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商人演示如何辨别普通口味的熏肉
面对假水牛肉的情况,义安省西部的一位商人在厨房里透露了正宗水牛肉的特色。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富寿省一个村庄进口印度水牛肉,然后“变魔术”地变成了200多公里外的河江水牛肉干。这些产品质量低劣,令消费者对这一热门特产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更加疑惑和担忧。
义安省西部地区的许多长期贸易商和熏肉生产厂仍然自信地肯定:他们的产品保持质量,符合 OCOP 标准并受到客户的信赖。
奇山县芒森乡的裴氏贵女士分享道:“尽管有些地方有关于熏肉的假消息,但我们的产品长期以来一直深受顾客信赖,因为它们符合OCOP标准。肉直接从屠宰场进货,没有中间环节,所以始终新鲜美味。标准的熏肉即使挂在厨房里,也能保持鲜红的色泽和浓郁的香味。如果不新鲜的熏肉挂在厨房里,就会变成深黑色,失去原有的香味。”

西义安熏肉不仅原料来源不同,其加工方式也独具特色。许多地方为了节省时间,会用电烘干或日晒,但这种方式缺少了特有的烟熏味。相反,义安的熏肉则用森林柴火的烟熏,再用豇豆、野辣椒和当地传统香料腌制,散发出浓郁的烟熏香气,舌尖上泛着辛辣的滋味,这种感觉是其他地方的肉无法比拟的。
据生产设施介绍,制作熏肉的原料通常是田间散养的水牛、奶牛或猪的瘦肉。将肉去除脂肪和筋腱,切成长条,用盐、辣椒、山药、山药籽、香茅、生姜和其他多种传统香料腌制。腌制数小时,甚至过夜后,将肉挂在厨房的架子上,用森林里的柴火熏制。熏制过程持续数天到一周,使肉慢慢熟透,风干,保留其原汁原味。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Tuong Duong乡长期生产熏肉的Vi Thi Huong女士分享了如何辨别真假熏肉。她介绍说,真正的熏牛肉和水牛肉纤维细长清晰,切开后感觉细而韧,肉质自然呈深棕色或红棕色,而不是油亮的鲜红色。熏肉特有的香气与香料混合,带来自然浓郁的甜味。而假熏肉往往采用劣质原料制成,由于染色而呈现鲜红色,并因使用调味料而产生刺鼻气味,肉纤维短而松散,咀嚼时感觉粉末状或咸味,失去了其应有的美味。
熏肉不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义安西部人民文化的一部分。在义安西部,像祥阳、奇山、芒龙、桂风等乡的人们,至今仍保留着在节假日和春节期间制作“bo giang”、“trau giang”和“lon giang”的习惯。熏肉味道浓郁,易于食用,尤其适合寒冷的天气,使其成为省内外游客喜爱的特色菜。

在近期食品假冒信息泛滥的“风波”中,消费者应选择产地信息清晰、拥有OCOP认证的产品。这不仅是保障健康安全,也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维护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牌和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