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山区的实践表明,做好少数民族妇女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真人真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真正模范的女性党员培养成“骨干”,尤其是在边远地区。例如,贵州省周行乡克榜村,全村236户,998人是泰族,村里很多男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此近年来,克榜村党建工作注重从优秀女性群众中拓展党员来源。目前,克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4人,其中女党员32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格榜村党支部书记梁氏春女士表示:“党支部党员,特别是女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看到党支部的作用、看到党员的作用,从而有动力争取入党。此外,党支部还直接选派有威信、模范作用、积极向上的女党员,负责培养和带动女性分子入党。因为女性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

同样,同明村党支部也有58名党员,其中包括34名少数民族女党员。同明村党支部书记郎氏深女士说:“找到‘因素’后,我和支部里的女党员们都会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女群众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努力成为党员。正因如此,从2020年至今,同明村党支部每年都吸收优秀女群众入党。”
通过上述方法以及其他多种措施,归州县周行乡党委在吸收少数民族女党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0年,全乡仅吸收4名女党员,其中3名少数民族女党员;2021年吸收了5名少数民族女党员;2022年至今,周行乡党委已吸收10名女党员,其中9名少数民族女党员。“实践证明,以模范、有影响力的女党员为载体,宣传动员优秀女性群众入党,效果显著。目前,该乡共有11个农村党支部,其中7名女党支部书记,1名女村长。许多配备女党支部的党支部在发展女党员方面做得很好。”周行乡党委书记郎文红先生说道:


三合边境乡(Tuong Duong)党委书记黎鸿泰表示,为做好少数民族女党员发展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女党员的宣传教育,向她们灌输革命理想和党的意识,树立她们的信心和奋斗动机,逐步培养她们成为合格的党员。其中,要密切配合群众组织,首先动员引导干部、党员、群众组织负责人的子女和亲属争取入党。
边境南贾伊(桂峰)乡党委书记山文清强调:“我们要转变社区内仍然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大胆安排和分配工作,为山区女党员创造一个有利于提升和肯定她们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环境”。谈及这个问题,南街乡党委副书记梁氏惠女士补充道:“培训对象的选择也必须严格把关,确保稳定性,避免出现被党介绍来学习,然后不入党的情况。因此,近年来,我们重点培养经济条件好的、生产经营稳定的女性群众,以及从外地来的妇女,她们跟随丈夫在当地当儿媳。例如,来自奇山乡的卡氏琼女士就是在查楼村当儿媳,并由村党支部进行培训,最终入党的。”
一些地方如Tuong Duong乡和Con Cuong县的一些乡,为了方便党员特别是各村寨少数民族女党员参加学习,主动提出配合区政治培训中心在当地或乡寨开办党务学习班,为学习者提供便利。Mon Son乡党委也拨出预算,对派去参加党员或新党员学习班的人员每人资助10万越南盾。许多党支部定期举办拓展活动,邀请群团领导出席,以便掌握和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内容和党支部关于村寨发展的决议。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党支部交给的任务,关注和总结优秀工会会员和党员,为党培养、发展和创造资源。

事实上,正如祥阳县三光乡同香村农民协会主席卢氏开女士所分享的:“入党前,我被邀请参加扩大党支部的活动。通过参加党支部活动,我了解了很多事情,特别是了解了党支部的作用和党员的作用,由此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入党。”

义安省少数民族山区面积13745平方公里,占全省自然面积的83%。少数民族人口491267人,占全省人口的14.76%,占山区人口的40.93%,分布在131个乡和588个特别困难村。因此,可以肯定,发展广大少数民族女党员,特别是加强少数民族女党员队伍建设,为基层政治体系补充高素质人才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建设强大的基层党组织,促进快速、可持续地脱贫致富。
但正如所说,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各级党委和整个政治系统的责任,包括各级妇女联合会的活动。
作为在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女党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的昆强县委书记阮廷雄先生,昆强县委领导表示:“为了发展党员,特别是女党员,必须加强组织工作,提高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活动质量,吸引女工会会员和女党员参加。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和介绍优秀人才,供党考虑吸收……” 阮廷雄先生说:“2022年,昆强县委出台了《2022-2025年及以后阶段发展和提高党员素质》项目,其中对群众组织,首先是妇女联合会的活动质量提出了要求……”

乂安省妇联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任期2021-2026年)上,省委书记泰成贵强调:“各级妇联的各项活动必须不断创新,发挥创造力,敏锐地适应形势变化,才能跟上并有效地为全省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事实上,全省各级妇联的组织质量、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都在逐步更新。各级妇联还注重协调实施多项支持山区妇女的计划,特别是“陪同边境妇女”计划、“倾听苗族妇女心声”计划以及“打造强大的边境妇联基地”计划……此外,党委和领导还建议有效开展性别平等工作,重视培养、培训和使用女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重视年轻妇女,为其他妇女树立学习、效仿和争取入党的榜样。 (2016年至2021年,各级妇联协调培养介绍优秀女党员1820名,发展党员1560名,其中少数民族女党员196名)...
随着女党员队伍的重视和发展,近年来,为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的妇女工作”的第11-NQ/TW号决议,乂安省各级党组织和机关加强领导指导,发挥政治社会体系在妇女工作中的作用和责任。特别是在2020-2025年任期,各级党代会党组成员中女性干部比例较高。国会代表13人中有4人为女性,占30.77%(与2016-2021年任期持平,其中包括1名省妇联领导人);省人民议会成员83人中有23人为女性,占27.71%(与2016-2021年任期相比增加0.21%)。区人民议会中女性代表人数:230/736,占31.25%(比2016-2021届增长12.65%);乡人民议会中女性代表人数:3264/10890,占29.97%(比2016-2021届增长1.77%)。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各级政治体系的人数仍然有限。部分原因在于妇女的能力和素质尚不满足要求。因此,在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特别是农村女党员的工作中,各级党委和政治体系各组织需要注重动员和创造条件,帮助妇女学习,提高她们的素质、觉悟和修养。正如胡志明主席1964年3月19日在山区妇女干部会议上指示的那样:“妇女要努力学习。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学习专业。不学习就不会进步。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学习。” 而“学习”将有助于帮助那些困难重重的家庭、社区和地方摆脱贫困,打破限制和偏见,发展壮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