的毫米波(mmWave)频段,IEEE 已成立专门委员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然而,目前大量的证据表明,如果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进行适当控制和操作,这些频率在 5G 网络中的应用不会对人类构成危险。

高温、辐射和癌症的担忧:5G 真的那么可怕吗?

当细胞过热或其 DNA 严重受损时,细胞分裂就会失控,这是导致癌症的机制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暴露于各种能使细胞升温的光线中,其中最显著的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UV)。虽然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并非电离辐射,但它们的能量仍然足以使皮肤晒黑甚至晒伤,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同样,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会释放极高射频辐射的设备,例如工业环境中的设备,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各国政府都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以防止过度暴露。

然而,要对DNA造成足以引发内脏器官癌症的直接损伤,需要更强的辐射,例如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伽马射线——它们是电磁波谱中能量最高的辐射类型,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在高剂量照射下破坏DNA分子结构。

相比之下,5G信号虽然属于射频信号,但不属于电离辐射。这意味着它们的能量不足以损伤DNA或引起可能导致癌症的基因改变。

在美国,负责监管无线电相关政策的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根据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 (NCRP) 的指导,为工人和公众制定了射频辐射暴露限值。

这些辐射限值是基于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并定期更新,以确保在日益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中安全。

手机使用过程中发热:是健康警告还是技术误会?

很多人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长时间通话、连续观看视频或玩大型游戏时,手机会发热。这种现象被称为“手机过热”,常常让很多人担心手机散发的热量是否会对健康有害,甚​​至致癌。

答案是否定的。手机发热与射频(RF)无关,射频是5G技术用来传输信号的波段。事实上,手机温度升高是由于处理器(CPU)和手机内部电子元件需要高强度工作造成的,尤其是在处理观看高清视频或玩3D游戏等高负载任务时。

包括 5G 在内的任何频率的手机的发射功率都很低,即使长时间贴近耳朵,也不足以使皮肤或身体组织发热。

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领先的卫生组织一直在研究手机使用可能带来的癌症风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资助的研究表明,手机使用与人群脑瘤发病率增加之间并无可靠的关联。

即使在 20 岁以下的年轻人中(他们往往最常使用手机),瑞典的研究也没有发现脑癌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更重要的是,5G技术使用的频率已经过安全评估。IEEE和ICNIRP等组织已明确制定了相关规范和暴露限值,确保用户日常使用手机时,辐射水平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驳斥与新冠病毒相关的5G阴谋论

随着5G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围绕射频识别(RFR)出现了一波误解和错误信息。然而,其中最危险的阴谋论之一是声称5G网络导致或助长了SARS-CoV-2病毒(即COVID-19疫情的病原体)的传播。

这并非毫无根据的谣言,而是真实存在的威胁。2020年4月,正值疫情肆虐、全球恐慌之际,英国至少有77座移动通信基站被烧毁。

一名电信技术人员因在5G信号塔附近工作而遭到持刀袭击,甚至被送往医院。这起严重事件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介入,设立官方信息页面驳斥虚假新闻,并明确声明5G技术与新冠病毒之间不存在任何科学关联。

Ảnh minh họa14
科学家已经驳斥了5G导致新冠肺炎疫情的阴谋论。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世界各地的微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和记者也纷纷发声,提供科学证据和通俗易懂的解释来驳斥这些虚假说法。从病毒的结构到其传播能力,没有任何生物学机制表明5G波能够产生或传播病毒。

然而,阴谋论仍在不断演变。在“5G导致新冠肺炎”的假设被驳斥后,一些人声称,疫情只是一个借口,目的是通过疫苗注射秘密地将具备5G功能的微型设备植入人体内。

这一理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迫使科学家和媒体不断发声驳斥。在众多反驳意见中,许多专家指出,目前没有任何技术能够制造出足够小的5G设备,使其可以通过常规疫苗针头植入体内——这一未经证实的说法已被广泛传播。

这一事件凸显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有关技术的错误信息不仅会引发恐慌,甚至可能导致暴力事件。因此,在数字时代,透明的沟通、易于理解的科学知识和事实核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5G会削弱免疫系统吗?科学怎么说?

人们对 5G 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担忧由来已久,早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前就已存在,并且随着世界陷入健康危机而变得更加普遍。

这波虚假信息引发了将 5G 连接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联系起来的阴谋论,让许多人担心这项技术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然而,卫生和科学机构迅速介入,澄清了这一问题。澳大利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局(ARPANSA)——辐射风险评估领域享有盛誉的机构——在疫情期间做出了明确的回应。

根据澳大利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局(ARPANSA)的说法,只有当人体暴露于远高于政府批准限值的射频辐射(RFR)功率水平时,体温才会升高到足以暂时影响免疫系统的程度。但在实际应用中,5G设备的运行功率要低得多,不足以产生任何显著的生物效应。

科学家们还进行了许多专门研究,以测试射频波对抗原和抗体等免疫因素的影响,但没有发现免疫功能发生变化的证据。

长期、严格执行且可重复的研究不断证实,5G 手机的使用不会影响免疫系统。

与此同时,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自 5G 技术部署以来,人群中的癌症发病率或病毒感染率并未发生任何显著变化。

事实上,世界各地的科学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对手机和基站的无线电波功率限制和暴露水平进行了严格监管。

尽管虚假信息仍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但这些措施在确保公众健康安全方面仍然被证明是有效的。

潘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