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有伟大的爱情

清琼 - 四月 19, 2024 20:57
(Baonghean.vn)——在探索西原人民为胡伯伯修建的有意义的工程的旅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越南人民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人民心中的作品

行程800多公里,我们——胡伯伯故乡的孩子们——在三月下旬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抵达嘉莱省。穿过波来古市中心,看到独具特色的大团结广场,被越南吉尼斯组织认定为“最大的胡伯伯铜像广场”,乂安省孩子们的情绪仿佛沸腾了起来。

bna_tây nguyên Hòa Carol.jpg
胡伯伯铜像高10.8米,是大团结广场(嘉莱省波来古市)的一大亮点。图片:Hoa Carol

经过十多年的建成和使用,大团结广场和“胡伯伯与西原各族人民在一起”纪念碑已成为任何人来到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波来古不可错过的地方。

除了其建筑意义之外,这里已成为西原许多文化和历史事件的“红色地址”;它也是表达这里人民对敬爱的胡伯伯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作品。

bna_cồng chiêng.jpg
位于波来古市大团广场的锣鼓组被越南吉尼斯认定为越南最大的锣鼓组。图片:Thanh Quynh

是不是因为这份特殊的情怀,大团结广场项目也拥有许多非常特殊的记录?建成投入使用后,越南吉尼斯组织认定这里是世界上“采用现代压制技术的最大胡伯伯铜像”(高10.8米);“最大的锣鼓组”;“最大的石刻浮雕”(面积600平方米)。建设部授予该项目金质奖;中宣部授予该广场“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风范”项目A级奖……

秉承这些价值观,2023年3月17日,嘉莱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了决定,向波来古市大墓广场颁发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证书和风景名胜区证书。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特殊项目的作用和意义。

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的另一个特色是1946年“胡伯伯致南方少数民族代表大会的信”,这封信刻在一块重达100多吨的石块上。刻在石块上的信虽然简短,但充满了胡伯伯对南部和西原少数民族的深情厚爱和关怀。

bna_ảnh 1 Tây Nguyên.jpg
1946年,嘉莱省波来古市一块重达100多吨的石碑上,镌刻着“胡伯伯致南方民族代表大会”的信,令游客们感动不已。摄影:Thanh Quynh

胡伯伯在信中传达的核心思想是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无论是京族还是土族、芒族还是满族、嘉莱族还是埃德族、色当族还是巴纳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我们都是越南的子孙,我们都是血亲兄弟。我们同生共死,同甘共苦,同甘共苦,饥寒交迫,互相帮助。”胡伯伯在信中每一段话、每一句话都提到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敌人的分裂阴谋。“我们”和“我们”这两个词被胡伯伯多次重复,仿佛是为了肯定和强调一个“共同”的事实,即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西原人民牢记胡伯伯的教诲,始终团结一心,以胡伯伯为精神支柱,共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这种团结精神为西原地区逐步建设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bna_ảnh 3 tây nguyên.jpg
1946年,胡伯伯致南方少数民族代表大会的信被镌刻在嘉莱省波来古市一块重达100多吨的巨石上。摄影:Thanh Quynh

除了上述有意义的工作之外,嘉莱省还是西原地区唯一通过图像、文件和文物保存胡伯伯思想价值的地方,山城人民亲切地称其为“胡伯伯纪念馆”,与几代人的童年和回忆紧密相连:“胡伯伯纪念馆”——现称胡志明博物馆,位于嘉莱省博物馆,自1984年投入使用。

博物馆远看形似一座集体住宅,是西原各民族的典型建筑风格。博物馆的展品分为8个主题,全面完整地介绍了胡志明主席的故乡、家庭、事业以及胡志明主席对西原各民族的深厚感情。

Bảo tàng Hồ Chí Minh ở Gia Lai.jpg
“胡伯伯纪念馆”——现更名为胡志明博物馆,位于嘉莱省博物馆内。图片来源:嘉莱省博物馆

博物馆还展出了许多独特的图像和文物,深刻地展现了西原各族人民,尤其是嘉莱省人民对胡志明主席的深厚感情。这是对这位为国为民奉献的领袖的怀念、敬仰和感激之情。这种独特的结合使得西原胡志明博物馆既保留了全国胡志明博物馆体系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点亮对何叔叔的日常生活

在山城波来古,每个有风的早晨,游客们常常漫步到大团结广场和这里的建筑群,感受宁静、朴素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bna_ảnh 2 Tây Nguyên.jpg
工人们正在大团结广场上照料每一块草坪。图片:Thanh Quynh

在这片宁静的景象中,工人们每天默默地修剪每一根树枝,照料每一片花草。这的确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整个工程区总面积超过12公顷,拥有2000多棵树,占地面积超过23000平方米,其中包括205块草坪。这支由30多名工人组成的团队不仅要清理和照料树木,还要装饰花盆,使其与当地景观相得益彰,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春节期间;还要修剪树木,防止暴风雨来临时倒塌。

“我从事这份工作已经快7年了,亲眼见证了工人们的细心和一丝不苟。无论刮风下雨,他们总是以最负责的态度确保工程进度。”

超越谋生的意义,能够为这个有意义的项目做出一点贡献来美化和确保和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荣誉和骄傲。

范文心先生(1959年出生)——大团结广场保安

几十年来,大团结广场-胡志明纪念馆建筑群已接待了数百万游客和西原各族人民前来参观,了解胡志明的革命生平。这里也是向年轻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场所”;每年重大节日,各机关、部队、公安机关、各组织都会来这里瞻仰胡志明主席,向他汇报工作;各地青年团、青少年、儿童、学生也来这里参加青年团、少先队入团仪式……

大团结广场一角,一片祥和宁静。图片来源:Thanh Quynh

校园非常宽敞,绿树成荫,这里成为人们喜爱的去处。邓文明先生(1953年出生)在广场上慢跑了40分钟后,坐在凉爽的树荫下休息。看到从胡伯伯故乡远道而来的客人,他难掩喜悦,他说,他和家人每天都来这里散步、乘凉、锻炼身体。他的孙辈们每次看到胡伯伯的雕像,都会问很多关于他的问题。每次问完,他都会给子孙们讲关于胡伯伯的感人故事。从此,他从孩子们学步的第一步开始,就在他们心中点燃爱国热情。

午后微风徐徐,《胡伯伯永远与西原同在》歌声激昂地响起:“千千万万的人民跟随他/灿烂的阳光永远照耀/永远胜利的路上有胡伯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他永远和西原同在”……

分享你的观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