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爱的地方
位于黎宁街33号的“零洞厨房”对于荣市综合医院二院的患者来说已经很熟悉了。几个月来,每周一至周四,每天上午10点左右,他们都会来到这里领取免费午餐。
68岁的武忠明先生骑着摩托车从南丹匆匆赶来,为了能准时到医院做透析,特意来到“零洞厨房”取餐。由于熟悉病人的治疗安排,厨房也早早准备好了餐食,以便准时送达。手里拿着餐食,武忠明先生哽咽道:“对于我这样多年接受肾病治疗的人来说,生活既艰难又匮乏,能吃到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饭菜,真的没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了。”
来自演州的朱氏莱女士(37岁)是这家厨房的“常客”,已经好几个月了,她会经常来这里取餐,也会和老板娘以及这里的员工们聊聊天,就像家人一样亲切。莱女士身患重病,已经在医院透析三年多了。她的丈夫是建筑工人,还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她每周需要透析三次,为了方便治疗,她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虽然家离家不远,但她只是偶尔回家,一方面是因为她身体虚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路费。自从“零东厨房”成立以来,她就一直有种“在家吃饭”的感觉。
“吃着美味的午餐,感觉像在家一样温暖。平时没有条件做这么丰盛的饭菜,换着菜,保证营养。不仅因为病人物质匮乏,很多时候我们也太累了,没法自己做饭,只能拜托同样在接受治疗的熟人帮忙买。‘零洞厨房’的午餐,给了我们更多信心,让我们继续走好接下来艰难的治疗之路。”——黎女士感慨地分享道。
演州县明州乡的段氏娟女士也定期去领取爱心米,帮助医院同一病房里四名行动不便的病人。她热泪盈眶地说:“病人们都很高兴,如果没有‘零洞厨房’的午餐,那些只能待在一个地方的病人就只能靠家人做饭,这既费钱又费力。”
“零洞厨房”不仅热情接待病人和困境中的人们,也热情接待他们的亲属。10月20日,厨房还向女性病人赠送了鲜花和小礼物。秉承“零洞厨房”老板麦图先生(荣市土宫坊)的愿望,这里不仅提供慈善餐,还致力于成为社区中弱势群体传递爱心的平台。
心思考“奉献是永恒的”
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涂先生,对穷苦人深表理解与同情,因此在生意兴隆、生活富足的时候,便与妻子设立爱心基金,送礼资助山区贫困学生、贫困户等。为了将爱心活动更常态化、更切实地延续下去,自今年年中起,涂先生与妻子开设了“零洞厨房”,希望能够帮助不幸罹患重病的人们,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了实现“零越南盾厨房”,夫妻俩考察了符合患者需求的地点,最终选择在荣市综合医院二院旁租用场地,并购置了必要的设备,耗资数千万越南盾。同时,夫妻俩每月从家族慈善基金中拨出近1亿越南盾,为患者烹制近2000份餐食。厨房不收取任何费用,仅接受捐助者的食品支持。
他的家人不仅捐款,还为“零越南盾厨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每天做饭的都是他的母亲,这些慈善餐就显得更加有意义了。尽管年事已高,但为了体恤儿女的善心,Huyen女士(Tu先生的母亲)还是自愿陪伴在旁,为病人和贫困户准备每一顿饭。
Huyen女士分享道:“幸运的是,我的身体还算健康。我想和孩子们一起帮助穷人,尤其是那些身体不好、处境艰难的透析患者。因此,我每天早起去市场,亲自挑选新鲜食材,定期更换菜单,并监督每个准备阶段,确保餐食营养丰富,保障患者的健康。我和两个人一起花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准备和打包每一顿饭,确保透析患者能够按时吃饭。看到许多贫困潦倒、苦苦挣扎的人盼着能领到大米,我为他们感到难过,所以我们每天都会尽量多做几顿饭来帮助他们;有时一天能做120顿饭。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帮助别人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
凭借对社区有意义和实际的贡献,最近,Mai Tu 先生的家人很荣幸获得越南祖国阵线省委员会颁发的奖状,以表彰他们在 2021-2023 年期间对义安省志愿活动的诸多贡献。
涂先生和夫人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是会抽出时间到厨房帮忙做饭、上菜,和大家聊天。
谈及过去这些年慈善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涂先生欣慰地说:“现在我‘更富有’了,‘更富有’的是病友们和所有爱我的人的爱。很多病友都送来了感谢,有的甚至还送了米到厨房。这些真挚的情感,给了我家人更多动力继续做慈善。我亲眼目睹过很多可怜的病友,有的今天收到了米,但几天后就不在人世了;人生无常,只要能为他人做点什么,我都会尽力而为……”
涂先生和他的妻子不仅决心维持慈善餐,还在荣市的几个地方开展免费面包车项目;每周四、周五、周六和周日,每天向穷人分发 200 个三明治。
秉持着“奉献是永恒”的信念,麦图一家计划在未来继续开展慈善活动,例如:开设更多“零洞厨房”、为山区学生建造学校……将爱心传递下去,为社会带来许多美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