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讲述自己公社夏秋作物生产的故事时,青春公社党委书记阮庆青先生若有所思地回忆道:以前,公社政治、经济报告的开头总是有这样一句话:“由于地势低洼、水患频发,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这句话成了“梗”,由于这个“梗”,青春人民的生活遇到了很多困难。
鉴于此,青春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组织决心克服困难和障碍,生产夏秋作物,从自给自足转向商品生产。
![]() |
目前,清春乡夏秋作物种植面积正在逐步休耕,已完成近165公顷,超过该县计划的170%。图片:清福县 |
2019年,按照夏秋作物生产计划,除了在高地种植传统的木薯、玉米、豆类作物,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50公顷夏秋水稻外,公社还决定在以前闲置的稻田和“死稻”田里种植3公顷水稻。
“没人愿意干这个,因为夏秋稻季水源难找,快到收获季节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歉收的风险比丰收高。因此,公社召开会议,决定由公社农民协会担任夏秋稻种植的‘先锋队’。稻种和肥料由国家补贴50%,公社将联系商贩,在稻田里收购新鲜稻米。同时,公社干部家属、群众组织和村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带头,带动群众。在‘换季农事’期间,公社干部除了履行公务外,还要留在田间督促生产。”阮庆成先生补充道。
![]() |
低洼田地此前“默认”只种植一种作物,另一种作物则休耕,如今已全部犁好,准备播种。图片:Thanh Phuc |
2019年夏秋稻季,夏秋稻获得好收成,价格也不错。试种的3公顷宋林9号水稻产量为130吨,田间鲜米售价为4800越盾/公斤。
“夏秋稻的生产很不容易,因为周围的田地都荒废了。为了保护稻米,我们必须安装混凝土桩,拉起铁丝网,防止牲畜进入。同时,我们必须积极地坚守田地,因为周围的田地不允许害虫传播到稻田里。这项工作很辛苦,但我们决心坚持到底,因为除了经济目标之外,改变人们的观念也非常重要。”清春乡农民协会主席裴文代先生说道。
![]() |
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化,节省劳动力。图片:Thanh Phuc |
2020年夏秋作物季,在全乡地势最低、最凹陷的富立田,又扩大了3公顷的种植面积。幸运的是,那年夏秋作物季,天气条件良好,品种结构合理,种植计划严格执行,稻米长势良好,并在洪水来临前完成了收割。
意识到夏秋稻种植并不像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的那样“难”,人们的认知逐渐转变。到2021年夏秋稻种植季,报名种植夏秋稻的农户数量不断增加,从最初试点的3公顷增加到17公顷,到2022年更是增加到114公顷,超出该区计划目标的170%。
![]() |
富立村的农民修建围栏,防止水牛和奶牛破坏夏秋稻米。图片来源:Thanh Phuc |
这些天,在被水淹没的田地里,以农民协会为核心的青春公社干部正积极与群众一起坚守田地,修筑堤坝拦水,拖拉机也在忙碌地耕作,及时播种夏秋作物。
富立村村长阮廷苏说:“以前,这50公顷田地在夏秋作物季都休耕,稻谷都用来放牧,没人种。今年,大家积极耕作,修筑水坝、筑堤,种植夏秋稻。夏秋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5%。很多农户除了种自己的田,还从别家借田来种。像我家田只有3亩,就从不种田的农户那里借了近1亩田来种夏秋稻。”
![]() |
优质水稻品种被引入夏秋作物生产,以提高产量和经济价值。图片:Thanh Phuc |
去年夏秋作物成本600万越南盾,收入近1500万越南盾。除了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夏秋作物有助于改善村里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减少春季作物的病虫害。
2023年夏秋作物季,该县给青春乡设定了100公顷水稻种植目标。目前,该乡已种植水稻165公顷。除了水稻,该乡还指导村民在高地种植南瓜、木薯和豆类。
![]() |
青春乡领导坚守田间,指导灌溉改进,确保夏秋作物顺利生产。图片:Thanh Phuc |
最重要的是,不仅关闭了土地,人们还改变了生产观念,从杂乱无章、自给自足转向商品生产,将高产、优质的品种带到田间地头,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有价值的作物,并与消费产品的小商贩和企业建立联系。
剪辑:Thanh Phu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