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心阵地”——(一)弘扬“饮水思源”道德

截至目前,全省已向68,455名政策受益人和革命贡献者发放定期补助,每月发放金额达1,300多亿越南盾。此外,全省还为逝世的获得抗战勋章和抗战奖章的抗战战士和革命贡献者发放丧葬补助金3,037人,金额达42,482,000,000越南盾;为逝世的革命贡献者发放相当于三个月补助和补贴的一次性补助金1,867人,金额达11,062,129,000越南盾;为逝世的革命贡献者发放丧葬补助金,每月发放1,349人,金额达193多亿越南盾;从省级预算中解决退伍军人、前青年志愿者、前线工作人员和一次性津贴领取者丧葬补助金3,607件,金额超过530亿越南盾。

此外,义安省还根据第32/NQ-HDND号决议,自2021年底起实施了对2700多名贫困户有功人员的扶持政策,扶持资金总额达180亿越南盾;该省还于2021年12月9日颁布了第30/2021/NQ-HDND号决议,关于对感染有毒化学品的第三代抗战战士进行扶持。虽然每个对象的扶持金额不多,但足以温暖那些孙辈因祖父母感染有毒化学品而遭受痛苦的家庭的心。

虽然立功人员政策解决工作已经完成,但是还有很多伤病军人由于证件不足而无法享受党和国家的人道主义政策。劳动荣军社会部立功人员司代表表示,该司已经配合有关局局对931名享受常规补助的人员实施新的补助制度,其中:将新伤员和享受伤病军人等政策的人员增加到265人;调整病病军人补助30人;化学毒物补助140人……劳动荣军社会部部长段红武表示:该司继续配合地方和其他职能部门继续为那些由于证件不足而无法被认定为伤病军人的人员提供帮助。

七月下旬,我们回到门炉镇宜和坊三区,看望了阮忠荣烈士的夫人张氏咏女士(1946年生)。她的丈夫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牺牲。女儿刚出生时,咏女士独自抚养孩子,辛苦劳作。如今,她已76岁高龄,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年迈体弱多病,生活基本靠烈士遗属补助维持,生活十分困难。房子破败不堪,严重破损,但没有钱维修,咏女士只好忍受着风雨的侵袭和四处漏水。咏女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所房子,虽然不大,但能抵挡日晒雨淋,有一个像样的祭祀丈夫的地方。

宜和坊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阮氏平女士表示:“坊理解张氏咏女士的困难,建议市政府动员各单位、企业和个人支持修建感恩之家。市政府从感恩基金拨款4000万越南盾,省烈士家属扶助协会拨款5000万越南盾,许多组织和个人也积极参与支持。感恩之家目前正在竣工阶段,再过几周,咏女士就能住进一座坚固温暖的家了……”

比如,安山县三山乡4村的潘国静先生(1957年出生)一家。他们曾在柬埔寨战场上作战负伤,战争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潘先生和他的妻子身体都不好,经常生病,已经没有力气犁地锄地,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孩子们虽然搬出去了,但生活也很困难,帮不了父母什么忙。房子是很多年前建的,以前地势比较低,每逢下大雨,房子就会被淹,他们夫妇俩只好把家当搬到邻居家。

鉴于潘国静战争伤残军人的困难处境,三山乡人民委员会请求英雄县支持将故居迁往地势较高的地区。县政府联系河内一家通讯社,为潘国静家属拨款5000万越南盾。此外,潘国静还得到了地方各部门、分支机构、组织、邻居和亲属的支持,使故居在越南战争伤残军人烈士纪念日75周年之际按时竣工。值此之际,全省许多参保家庭收到了温暖而温馨的故居。琼义乡(Quynh Luu)伤残军人阮玉珂、义切乡(Nghi Loc)伤残军人阮春华、南丹乡(Nam Dan)伤残军人妻子陈氏秋……

全省各地群众普遍认为,关心关爱政策受益者和有功人员生活,始终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全社会关心的重点工作。支持住房困难的烈士家属、伤病军人家属修建感恩之家;关心关爱越南英雄母亲。

目前,全省尚存的越南英雄母亲有61人,她们都得到了妥善的照料。秉承“饮水思源”、“食果思源”的理念,许多机关、单位和企业对越南英雄母亲进行慰问,每月发放慰问金,组织慰问,逢年过节、春节等节日给母亲们打气、送礼物;母亲生病时也悉心照料,视她们为亲人……

过去10年,该省已拨付“感恩基金”及其他支持资金,用于建设近4550栋“感恩之家”,总投资超过1190亿越南盾。值得一提的是,义安省烈士家属扶持协会7年来已筹集395亿越南盾,用于支持建设426栋“感恩之家”,并向受扶持家庭赠送348本“储蓄存折”。协会主席胡德成先生表示:“我们始终致力于争取省级领导、各组织、工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共识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动员并呼吁企业和慈善家捐款支持,本着奉献、努力、公开透明的精神,为受扶持家庭提供住房。”

在战友们的分享、贡献和帮助下,许多受伤的士兵得到了“战友之家”的资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义静省海军退伍军人联络委员会的做法。联络委员会在核实成员生活困难且有住房需求后,会准备一份申请书,向海军提出援助请求。海军审核后,会委托成员原所属部队筹集资金,用于建设“战友之家”。通过这种方式,已有32户成员家庭获得新建住房的资助,6户家庭获得翻修住房的资助,为不幸的退伍军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动员援建报恩之家,关爱和慰问越南英雄母亲,探望革命老兵、伤残军人、病残军人、功勋家属和功勋人物,是具有深远政治和社会意义的实践活动。因此,省军区始终高度重视“报恩”运动,特别是报恩之家的建设。政治部副主任阮仲禄中校表示:“自2015年至今,该单位已动员援建44所报恩之家,总投资超过30亿越盾。其中,5所由省军区预算拨款,其余由国防部、第四军区和社会资金支持。”

临时住房改建成实体住房,不仅使政策家庭有了稳定的吃住,也体现了全社会对困难条件下的战争伤残烈士家属互爱互助的精神,也是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的桥梁,极大地鼓舞了家属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建设富裕幸福生活,为军后政策的有效落实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