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安省森林覆盖率高,2020年达58.5%。该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森林覆盖率,新造林运动发展强劲。近年来,义安省一直致力于种植大片用材林。根据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目前该省木材蓄积量为91,003,287立方米。3,(其中天然林木材81,349,105立方米3;人工林木材9,654,183立方米3。

大规模用材林不仅能为林业生产创造高价值,而且对保护环境、土地和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限制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位于清章县清水乡的阮文伟先生家的22公顷槐树山已种植了8年,有些地区已种植了13年,是大型人工林种植计划下种植的槐树山。阮文伟先生说:“从第5年开始,槐树生长很快,树冠遮光,草也长得少。如果我种植了5年的木材,每公顷只能赚11亿越南盾左右,但12年后,我的收入将翻三倍,而且还能节省种植和养护的费用;许多槐树还可以用来制作实木,以每公顷计算。”3,价值非常高”。
2018年,清水乡林业和综合服务合作社在越南木材和林产品协会的支持下,开发了两个各占地10公顷的大型用材林种植模式。这些模式不仅旨在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是为了推广,旨在发展可持续森林,保护水土环境。迄今为止,合作社管理的林区已拥有150公顷大型用材林,这些林区最初由17户成员家庭的林园发展而来。

合作社主任阮士平先生介绍,如果五年期人工林每公顷收入5000万至6000万越南盾,那么十年期的金合欢林每公顷收入可达1.8亿至2亿越南盾。十年期虽然长了一倍,但人们无需花费更多资金购买树苗,无需再次投入前期资金,而且从第六年起,金合欢树几乎无需照料。目前,大多数拥有较大林地面积且经济状况稳定的农户都已登记种植大片用材林,面积约为500公顷。阮士平先生说:“合作社正在努力寻找和平衡资金来源,为第六年起的人工林提供50万至60万越南盾/公顷的资助,并为登记种植大片用材林的农户提供树苗支持。” 2021年12月,Thanh Thuy乡也有近1600公顷的森林被认证为可持续森林。工厂收购认证木材时,树皮的价格比认证木材高出10%至20%。
归州县在实施大规模用材林种植方面拥有诸多优势。目前,该县人工林面积达2.16万公顷,主要为相思树原木,森林覆盖率为77.06%。土地分配与林木分配相配套,截至目前,该县已为9216户农户颁发林业土地使用权证,面积达4.0665万公顷;周平乡已根据FSC标准颁发2886公顷可持续森林管理证书。归州县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人工林面积达到2.3万公顷以上,其中,大力发展集约化大规模用材林种植,面积达7000至8000公顷。该县倡导建设并推广大规模人工林模式,结合林下药用植物种植和生态旅游,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副厅长梁英俊表示,2022年,将为周行乡、周会乡和周风乡的2000公顷森林颁发FSC认证,力争到2025年,全县森林认证面积达到8000公顷。

昆强林业公司管理着9000多公顷人工林,其中近6200公顷为生产林。发展大片用材林一直是昆强林业公司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的政策。目前,8至10年生大片用材林面积达500公顷,其中200公顷为公司退休职工的承包地;此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也正在向大片用材林发展。据公司经理阮玉林先生介绍,公司每年轮流开发30至40公顷用材林。 “虽然存在自然灾害、龙卷风倒塌等风险,种源也很难保证,但经济效益巨大。从第六年开始,只需投入防护,生产力和森林质量迅速提高,售价也很高。如果一片5-6年生的人工林平均产量为70-80吨/公顷,那么如果再留树3-5年,每公顷可收获130-150吨;5年生幼树的价格为80万至100万越南盾/吨,老林收购价为150万至170万越南盾/吨,树皮不剥直接出售。”林先生补充道。
作为全省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昆强县目前森林及林业用地面积近16.46万公顷,占自然土地总面积的近90%,森林覆盖率达84.35%,为全省最高,全县每年集中造林1500-1800公顷。近年来,许多单位和家庭正在投资扩大生产林和原生大片用材林。谈及大片用材林的发展,昆强县委书记阮廷雄表示:“我们已指示制定计划,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家庭逐步由原料林转向发展大片用材林;重点发展大面积用材林种植模式,并根据FSC-CoC标准构建一批可持续林业发展模式,同时发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和体验式旅游,提升人工林的生产价值。昆强县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级地区,因此,种植大面积用材林将提升人工林的这一巨大价值。


除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之外,生产林如果发展成为大型用材林,也对环境保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限制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贵州省是一个山区县,雨季易发生山洪和山体滑坡。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海利先生说:“该地区许多地区坡度较大,有些是高山丘陵,坡度比海平面高20-30米,且为非粘结性砾石丘陵,因此人们砍伐树木后,会焚烧清除植被。如果砍伐后仅4-5年就重新种植,则没有足够的时间更新土层,一旦遇到风暴雨,就很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和滑坡。由于开发了大型人工林,这些现象已大大减少;许多上游地区防护林得到很好的保护,生产林已发展成为大型用材林,近年来,山洪和滑坡很少像以前那样发生。”
大面积种植用材林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机会,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和减轻日益复杂难测的气候变化、天气、风暴和洪水等灾害的不利影响。乂安省森林保护厅厅长白国勇介绍,经过3年的栽植和养护,新树即可成林;如果树木保存期较长,就能比短周期的商业林区更好地保证覆盖功能,长期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尤其是在山区,这种效果更为明显。

“种植大片用材林有助于发展生物多样性,确保绿色环境,保留和补充养分,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并有助于在雨季和暴风雨季节预防山体滑坡和山洪暴发。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鼓励居民和森林所有者继续种植大片用材林,以实现可持续森林发展的目标,为防止水土流失做出贡献,并在自然灾害防治中打造一道‘绿色屏障’。”白国勇先生说道。
迄今为止,义安省已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大型用材林,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阮文德表示:“除了FSC认证之外,发展加工林、集约化种植,通过发展大型用材林来提高木材的质量和数量,是发展义安省林业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省已设定目标,到2025年,大型用材林和集约化人工林的面积将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30%。”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