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决植树造林工作中的限制和障碍,我们多次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负责森林发展领域的森林保护部门)的多位负责官员分享了我们在植树造林现场的所见所闻以及林业单位的想法。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2月20日,我们得知有希望积极利用本地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350/QD-UBND号决定,批准了“2024-2030年期间提高林业植物品种质量项目,以有效实施乂安省林业发展战略”。该项目中,当地优先种植的树种包括为丰富森林而种植的树种群、在森林更新促进区补充种植的树种群以及在特种用途林、防护林和洪泛林中种植的树种群。具体包括:拉花树、沙松树、豆莱树、林黄树、松脂树、芒松树、乔木树、绒茸树……以及本地树种或引进的多年种植树种,这些树种与当地生态系统相适应,生长发育良好。

项目还具体提出了建设林业种源体系;支持科研设施、选育和培育种子生产的内容;完善为种子生产服务的物质设施;确定新建约10个与规模、能力相适应、满足当地种子生产和供应需求的固定苗圃;巩固、改造和提升目前在该省从事林业植物品种生产和经营的约13个国有林场所属的苗圃;支持约1200万株优质组培苗,进行技术转让和培训,为防护林管理委员会、特种用途林管理委员会、林业一员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优质林业种植提供服务;制定选择和支持非国有种子生产机构(合作社、企业、家庭等)的原始种子来源、母株等的标准。同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具体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信息、沟通等。

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登雄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计划财务处副处长阮克海介绍,该部即将实施林业品种开发项目。两位官员出身基层,多年从事林业发展工作,深知在补植过程中积极使用乡土树种的必要性。他们表示,从外省引进乡土树种进行补植是“不得已”的做法。由于树苗经过长途跋涉运输到偏远地区的种植地后,已成为“病树”,种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有限,更何况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山区居民散养牲畜的负面影响。
补植造林项目是造林项目,项目文件和流程必须确保标准,从本地树种来源、发票、文件等都应如此……同时,我省没有树苗生产单位,因此新补植造林项目的业主必须从老街、安沛、永福等北部偏远地区购买树苗……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林业种子开发项目将是未来一个开放且高度可行的方向,以便更积极地开展补植造林工作……——阮登雄先生讨论道。

关于山区、边远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具体困难,例如:缺乏交通路线;路途遥远艰辛;民众的畜牧业是自由放养水牛和奶牛……阮登雄先生和阮克海先生表示,业界已充分认识到这些困难,并计划向上级建议,允许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政策的制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这些内容是业界非常关心的,并正在努力落实,以分担正在执行植树造林任务的林业单位的困难……”阮克海先生说。
同时,上述官员表示,农业与农村发展部2023年12月15日颁布的第22/2023/TT-BNNPTNT号通函已于2024年2月1日起生效,该通函对第25/2022/TT-BNNPTNT号通函中有关重新造林的若干条款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修订和补充扩大了将森林用途转为其他用途时重新造林的支持对象范围。阮克海就第22/2023/TT-BNNPTNT号通知新增内容表示:“此前,第25/2022/TT-BNNPTNT号通知规定,在由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管理委员会管理的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和生产林规划中,必须在无林地上补种新林;在特种用途林和已依法完成人工林清理的无林防护林区域,必须补种新林。现根据第22/2023/TT-BNNPTNT号通知,对在规划生产林地上种植大型用材树种生产林(树龄10年以上采伐)的家庭和个人,也将获得支持……”。


“自然更新封育保护区和自然更新保护区及增植林木”是将不符合森林标准的林地改造成林地的措施。该省正在向中央政府提交提案,以推动这项措施,并允许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机制和政策,促进义安省未来发展。
具体而言,2024年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向计划投资部提交文件,要求制定一系列促进义安省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其中,一项政策机制是“将林业用途转作其他用途时用于造林的资金来源”。其全文如下:“允许义安省保留并使用来自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发展项目筹集的用于林业用途转作其他用途时用于造林的资金来源。若无条件自行造林,则应将造林资金缴纳至省森林保护发展基金,用于实施以补植或促进自然更新的造林措施;培育林业品种;建设服务于森林保护和发展的基础设施。”

省人民委员会的建议是基于实践分析和林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得出的。该建议指出,在义安省,找到符合重新造林标准和条件的、没有森林的闲置土地非常困难。由于该地区闲置土地分散,主要位于偏远地区,施工条件极其困难。有些地区地形以无树石山为主,或岩石比例过大,不符合造林标准。由于这一困难,过去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了服务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国家重大项目和紧急项目的实施进度。同时,根据最新的森林发展监测结果,全省目前约有72113.8公顷未造林林地,可以采取造林措施促进自然更新,并进行补植,或采取造林措施促进自然更新,确保达到造林标准,而无需采取造林措施种植新林。
因此,利用造林预算实施天然更新补植造林措施、以天然更新替代人工造林措施等造林措施,是十分有效的。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确保森林的自然演替,还能维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解决我省造林工作的难题。

我们多次到过本省主要水电站库区,如班韦水电站、华纳水电站等;也到过昆强县、归州县等山区许多再生林地区,清楚地了解到以前被砍伐的山区,但经过多年的养护和保护,森林已经再生,形成了非常美丽的风景。具体来说,在华纳水电站库区的同文乡和通守乡,天然再生林面积增加了数公顷;同样,在班韦水电站库区的良明县、友姜县、梅山县等地区,天然林也再生了。
认识到除了支持重新造林的解决方案之外,在将森林用途转为其他用途时,利用重新造林的资金采取措施促进自然再生和额外种植重新造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方向。

我们希望省人民委员会提出的制定机制和政策的建议能够尽快得到审议和批准,并付诸实践。届时,这必将有助于解决植树造林工作中的困难,加快实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发展的项目、国家重要项目、省内紧急项目,并减轻林业工作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