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奠边府老兵仍在写诗和修理电器

Huy Thu - 2024年5月7日 10:52
(Baonghean.vn)- 在 Hien Son 乡(Do Luong),阮光具先生(91 岁)不仅是一位抗法老兵,也是一位生活幸福、为祖国做出诸多贡献的天主教徒。

模拟战斗机

这些天,当全国上下欢庆奠边府大捷70周年的时候,看到县、乡两级干部来看望慰问老战士、祝贺他们、赠送礼物、与他们见面,阮光具先生也感到兴奋和自豪……

bna_1.JPG
老兵阮光居。照片:Huy Thu

库库说,他是家中六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三个。他在义禄县读完高中后,在抗法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参军入伍。他记得那年征兵,村里有两个年轻人参加,但他是唯一一个通过的。参军那天,父母送给他一套棕橡木军装。

在安城演州当了几个月的新兵后,他被调到清化,随后又调到西北地区。他所在的部队编号为C63、D533,隶属于保卫达科渡口(山罗)的12.7毫米高射炮部队。

该渡轮码头连接着达河两岸,是安沛通往山罗和奠边府的必经之路。这里是为我军和人民运送粮食和武器支援奠边府战役的重要通道。1952年至1953年,法国人经常使用侦察机和炸弹袭击渡轮码头地区,以阻断我军的补给路线。

bna_2.JPG
古古荣获的一些勋章、奖章和纪念章。图片:Huy Thu

古古在达科渡口度过了他的第一个离家春节。从这个渡口,他的部队开往端教,与防空部队协同作战,昼夜兼程,摧毁敌机。在部队的战斗编队中,他是一名负责装填弹药的机枪手。

他最难忘的是两次出差,一次是带领干部前往低地,另一次是去富寿接收为竞选服务的民间劳工。

顾先生说,奠边府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他的部队奉命开往清化,3天后返回北方追击敌人。

bna_3.JPG
古古服役期间的照片。照片由 Huy Thu 拍摄

奠边府大捷后,他被分配到367师250团5营18连。在那里,他被派往长郎学校学习电气机械专业,后来成为一名教师,为部队官兵教授文化补习课程。“当时我是教学组组长,非常积极,充满热情。” 顾先生说。

由于他在工作中取得的许多突出成绩,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团级竞赛士兵,并被列入受邀欢迎苏联、印度、波兰等外国代表团访问越南的光荣士兵名单中。

bna_4..JPG
古先生的奖章、奖章、纪念章证书。摄影:Huy Thu

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与军旅生活息息相关的纪念品,例如徽章、笔记本、枪带、勋章证书、奖章、照片等等。他手里拿着一本褪色的士兵笔记本,里面写满了整齐的字迹和乐谱。他分享道:“这本笔记本是他珍藏了60多年的珍贵纪念品,是他一生珍藏的。”每当他想念部队,想起军旅生活,他就会拿出它,翻阅每一页,重温往事。

过好生活,做有德行的人

退伍回乡后(1959年),他担任过农业生产队队长、合作社机修车间员,并积极参加当地许多公益活动……

为了在困难时期振兴家庭经济,他率先在当地开办了碾米厂、面粉厂、打谷机等。当人们的需求饱和时,他才转行。正如他所说:做生意,要先人一步,才能招揽顾客,才能有收入。

bna_5..JPG
库先生非常熟练地使用电脑和打印机。图片:Huy Thu

他坦言自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放下右手,抓住左手”。年老时,他依然坚持修理摩托车和自行车。如今,他已年过九十,依然从事着电工的工作。他家门前,至今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处维修电工”。

在老人家位于美盛教区教堂旁的小房子里,除了个人物品外,还摆放着许多他工作时用的工具和机器。每当电饭锅、水壶等东西坏了,当地人就会拿来修理。老人说,他已经改造了家里的很多电器,比如电风扇、电动自行车等等。

bna_6..JPG
库先生是一名家电修理工。图片:Huy Thu

我在家里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在木桌上写写画画。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他正在重新设计受损教堂的屋顶。他说:“教堂长期破败,却一直没有重建,所以需要临时修缮。我希望教会能以最合理的方案,以最低的成本,对教堂进行修缮和修复。”

他所在的美盛堂区,历经数代传承,弥漫着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在村里共同生活,始终和谐相处,互相关怀,幸福美满。堂区最年长的教友阮光居先生,正是这种团结互助精神的体现。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热衷于处理世俗和宗教事务。

bna_7..JPG
库先生是一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天主教徒,他生活优渥,信仰虔诚。图片:Huy Thu

曾任清新堂区书记、执行委员会主任、副主席、牧灵委员会主席,贤山乡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杜良县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杜良县天主教团结委员会副委员......

他因对民族团结的贡献和在爱国竞赛运动、建设和保卫祖国中的杰出成就,荣获国家和军队颁发的许多勋章、奖章、徽章、纪念章、奖状和奖状,其中包括内政部、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和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奖状。

多年来,他牵挂着许多,尤其是美盛村那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他编纂并撰写了这棵榕树最完整的历史,希望它能被认定为文化遗产,成为家乡的历史遗迹。

bna_8..JPG
美盛村榕树旁的老人。图片来源:Huy Thu

他多才多艺,会弹吉他、吹笛子、拉二胡,还会写诗、朗诵诗歌……,还曾担任教区唱诗班的负责人。提到库库,就等于提到了当地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目前有近400首诗歌,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的诗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对战友们牺牲的深深感激……“那背包,满载着誓言/虽褪色,却依然芬芳/今天春天,我继续前行/父亲,我把爱还给它”(那背包)。

值此国家隆重节日之际,他及时创作诗歌,在奠边府大捷70周年纪念大会上朗读给老战士听,并出版纪念诗集,将自己的优秀诗歌《那个背包》、《昔日的奠边府将士,今天的老兵》、《老兵多么光荣》、《你和我》等赠送给大家。

退伍军人阮光居朗读自己的诗。视频:Huy Thu

身患膀胱癌,多次去医院化疗,如今91岁高龄的他依然神志清醒,不用戴眼镜看书,骑摩托车去荣市,修电器,打电脑,用打印机,上网,写诗……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佩服。

玄山乡退伍​​军人协会主席邓文黄先生表示:“古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勤奋工作,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充满热情。他是一位模范会员,是同志们和大家学习的光辉榜样。”

分享你的观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