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决造林工作中的限制和障碍,我们多次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负责森林发展的林业分局的多位负责官员交流了我们在造林现场的所见所闻以及林业单位的想法。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2月20日,我们得知有希望积极利用本地树种进行造林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350/QD-UBND号决定,批准了“2024-2030年提高林业植物品种质量项目,以有效落实乂安省林业发展战略”。该项目中,当地优先种植的树种包括用于森林丰富化、森林更新促进区补植的树种群以及用于特种用途林、防护林和洪水森林的树种群。具体包括:拉花、沙登、杜莱、林黄、松脂、芒登、秋芝、荣让……以及本地树种或已种植多年、与当地生态系统相适应生长发育的外来树种。

项目还具体提出了建设林业种源体系;支持科研设施、选育和培育种子生产;完善为种子生产服务的物质设施;确定新建约10个与规模、能力相适应、满足当地种子生产和供应需求的固定苗圃;巩固、改造和提升目前在该省从事林业植物品种生产和经营的约13个国有林场所有制苗圃;支持约1200万株优质组培苗进行技术转让和培育,为防护林管理委员会、特种用途林管理委员会、林业一员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优质林木种植服务;制定选择和支持非国有种子生产机构(合作社、企业、家庭等)的原始种子来源、母株等的标准。同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具体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信息、沟通等。

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登雄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计划财务处副处长阮克海介绍,该部即将实施林业品种培育项目。两位官员从基层成长起来,多年从事林业发展工作,深知在造林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乡土树种的必要性。他们表示,从外省引进乡土树种用于造林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树苗经过长途跋涉运输到偏远地区的种植地后,已成为“病树”,种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有限,更何况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高原居民散养牲畜的负面影响。
补植造林项目是一项林业项目,项目文件和流程必须确保标准,从本地树种来源、发票、文件等都应如此……同时,我省没有树苗生产单位,因此新的补植造林项目业主必须从老街、安沛、永福等北部偏远地区购买树苗……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此,林业种子开发项目将是未来一个开放且高度可行的方向,以便更积极地开展补植造林工作……——阮登雄先生说道。

关于山区、偏远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具体困难,例如:缺乏交通路线;路途遥远艰辛;民众的畜牧业以放牧水牛和奶牛为主……阮登雄先生和阮克海先生表示,业界已充分认识到这些困难,并计划向上级建议,允许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政策的制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这些内容是业界非常关心的,并正在努力落实,以便为正在执行植树造林任务的林业单位分担困难……”——阮克海先生说道。
同时,上述官员表示,农业与农村发展部2023年12月15日颁布的第22/2023/TT-BNNPTNT号通函已于2024年2月1日起生效,该通函对第25/2022/TT-BNNPTNT号通函中有关重新造林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修订和补充扩大了将森林用途转为其他用途时重新造林的支持对象范围。此前,第25/2022/TT-BNNPTNT号通知规定,在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和由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生产林规划中,必须在无林地上补种补林;在已人工种植特种用途林、尚未成林的防护林以及已依法完成人工林清理的地区,必须补种补林。现根据第22/2023/TT-BNNPTNT号通知,对在规划生产林地上种植大型用材树种生产林(树龄10年以上采伐)的家庭和个人,也将获得支持……”——阮克海先生就第22/2023/TT-BNNPTNT号通知的新内容表示。


“环境保护促进自然更新和环境保护促进自然更新并增植树木”是将不符合森林标准的林地改造成有林地的措施。该省正致力于实施这项措施,并已向中央政府提交提案,允许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机制和政策,以促进义安省未来发展。
具体而言,2024年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向计划投资部提交了一份文件,建议制定一系列促进义安省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其中,一项具体机制和政策是“林业用途转换时造林资金的使用”。其内容如下:“义安省可保留并使用来自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发展项目筹集的林业用途转换时造林资金,这些项目不具备自行造林的条件,但必须将造林资金缴纳给省森林保护发展基金,用于实施保护和促进自然更新的造林措施,包括增植或保护和促进自然更新;培育林木品种;建设服务于森林保护和发展的基础设施。”

省人民委员会的建议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基于林业部门的科学研究进行分析的。该建议指出,义安省符合重新造林标准和条件的无林空地非常困难。由于该地区空地分散,主要位于偏远地区,施工条件极其困难。一些地区地形以无林岩石山地为主,或岩石混杂比例很大,不符合造林标准。由于这一困难,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国家重大项目和紧急项目的实施进度。同时,根据森林动态更新结果和监测,全省现有未成林林地约72113.8公顷,可采取培育措施促进自然更新,并进行补植,或采取培育措施促进自然更新,保证成林标准,而无需实施培育措施种植新林。
因此,利用造林预算实施自然更新造林措施(例如,补充人工林、以自然更新替代人工造林)是非常有效的。通过这些措施,造林区域将确保森林的自然演替,并维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从而解决该省造林的难题。

我们多次到过本省主要水电站库区,如班韦水电站、华纳水电站等;也到过昆强、归州等山区许多再生林地区,清楚地了解到以前被砍伐的山区,但经过多年的养护和保护,森林已经再生,形成了非常美丽的风景。具体来说,在华纳水电站库区,同文乡和通守乡已经增加了许多公顷的天然再生林;同样,在班韦水电站库区,良明、友姜、梅山等地区也再生了天然林。
认识到除了支持重新造林的解决方案之外,在将森林用途转为其他用途时,利用重新造林的资金采取促进自然再生和额外种植的重新造林措施确实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方向。

我们希望省人民委员会提出的机制和政策能够尽快得到审议和批准,并付诸实践。届时,这必将有助于解决植树造林工作中的难题,加快实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发展的项目、国家重要项目以及省内紧急项目,并减轻林业工作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