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典型事例,践行“残而不废”精神

Thanh Nga - Dinh Tuyen - 2022 年 7 月 20 日 12:56
(Baonghean.vn)——他们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典型人物。如今,他们秉承胡伯伯部队的精神和品质,孜孜不倦地奋斗,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光辉榜样。

演州县演福乡范士安先生:建设强大经济的决心值得子孙后代学习的光辉榜样。

照片:Dinh Tuyen

在战争最惨烈的年代,我和全国许多青年一样,在各个战线上学习、战斗。我从越德建筑学校毕业,怀揣着成为工程师的梦想,带着理想和抱负,为祖国的恢复建设贡献力量。然而,1978年,边疆的天空再次响起枪声。我来不及多想,便响应祖国神圣的召唤,和成千上万的演州子弟一起志愿参军。我先是投奔了西南战场,后来又奔赴了柬埔寨战场。之后,我负伤,1983年回到家乡养病成家。

当时,我们一家的生活充满艰辛,需要打工谋生,需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困境,需要面对中部地区人民常年遭受自然灾害和洪涝灾害的困境。我始终铭记,自己比许多留在战场上的战友幸运,并始终牢记胡伯伯的教诲:“伤残军人虽残废,但并非无用”。我始终秉承着胡伯伯军人的精神和品质,革命军人的坚强意志,思考着如何在祖辈的土地上谋生,养家糊口。

还记得那时土地零散,干旱酸咸,什么都不容易。1993年,土地到户64号令颁布。为了方便打理,我大胆地把隔壁几户人的土地改建成大片田,种上果树,养牛、养猪、养鸡,增加收入。

占地3500平方米2 果树种植和畜牧养殖每年为这个家庭带来超过1亿越南盾的收入。对于其他大兵来说,这笔钱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伤残率高达四分之一(81%)的战争伤残军人来说,他失去了一只右臂,身上还有16处伤口被弹片扎伤,还要忍受天气变化带来的疼痛,这是多么巨大的努力,只有经历过的战友和队友才能理解。

如今,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努力,家人和邻居的鼓励,党、国家、地方政府的关心,以及对革命有功人员的优惠政策,我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为了继续给我的孩子们和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我发誓要继续发扬与残疾作斗争的精神,永远维护“胡伯伯的士兵”的本色,不辜负胡伯伯“残疾但不无用的战争老兵”的称号。

演州奠福区的 Pham Sy An 先生。剪辑:Thanh Nga - Dinh Tuyen

南丹县南吉乡潘青伦先生:永远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

照片:Dinh Tuyen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在国家饱受战火摧残的年代,我从小就怀揣着革命理想,那就是拿起枪去和敌人战斗,解放民族,保卫祖国,建设国家,为民族赢得独立和自由。1972年,年仅17岁的我响应祖国的神圣召唤,志愿加入越南人民军,被分配到B2主力部队,承担直接作战和解放南方的任务,那是民族解放战争最激烈的几年,后来我在执行柬埔寨国际任务时受伤,没有资格服兵役,军队组织就把我送回当地享受伤病员制度。

1980年,我遵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带着战争的伤痛和后果回国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我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因受有毒化学品影响而智力残疾,另外两个幸运地发育正常。那几年对我来说非常艰难,战争的伤痕累累,妻子的身体状况不佳,外界也流传着有毒化学品对我孩子造成的种种影响。然而,我以胡伯伯军人的勇气,始终努力以身作则,鼓励妻子和孩子们克服困难,努力发展经济。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大胆地接手了5公顷休耕地,用于改造和种植新的高产水稻品种,并借入更多资金,建起了一个养猪场,总存栏量达300头,年收入达1亿至1.5亿越南盾。凭借这些初步优势,我不断尝试并按照VAC模式改进畜牧业,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除了经济发展,他们一家在当地各项捐资助学活动中也一直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他们一家积极参与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把村里的道路、巷道建设得明亮、绿化、整洁、美丽。

南丹县南吉公社潘青龙先生。剪辑:Thanh Nga - Dinh Tuyen

阮玉科先生在德克萨斯琼天市 黄梅先生:学习、实践、贡献,不辜负您父亲的巨大牺牲

照片:Dinh Tuyen

我的父亲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但富有革命精神。他很早就受到启蒙,在义安省琼琉县琼天社(现黄梅镇)的地方游击队中参加革命活动。

在抗美援朝的年代,火车站系统和黄梅桥是向南方运送物资、为前线提供粮食和武器的重要据点。因此,这里也是美军猛烈进攻的关键地点。当时,我父亲负责渡轮系统,为运送物资和武器的车辆提供渡过黄梅河、为南方战场提供补给的服务。

1965年,在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猛烈轰炸中,父亲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那时我才4岁。

父亲的牺牲,对我们家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但也是子孙后代引以为豪的荣耀。父亲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祖国的独立自由英勇牺牲,被党、国家和人民尊为烈士。我的祖母被授予“越南英雄母亲”称号。

从小在母亲和家人的怀抱中长大,我始终为自己是烈士的子女而感到自豪;我始终想着、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对得起烈士的子女,对得起母亲的爱。

高中毕业后,我靠补贴生活和工作,家里和家乡的经济状况十分艰难。我一直努力学习,努力寻找发展经济的途径,让家人和家乡过上富裕的生活。2002年,我在琼善县北美区创办了宋皇公司,致力于发展经济,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至今,经过20多年的创业,我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每年为30多名工人创造稳定就业,并向国家财政缴纳了5亿多越南盾的税金。

Nguyen Ngoc Khoat 先生在黄迈 Quynh Thien 的分享。剪辑:Thanh Nga - Dinh Tuyen

作为一名烈士子女,我承诺将继续弘扬和教育我的孩子们继承和发扬父辈、伤残军人、病残军人和革命有功人士的英雄革命精神,永远努力做一个好公民,为建设和发展祖国的共同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分享你的观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