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山区寄宿学校实施强化教学的难题
从2024-2025学年起,全省85所少数民族小学、初中和高中将获得资助,实施英语、信息技术、生活技能和STEM教育强化课程。
2月17日上午,教育培训局在各教育机构举行研讨会,旨在解决在落实省人民议会2024年8月19日第17/2024/NQ-HDND号决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提升山区学生技能
此前,2024年8月19日,省人民议会颁发第17/2024/NQ-HDND号决议,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寄宿学校和高中在义安省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试行少数民族寄宿学校模式。
根据该决议,将对位于奇山、祥阳、昆强、桂风、归州等县的83所少数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和2所选定建设新型寄宿制高中——桂风高中和奇山高中——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加强外语、信息技术、STEM教育、生活技能和人生价值观的教学。
.jpg)
决议还规定通过教育机构支持支付工作人员、教师以及参与教学和教育学生的人员的工资,支持购买教科书的资金,并建立共享书柜,为每位学生提供一套与其所上的每一门课程相对应的书籍。
该决议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旨在支持全省寄宿学校实施强化课程,帮助学生有机会全面发展外语、信息技术和生活技能。同时,支持部分直接在课堂授课的教师经费,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积极贡献。
.jpg)
为落实此项决议,近日,省人民委员会还发出指示,要求教育培训厅、地方当局、学校制定计划、估算成本,有效开展生活技能和人生价值观教育,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清除障碍
在地方层面,据悉,一些学校已通过多种形式(包括直接授课或线上授课)实施了强化教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例如设施不足、教学设备不足或设备老化,无法满足STEM、外语和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在偏远学校),以及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英语和信息技术教师)。
一些地方教师资质不符合项目要求,尤其是小学教师,一些学校不得不安排文化类教师(经过培训)教授IT课程。STEM教师和生活技能类教师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安排接受过单科培训的教师教授STEM课程,难以教授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
.jpg)
由于缺乏教科书及强化教材,学校目前在发展课程方面遇到困难,规划主要以教育部课程架构为依据,缺乏教科书或指导具体内容的文件。
为解决困难和障碍,工作会议上,各学校、教培部门代表坦诚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帮助学校尽快有效实施。
教育培训厅副厅长陶公莱在研讨会上发言时强调,第17号决议是针对山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之一。这也体现了该省对贫困地区学校的重视和优先考虑,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地区间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29号通函17号决定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校便捷地实行一天两节课的教学,为学生在正常上课时间以外学习额外科目创造机会。

教育培训厅领导也分享了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教育培训厅将本着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建议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初期仅在学年初与部分学生实施,并进行长期评估。
由于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教育部门建议学校增加在线教学,并与当地其他学校建立联系,共享资源和人力资源。教育部将加强与学校,特别是低地学校的联系,相互支持和帮助。教育部门还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能力,教授跨学科课程。此外,鼓励学校使用可回收材料组织教学,安排合适的主题和课程,帮助学生根据既定目标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