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哪些国家在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潘文和 DNUM_AIZAIZCACF 06:42

在人工智能(AI)爆炸式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竞相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习个性化,并为子孙后代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技能。

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各国的起点各不相同,发展速度也大相径庭。一些国家正在制定清晰的战略,并投入巨资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而另一些国家则仍在技术旋风中苦苦挣扎。

在人工智能重塑制造业、医疗保健业、媒体业等各个领域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培养年轻一代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技能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刻不容缓的迫切需求。许多国家意识到这一点,从很早起就积极主动地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国家课程,甚至将其视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

Ảnh minh họa0
插图照片。

虽然2025年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浪潮将比以往更加突出,但许多国家早在6-7年前就已悄然前进,并推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举措,而世界现在才开始回顾。

本文将关注在这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分析他们的做法以及对全球教师、学生和政策制定者的影响。

新加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人工智能知识

作为教育科技应用的领先国家之一,新加坡很早就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早在2017年,该国就宣布了一项国家计划,旨在提高学校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理解。该计划于2018年正式启动,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益处和风险。

新加坡战略的一大亮点是注重培训各级教师,包括正在学习成为教师的教师。这被视为构建坚实知识基础的系统性举措,为人工智能有效融入教学创造条件。

通过战略“智慧国家新加坡秉承“智慧国”的理念,立志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世界领先国家之一,不仅在工业领域,更要深入教育和社会生活。让年轻一代掌握人工智能知识被认为是实现这一长期目标的战略举措。

芬兰:将人工智能带给人民

芬兰并没有将重点仅仅放在学校或专业人士身上,而是采取了大胆的做法,将人工智能知识普及到全民。2018年5月,这个北欧国家推出了一门名为“人工智能的要素”(人工智能元素)——一个免费程序,旨在帮助每个人(包括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该课程提供多种语言版本,旨在帮助知识传播到芬兰境外,并惠及欧盟国家。最初的目标是至少教育芬兰人口的1%,即约5.5万人,但该计划很快超出了预期,并成为全球典范。

此次活动明确指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工程师或企业的事情,更是社会未来的一部分。通过帮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芬兰希望培养一支随时准备适应、创新并积极参与瞬息万变的科技世界的公民队伍。

印度:将人工智能引入学校,培养一代负责任的数字公民

印度意识到人工智能在塑造未来方面的巨大潜力,继 2019 年初宣布这一举措后,已迈出战略一步,从 2020 年 9 月起正式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学选修课程。

通过将人工智能作为学生的一种选择,以及诸如“人工智能对年轻人负责印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该技术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以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的心态。

Ảnh minh họa3
各级学校都在教授人工智能课程。图片来源:互联网。

该战略清晰地体现了印度的观点:人工智能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术,更要教授如何在技术驱动的世界中生活。通过及早接触年轻人,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为培养一代知识渊博、能力强、随时准备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快速变化的数字公民奠定基础。

韩国: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学习

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韩国正迈出重要一步,将人工智能融入各年级的国家课程。该计划于2023年2月宣布,并将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重点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具体来说,韩国将应用人工智能系统,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行为调整家庭作业和课程,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同时,韩国正在为8岁及以上的学生开发集成人工智能的数字教科书,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互动性更强,更适合每个人。

长期目标是彻底变革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模式,转变为灵活、引人入胜且高度个性化的教育环境。韩国希望通过这一战略,培养出一代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能够适应未来数字化社会的学生。

澳大利亚:将人工智能引入学校,注重道德和责任

澳大利亚不仅顺应科技应用的潮流,还在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方面采取了谨慎而全面的做法。2023年10月,该国宣布了一项国家框架,将人工智能定向引入学校,并从2024年第一学期开始正式实施。

该课程的一大特色是强调伦理道德。学生不仅会学习人工智能工具,还会学习如何负责任地使用它们,包括识别偏见、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在作业中使用人工智能时做出正确的认知。

澳大利亚的人工智能集成框架不仅限于学生和教师,还涵盖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从学校领导、支持人员、服务提供商到家长和政策制定者。

目标是建立全面的技术教育,让每个人都了解人工智能的作用,共同创造现代、安全和负责任的学校环境。

爱沙尼亚:携手科技巨头将人工智能引入课堂

作为数字政府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爱沙尼亚继续展示其技术雄心,推出了“人工智能飞跃”(AI Leap)项目将于2025年2月启动,旨在将人工智能以实用且全面的方式带给高中生。该项目将于2025年9月正式启动。

“AI Leap”项目的亮点在于与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两大巨头OpenAI和Anthropic的直接合作。通过此次合作,爱沙尼亚将向2万名16至17岁的学生免费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工具。此外,3000名教师也将参加强化培训工作坊,学习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

Ảnh minh họa2
让学生尽早接触人工智能是一项战略举措。图片:互联网。

爱沙尼亚政府还计划明年将该计划扩展到职业学校和低年级学生,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还要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了解人工智能并负责任地使用技术。

从长远来看,“AI Leap”不仅旨在提升个性化学习和教育管理效率,也是爱沙尼亚继续保持在数字教育时代领先地位的战略举措。

中国:将人工智能教育推广至从小学到中学的各个教育阶段

中国将从2025年9月起将人工智能正式纳入所有中小学的义务教育课程,此举彰显了其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决心。

根据该计划,每位学生每学年将接受至少八小时的人工智能教学。中国的教学方法灵活且系统性: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也可以融入现有学科。

该课程还针对每个年龄段进行了设计,为小学生提供动手、视觉活动;为中学生提供现实世界的应用;为高中生提供高级主题。

这一策略不仅旨在帮助学生尽早熟悉技术,而且为未来能够在数字时代竞争的劳动力奠定基础。

中国正采取全方位、全国性的举措,逐步实现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世界领先者的雄心,不仅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而且在教育领域。

美国:推动强制性人工智能教育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为了加速从高中开始培养高科技人力资源,美国正在推动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纳入官方课程。

2025年4月,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签署了《推进美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行政命令,为美国科技教育的重大变革浪潮铺平了道路。

不久之后,200多位代表主要科技和工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签署了一封信,呼吁从2025年9月开始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课程纳入全国高中课程的必修课。

该战略的一大亮点是推动课堂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创新,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此外,联邦政府致力于建立可持续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并调动企业资源,支持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以及制定适合幼儿园至12年级(K-12)的人工智能教学标准。

联邦政府还将调整预算分配,改进教学方法,并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以优化人工智能在课堂上的融合。

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尽早掌握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美国在全球技术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会2024年12月的一份两党报告警告称,K-12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资源才能有效实施人工智能教育。

该报告还强调了遵守劳动和反歧视法规的重要性,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人工智能教育。

阿联酋:将人工智能列为必修课并全面投资教师培训

为继续肯定其在中东地区数字化转型中的先锋作用,阿联酋于2025年5月正式宣布,从今年9月起,人工智能将成为全国公立学校的必修课。

阿联酋的战略是全面、结构化且适龄的。从幼儿园到高中,人工智能内容的设计循序渐进,从幼儿趣味盎然的动手探索开始,逐渐扩展到更高层次的真实世界模拟和伦理讨论。这确保学生不仅了解人工智能,还能学会如何负责任地应用和评估这项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内容将直接融入现有科目,即“计算机、创意设计和创新”,从而避免了学校调整课程表或延长课程时长的需要。这确保了人工智能成为学习旅程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学生和学校的新负担。

为了支持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阿联酋教育部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文件、教学示例以及可根据每个班级定制的教案。教师们训练有素,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塑造下一代学生的技术思维。

通过这一战略,阿联酋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能,而且还要建立一批有能力的教师队伍,让他们能够在数字时代领导课堂,在数字时代,技术、创新和技术道德必须齐头并进。

简而言之,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大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体系的力度,表明世界正在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年轻一代学习和工作的核心要素。

尽管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路线图和方法,从强制监管到试点实施,从大众教育到选择性培训,但最终目标是一样的:让学生掌握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世界中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

时间上的差异反映了每个国家在技术上的准备程度和优先事项,但也表明了一个明显的趋势:人工智能教育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一个“必须有”的战略。

在此背景下,分享成功的模式、实践经验和支持工具将在确保这一转变不仅在国家层面,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以公平、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潘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