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积累——第二部分:合作社参与,将生产链连接起来

义安省冬季作物生产主要以蔬菜、块茎、水果等为主,集中在沿海地区、沙质土壤地区,且多为高产、丰产作物季节。然而,有时一些农产品会陷入“供大于求”的局面,需要“抢救”,导致生产投入浪费,甚至在“丰收”时也蒙受损失。

这一现实提出了农产品消费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经历了两次土地转用之后,演州县黄梅镇的一些合作社……明确了农民“助产士”的角色,积极将生产与企业对接,实现农产品消费,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Liên kết sản xuất với doanh nghiệp để trồng khoai tây vụ đông trên địa bàn xã Diễn Phong (Diễn Châu). Ảnh: Xuân Hoàng
演州省演风乡将生产与企业对接,种植冬季土豆。图片来源:春黄

土豆收获季的一天,我们在田边的田野里,目睹了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田间道路两旁,装满土豆的网袋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一天结束的时候,大卡车开进田里,把土豆运到加工厂。短短几天,几十公顷的土豆田就全部收获了。农民们兴奋不已,因为这些农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还被企业全部收购。许多家庭手里拿着几亿越南盾,兴奋不已。

奠风乡同湖村农民胡贵山说:“在这样大片肥沃的土地上种菜,再加上配套的经营企业,农民受益匪浅。菜收割后,所有产品都可以在田里直接收购,大家一下子就能拿到钱。而种自发菜,每天要操心收割和销售,挣的钱少得可怜,价格好还好,价格不好就是歉收年,还能不亏,卖不出去,还要等着‘救援’的电话……真是苦不堪言!现在大家认识到,要发展可持续的农业,必须有大片的土地,必须有活跃的合作社,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发挥好中介作用。”

Bà con nông dân xã Diễn Phong (Diễn Châu) thu hoạch khoai tây; Doanh nghiệp thu mua khoai tây tại ruộng cho nông dân xã Diễn Phong. Ảnh: X.H
甸风乡(Dien Chau)的农民正在收获土豆;企业为甸风乡的农民收购田里的土豆。图片:XH

同样在田里的泥地里辛勤劳作的田风农业服务合作社主任奎文轮说:“本地区有160公顷肥沃的土地,合作社每年与企业对接100公顷土地,种植土豆、出口辣椒和甜玉米等产品。其中,30公顷土豆与Orion集团对接。因此,每年企业提供土豆种子、种植和技术指导,合作社提供肥料,并在消费环节充当中间商。收获当天,企业按照季节开始时签订的合同价格收购100%的土豆。例如,今年企业以每公斤8000越南盾的价格收购土豆。经过计算,每公顷土豆可产出约24吨土豆,每茬收入近2亿越南盾,扣除所有成本后,纯利润约为1亿越南盾。”土地都转化成大块地块了,整地阶段几乎100%机械化,随之而来的是内部交通也不断扩大,逐渐固化,卡车可以到田里收购农产品,农民们很兴奋。

演州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黎世孝表示:“产企对接是当前农业生产中尤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该县一直关注并指导地方寻找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产企对接。因此,许多农业服务合作社都积极开展产企对接工作,例如在演风、演忠、演美、演祺等乡,每年为该县200多公顷的马铃薯田收购产品。此外,企业也收购卷心菜、甜玉米、生物质玉米等其他作物。此外,该县的许多农业服务合作社也负责将大米与生产对接……”。

Sau tích tụ ruộng đất, doanh nghiệp đầu tư vào sản xuất nông nghiệp mang lại hiệu quả kinh tế cao. Trong ảnh: HTX nông nghiệp ở Anh Sơn liên kết thu mua mía cho nông dân. Ảnh: Thu Huyền
企业积累土地后,投资农业生产,带来高经济效益。图:安山县农业合作社合作收购甘蔗,帮助农民种植。摄影:Thu Huyen

义安省是农业生产优势县,拥有超过13万公顷的水稻和蔬菜种植面积。该县实施土地流转和积累,形成大片田地,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从而有效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事实上,在清章县的山区,农民勤劳刻苦,但如果农业生产不实现现代化,劳动效率就会低下,尤其是在当地农业劳动力日益老龄化的情况下。中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广阔,为了提高种植能力,清章县的许多农业服务合作社都投资应用了机械插秧技术,解决了人工播种和插秧阶段——这是水稻生产最困难的时期之一。

Gieo mạ khay để cấy máy tại huyện Thanh Chương. Ảnh: X.H - Q.A
在清章县,稻田育苗盘正在播种,准备进行机械移栽。图片来源:XH - QA

青莲农业服务合作社(Thanh Chuong)主任阮春达先生表示:“以前,每到播种季节,农民就得拼命干活,因为从整地到播种、收割……全靠人力和牛力,劳动效率极低。因此,根据省委常委会2012年5月8日第08-CT/TU号指示,实施小块地转为大块地政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块地整合后,田地面积扩大到数百、数千平方米。”2成立,促进了包括机械化种植在内的生产机械化。

“采用日本技术托盘移栽服务,事实证明,它不仅省时、省力、省水,而且水稻长势也比手工移栽好得多。采用机插秧,植株高大,分蘖强健,密度均匀,叶片鲜艳,减少了病虫害,稻穗大,米粒紧实、光亮……过去5年里,合作社每茬作物都采用机插秧,而当地总面积为385公顷,其中100公顷。由此,机插秧有助于加速田间改良、土地整理、地块交换,促进服务小组的组建,从而建立生产环节,逐步打造农业产品和服务价值链,造福社区。”阮春达先生分享道。

Nông dân Nam Đàn cơ giới hóa sản xuất nông nghiệp. Ảnh: Hải Vương
南丹农民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照片:海王

夏秋水稻生长季正值盛夏,来到了演州县演连乡,也恰逢演连农业服务合作社组织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契机。在场的老农民苏文俊感叹:“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地方用飞机喷洒农药,我还以为是国外的呢;现在亲眼看到飞机在家乡的田里喷洒农药,才相信是真的。” 社员们显然很兴奋,因为他们再也不用背着手动喷雾器给水稻喷洒农药了,既费力又不卫生,还会影响健康。

越南演联农业服务合作社(演州)主任武文业先生探讨了如何将稻米生产与企业对接。视频:XH

谈到稻米生产与企业对接的问题,奠连农业服务合作社主任武文业先生表示,过去五年来,合作社一直与南定省的企业合作,共同消费稻米。每年,在这片235公顷的稻田里,企业都会提供种子、肥料、养护技术,并保证稻米100%新鲜。收获季节,整个稻田都采用机械收割,企业则按照季初签订的价格当场收购稻米。“由于企业从季初就签订了收购价格合同,加上合作社的参与,所有投入成本,例如肥料、病虫害防治、整地、收割等都得到了降低;同时,产量也得到了保证,农民获得了高额利润。”武文业先生进一步说道。

Bà con nông dân xã Diễn Liên (Diễn Châu) chăm sóc trên cánh đồng lúa liên kết sản xuất với doanh nghiệp. Ảnh: X.H
甸州(Dien Chau)甸莲乡的农民与企业合作照料稻田。图片:XH

武元甲表示,要实现与企业的生产对接,第一步是建设大片田地。该地已根据省委常委会2012年5月8日第08-CT/TU号指示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转换工作。据此,到2013年,每户农户将拥有4-5块地,减少到2-3块。此外,还投资扩建了交通、灌溉、堤坝和路堤,为实现机械化生产和灌溉用水管理创造了条件。这也是破解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瓶颈”的“关键”。

寿清农业服务合作社被誉为安城稻米区的“领头羊”,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寿清农业服务合作社主任何世光先生表示:“今年夏秋作物季,合作社已合作种植100公顷水稻,春季作物季,合作社将合作种植200公顷水稻。” 因此,合作社提供从整地、穴盘育苗、机械播种、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的一切服务。农民只需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施肥、除草、田间作业……直到收获日,所有新鲜稻米产品均由合作社按照作物初期商定的价格收购。 “现在农民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农业,因为年轻工人都在公司、工厂等地寻找工作;只有老年人在家务农,光种地不够。因此,合作社必须介入,与企业对接,解决荒田问题。如果与企业对接得当,合作社不仅能创造就业和收入,还能帮助农户继续耕作,改善经济生活。” 胡士光先生说。

无人机在安城稻田喷洒农药。图片来源:XH

可见,科技进步的应用和农业生产机械化,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价值,还能节省时间,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种植、土地流转、土地积累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生产环节衔接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这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组生产、完善产品价值链、促进从投入到产品消费的闭环商品生产,从而提高农民生产效率和收入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