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九月初,在桂风县三乐乡的边境公社,冬春稻田里稻穗高大,绿意盎然,正进入抽穗开花的阶段;种植最多的稻米品种是小卡糯米。这是一个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品种。然而,过去小卡糯米的种植仅满足于家庭需求,并未成为商品,也未能像近年来一样为农民带来收入。
在农村,当村党支部书记梁文幸查看即将开花的库卡内糯稻田时,他说,近年来,库卡内糯稻和粳稻产量都不够,卖不出去。
“这两种大米,每个季节商贩都会提前订货。如果哪家不小心卖光了,连家人都没饭吃。很多时候,人们想买来送人,或者送给亲戚,但如果不提前订货,就买不到。”梁文行先生说。
班农有超过 25.5 公顷的土地种植水稻,分春、夏两季种植,其中夏茬稻田的 70% 以上用于种植 Khau cay noi 糯米,粳米仅在春茬稻田种植,种植率超过 80%。
直勒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吕文强先生表示,直勒乡拥有451公顷稻田,每年可收获两季稻米。过去,人们种植稻米仅用于自给自足和满足当地少数人的需求。近3-4年来,稻米,尤其是粳米和小溪糯米,开始成为一种商品,为许多家庭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同时,这也有助于留住农业工人,使他们更加热爱农业。
例如,在2023年的作物季节,Tri Le 的土地面积为317公顷,其中90%以上种植的是Khau cay noi糯米,主要集中在低地村庄(高地地区的苗族村庄不种植季节性作物)。近年来,Tri Le 人更加注重水稻种植,因为这种传统作物的价格高于其他品种的大米,为他们带来了收入。具体来说,Khau cay noi糯米的价格为15万至17万越南盾/日元,而商贩在家收购的平均价格为22万越南盾/日元,比其他品种的大米高出3万至5万越南盾/日元。
在周金乡,6个村共种植约150公顷粳稻,单产为每公顷50-55公担。周金乡党委书记何明俊表示,目前,粳稻品种在全部收购后,其经济价值正在提升。其售价也比其他品种高出2万至3万越南盾/日元。
珠金乡莲芳村村长罗文俊先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全村共有45公顷水稻种植地,春季种植粳米,夏季种植小河糯米和其他几种用于畜牧养殖的水稻。
桂峰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官员魏惠表示,人们在冬春稻季大量种植Khau Cay Noi糯米是为了满足春节市场的需求。桂峰县主要种植春稻,需求量大,价格高,为农民带来丰厚收入。目前,桂峰县粳米产量较高,为55-60公担/公顷,全县所有乡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Muong Noc、Tri Le和Chau Kim乡。粳米种植面积超过500公顷,每年产量估计超过200吨,稻米价格为15-18万越南盾/日元,为农户带来数十亿越南盾的收入。
据桂峰县消费者反映,粳米煮出的米饭口感浓郁,微甜,香气扑鼻,久煮不干。尤其是Tri Le乡出产的粳米,其品质和美味远超其他地区。因此,这种特色米一直备受追捧,经常“售罄”。
尚未充分发挥稻米特色的潜力
尽管有这些突出的优势,目前桂峰县粳米和Khau Cay Noi糯米的消费市场主要满足本县及周边县市的需求。一些商贩在较远的荣市和河内等市场进行买卖,但主要只满足消费者少量的订购。
我们担心,稻米市场需求旺盛,而且比其他品种的收入更高,但当地为什么不扩大种植面积呢?三里乡农村党支部书记梁文幸先生说:“由于地形和人们习惯的限制,我们一直担心稻米种植面积不够。由于山地高,稻田面积小,而且层级多,想要扩大种植面积的人们很难找到土地。”
在周金乡,莲芳村村长罗文俊表示,虽然粳稻经济价值很高,但产量不足以出售,但人们仍然没有在整个Khau cay noi地区种植粳稻,而是只种植一部分。“除了种植水稻和农作物外,人们还饲养水牛、奶牛、猪和鸡,所以几乎所有家庭都会保留一部分稻田来种植其他类型的稻米供牲畜食用。目前,莲芳村的水稻种植面积几乎已经占满了现有土地的绝大部分,很难再进一步扩大。”
2023年9月初,桂丰县夏秋稻田遭受褐飞虱侵袭,但小卡稻田却依然抵御住了病害,没有出现任何病害迹象。谈及此事,乡镇群众也纷纷肯定小卡稻田在抗虫害方面的优越性。
桂峰县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和农业服务中心的官员也证实了Khau Cay Noi大米的这一特性。然而,这种抗病性极强的水稻品种尚未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此外,粳米和Khau Cay Noi糯米尚未列入该县的OCOP产品名单,因此在提升这些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方面存在一些限制。
粳米是一种原产于日本的短粒米,是亚洲两大主要稻米品种之一。粳米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广泛种植和食用。在越南,粳米最初主要种植在同塔省和安江省。
粳米粒形圆润饱满,米粒洁白如棉,细腻柔和,香气清淡。粳米的支链淀粉含量较高,主要含有糖、脂类、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米饭煮熟后洁白粘稠,易于食用,即使冷却后,米粒仍保持着其固有的粘性。因此,粳米是日本人餐桌上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