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 Le 乡距离桂风县中心30多公里,与泰族、京族、蒙族和科穆族四个民族接壤长达17公里。当地气候恶劣,人民生活困难重重。过去,尤其是蒙族村庄的妇女,只知道早上去田里干活,晚上待在厨房里,13、14岁就结婚了,她们大多是文盲或复读文盲。
“几年前,由于无人担任,一些苗族村庄的妇联主席、人口合作员等职位还由男性担任。现在,在党委、政府和驻地边防部队的重视下,许多村庄的妇女得以入学扫盲,学一门手艺,借钱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大胆参与社会工作,表达自己的意见。许多妇女已经入党,例如那宁村的刘依丽女士、会苗村的李依珠女士……”——治黎乡妇女联合会主席魏氏生女士说道。

边防军官、三黎乡党委副书记阮友剑表示:“为了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特别是在高地农村,男尊女卑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思想工作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鼓励妇女克服自卑心理,勇敢参与村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动员家人、亲属,特别是丈夫,消除偏见,为妻子争取入党创造条件。此外,还扩大了党员培训渠道,特别是妇女协会、青年联合会、学校、医疗站等支部。得益于此,近年来,三黎乡党委每年都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2020年,共吸收党员10人,其中女党员6人。2021年,共吸收党员13人,其中女党员4人。 2022年,孟会苗村新吸收党员11名,其中女党员3名,其中包括武伊楼女士(1995年出生)。
桂风县许多基层党组织也注重开拓、培训和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队伍。桂风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氏雪梅表示:“县委常委会指导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创新活动方式,吸引党员,开展精彩的竞赛活动,从而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入党的同时,还注重出台支持妇女发展的政策方针、性别平等政策,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得益于此,少数民族女党员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全县共有1817名女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1268名。2020年至今,全县共吸收166名女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115名。目前,我院有担任公社级职务的女党员48人,担任区级职务的女党员15人。

在祥阳县,得益于基层党支部、协会、工会和有影响力人士在宣传动员、开拓源头、培育“种子”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工作有了不少变化。2020年,全县发展女党员64名,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40名。2021年,发展女党员96名,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77名。2022年,截至8月底,发展女党员38名,其中泰族、蒙族、土族、高木族、西丰族、捷列族、芒族等少数民族女党员29名……一些边境地区发展女党员工作做得很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Tam Hop公社(Tuong Duong),该公社共有530户,其中315户为贫困户,87户为近贫困户。然而,从2020年到2022年8月,该公社发展了18名女党员,其中17名是少数民族女党员。“目前,有两位少数民族女党员已成为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村干部:Phong村的Vi Thi Anh女士和Xop Nam村的Lo Thi Vong女士。” 党支部书记黎鸿泰说。
在昆强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卡氏添女士表示,面对党的发展工作仍然存在的现实和局限性,例如:2015-2020年任期,全县发展党员624名,总党员人数850人,未达到县党代会决议确定的目标。其中,全县女党员1914名,仅占38.34%。县委已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党员队伍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做好党员培训、创建党源、发展党员工作,为振兴和创建包括少数民族女党员在内的后备干部队伍做出贡献。
蒙山公社(昆强)在培养发展党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女党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蒙山公社党委书记邓文丹同志介绍说,该地区居住着京族、泰族和丹莱族等民族,其中泰族占82%。由于许多青年工人外出务工,培养发展党员的优质来源面临诸多困难。因此,近年来,公社党委不仅注重培养造就女党员队伍,还大胆组建了村、村组党支部女党员队伍,发挥“火车头”作用。
目前,蒙山公社共有14个村组党支部,其中女书记7人,女村长5人,女书记兼村长1人。她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许多人大胆指导、建议并提出与群众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对于3-5年没有发展党员特别是女党员的村组党支部,蒙山公社党委进行了总结,将其纳入指导重点,首先力争覆盖到党员出身的支部负责人、群众组织负责人,公社党委常委、常务委员会的同志亲自参与到党支部活动中来,亲自指导。由此,取得了积极变化,例如安村党支部在2021年吸收了2名党员,其中1名女党员,2022年正在编写优秀女群众简介。 2021年,新化党支部吸收2名女党员,目前正在办理1名女同志的入党手续。郎乡党支部6年来未发展党员,但2022年引进了党员,目前正在办理2名女同志(农会主席、村统计员)的入党手续。

凭借同样的理念和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周兴乡党委逐年提高女党员发展率。2020年全乡新吸收女党员4名,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3名;2021年新吸收5名少数民族女党员;2022年新吸收10名女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9名。 “实践证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宣传动员优秀女性群众入党,取得了切实成效。目前,我县共有11个农村党支部,其中7名女党支部书记,1名女村长。许多有女书记的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方面做得很好,例如,克榜村党支部有64名党员,其中32名女党员;同明村党支部有58名党员,其中34名少数民族女党员。”——周行乡党委书记郎文红先生说……

蒙山公社党委书记邓文丹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溪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梁氏心的典型事例。梁氏心“两个肩膀”扛起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重任,把溪洛村建设成了干部、党员、群众信赖的新农村,是优秀女群众争当榜样的榜样和动力。因此,蒙山公社党委几乎每年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2021年吸收少数民族女党员7名,2022年截至8月又吸收少数民族女党员4名。目前,全社共有女党员206名,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131名(泰族126名,丹莱族5名)。

基层这样的事例表明,通过灵活变通、创新资源创造思路、密切引导、落实责任、创造条件争取和培养,昆强县少数民族女性入党积极因素颇多。2020年至2022年8月,全县仅吸收少数民族女党员72人。目前,除47名担任书记、村长职务的少数民族女党员外,还有50名少数民族女党员在13个乡镇任职;16名少数民族女党员在县级机关任职。
在新乐镇(贵州省),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镇党委书记梁氏杏女士深知少数民族妇女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为此,她提出了一些建议,鼓励妇女,特别是有条件、有能力的妇女争取成为党员。梁氏杏女士说:“对于年轻力量,我们在发掘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在街村进行培养和任务分配,让她们有机会在实践中成长;例如,在四街党支部,我们在2021年就发现、培养并吸收了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学生成为党员。2022年,我们选派了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女性来学习党的目标,并正在筹备吸收回乡的大学毕业生全丽薇,她目前担任街村团委书记、新乐镇团委副书记……”

归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裴氏江表示:除了指派模范、经验丰富、充满热情的干部党员直接发现和培养优秀女性群众外,党委、政府还指导青年联盟、妇女联盟、农民协会等组织开展运动活动。从而,选择积极因素进行培育和创造资源。得益于此,2020年全县党委只吸收女党员59人(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38人),但2021年吸收女党员100人,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68人。2022年至今,吸收女党员80人,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51人。
归州县众多少数民族女党员自分配工作、承担责任以来,入党后不断刻苦锻炼、奋发向上,成为经济发展、消除饥饿、扶贫攻坚的带头人和基层骨干。目前,该县除26名少数民族女党员担任村、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外,全县还有18名少数民族女党员担任社级领导,10名少数民族女党员担任区级领导。

归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裴氏江女士也表示:2020年至2022年8月,归州全县共吸收党员233人,其中女党员153人。许多党支部都明确了“骨干”的职责,这些“骨干”都是优秀女党员,她们以自身经历做好思想工作,动员群众争取入党。然而,并非所有党支部都有“骨干”,因此各级党委要为女党员创造良好的奋斗环境,引导和帮助她们克服自卑心理,积极投身到村庄建设中去。
这也是祥阳、奇山等山区县逐年指导落实的措施之一,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女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奇山县自2020年至2022年8月共吸收新少数民族女党员101名;祥阳县共吸收女党员320名,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144名。
少数民族女党员在肩负重任中,成为地方党委和机关有效开展爱国竞赛运动、出色完成基层政治任务的“骨干”,为提升山区、边疆地区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