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境公社那诺(奇山)拥有19个村庄,散布在普克赛莱棱山脚下。来到这里,很容易看到的是一片宁静,一些房屋紧闭。“少数人去田里干活,大多数人去远方打工,有些家庭也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今年以来,由于一些人员外出打工,村里不得不重组妇联、农联,并更换了副村长。”普卡1村党支部书记武巴同说道。

据了解,不仅普卡1村,纳伊乡的很多村都存在着村干部主动请缨到外地工作的现象。比如,在高北村,2022年,村支书刘琼玛主动请缨,于是不得不安排村长当村支书,然后再提拔村长。之后,新任村支书穆夏普也到外地工作了2-3个月才回来。在普果1村,2023年,村支书穆巴登也主动请缨到外地工作,于是公社不得不在高北村实施类似方案,安排村长当村支书,提拔村副村长当村长。
据那诺乡领导介绍,不仅村干部,就连像乡祖国阵线副主席贾巴卓这样的乡级干部也因为生活压力而主动提出辞职。“在公司上班,每月还能挣1000万到1500万越南盾,但待在家里,每月的津贴只有100万越南盾,养不起老婆孩子,所以只好辞职。”贾巴卓解释道。

在苗族、泰族、京族、高木族等民族杂居的会图乡,其中苗族占97%,一些村庄也面临人事工作困难。例如,2022年,会木、会乌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不得不进行整编;会胜村的副村长和警察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至今尚未整编。据会图乡领导介绍,2023年初,1987年出生的公社青年联合会副书记武巴索也辞职到橡胶公司工作;2023年6月,公社祖国阵线副主席武巴斋也辞职了。 “他们都是有能力的人,但为了稳定他们的生活,我们必须接受他们的辞职...”,Huoi Tu 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 Mua Ba Gio 先生说道。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奇山县其他多个乡。例如,芒龙乡截至2023年4月底,共有8名乡、村人民委员会官员提出辞职,其中包括:1名乡党委检查委员会副主任、1名退伍军人协会副主席、1名乡兽医、2名前线工作委员会主任(Tham Pang村和Huoi Khun村)以及3名村长(Huoi Khun村、Tha Lang村和Tham Hang村)。8名提出辞职的官员中,有5人前往南方就业。
2023年,宝胜乡有4名村干部提出辞职。其中之一就是查卡1村党支部书记谢文谭先生。谭先生表示,妻子身体不好,加上要抚养3个孩子,经济负担压在自己身上。村里的工作不稳定,开会很多,他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家人。因此,他请假去找工作,赚取更多收入来养家糊口。除谭先生外,查卡2村村长蒙文迈先生也于2023年2月以同样的原因提出辞职。

此前,宝胜乡属于治安重点乡,像Moong Van Mai先生这样的村长,津贴系数为基本工资的1.75倍(约合260万越南盾/月)。然而,在该乡被认定成功转型,不再是治安重点乡后,根据省第22/2019/NQ-HDND号决议的规定,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的津贴系数为基本工资的1.1倍;阵线工作委员会主席的津贴系数从基本工资的1.5倍下调至0.8倍。这意味着Mai先生每月领取的津贴数额减少至约160万越南盾。在乡人民委员会宣布从2023年1月起实施这一补贴制度后,2023年2月,Moong Van Mai先生提交了辞去村长职务、前往南方寻找工作的申请。

与此同时,西山公社党委书记武拉定表示:“如今,要找到有威信、有能力、能长期留在村里的人并不容易。考虑到家庭经济的迫切需要,每年的人员调整是不可避免的。2022年,西山公社有鲁青村村长穆巴丘先生和东多伊村村长哈巴比先生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所以必须进行调整。即使在公社层面,阵线副主席也要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去很远的地方工作进行调整,公社副军事指挥官从3月份到现在一直没有进行调整。”
干部要求辞职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山区,在平原地区也普遍存在。例如,宜光公社(宜禄)是一个特殊地区,人口约6900人,分布在7个村,其中包括3个教区村。据该村党委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胜介绍,宜光公社青工主要到欧洲国家工作(约1000人),因此兼职干部不足,特别是各村的青年联合会支部需要定期补充和加强,有的支部每年要更换3-4名书记,主要是学生干部。就连公社青年联合会常委、1990年出生、年轻能干的黄伯景先生也突然要求辞职,要出国工作。 2022-2023年度,除一名支部书记外,还有多名妇联支部主席、村组长辞职重组……

北山二村党支部书记、宜光公社农民协会副主席朱文全(1979年出生)说:“北山二村有142户,585口人,几乎每户都有人在国外工作或在省内外工业园区工作,为该村政治体系建设和党建工作补充和打造干部队伍面临很多困难。该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1人,近6、7年来没有吸收新党员。2022年,培养了一位优秀的群众人物——团中央书记阮廷勇先生,在准备报党员时,他去了国外工作。”继任的团委书记阮氏侨英女士也曾到韩国留学,因此该村将团委副书记提拔为团委书记,但能否稳定还不确定。

在谈到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以及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日益增多的现状时,多位公社领导表示,除了经济困难、“四处奔波”的工作压力之外,目前村干部、协会、工会的津贴较低,迫使他们不得不外出务工养家糊口。一些年轻人经济条件较好,但能力有限,或者对社会工作、工会工作缺乏兴趣。

年轻力量离开,村里的工作落到了老年人的肩上。合并后,行政区域扩大,人口众多,许多项目在基层实施,例如新农村建设、先进新农村建设、社会经济发展项目……这给村里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既要宣传,又要直接动员群众参与建设,还要直接收取群众的义务。此外,还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任务,例如指导群众发展生产;防治农作物和牲畜疾病;维护村里的安全秩序;协调基层关系;对贫困户进行考核评估……

因此,在义合乡(新旗),2023年,同一个村的书记和村长迫于压力纷纷辞职,当地党委和政府不得不进行宣传动员,鼓励他们继续工作。在富山乡(新旗)新林村,2022年,村支部书记阮春俊因困难出国工作而辞职。此后,村党委增补了1962年出生的河廷年先生,担任村长兼前线工作委员会主任。合并前曾担任过村支书和村长,但聂姆先生表示:“担任小村长和担任大村长是不一样的。合并后的新兰村自然土地面积达1400公顷,从村头到村尾绵延6公里多。我这个年纪也想休息,但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没人能承担起村里人和村民的责任,所以当公社来劝我的时候,我就答应了。”

富山公社党委常务副书记阮伯清表示:“寻找后继者补充村组干部队伍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有些地方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每逢召开党支部代表大会或社会政治组织代表大会,公社干部就得动员、说服村组干部继续参加工作,而这往往与党员的责任挂钩。此外,群众组织特别是团组织的人员流动也给党员队伍建设带来困难。目前,全社党委共有党员213人,其中28人在外地工作。2023年,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发展6名党员,但最终只发展了1人。”
或者在纳诺公社(奇山),谈到完善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困难,公社党委书记武巴里同志举了卡多村的例子,因为在村里找不到足够有能力、有威信的人担任村支书,公社只好安排原佛木2村支书、公社党委委员嘉同恕同志担任卡多村支书,以稳定局势,给人民带来安宁,给地区带来和平。

不少地方领导认为,如果不提高村社干部的津贴水平,就很难留住他们,特别是年轻、高素质的干部。
2023年,在乂安省委常委会与全省460个乡镇1000多名主要干部的会谈中,一些基层领导也提出,非专业积极分子和直接参加村、街、村活动的制度和政策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符合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的要求;导致参加村、街、村活动的年青、合格、有能力的力量不多,主要是老干部和退休干部,给干部培养工作和村、村政治系统活动带来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