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地区的村庄奎风据观察,不少农户在菜园角落搭建草屋或草棚。
金山镇纳普村(现为泰丰镇)的罗氏兰女士说,她家养了4头牛、2头水牛,耕种了4亩稻田。过去两年,每逢稻米收割后,家里都会把稻米全部收起来。稻草、干燥,然后在花园里堆成两堆。
这样,下雨天或寒冷天,水牛和奶牛就有了储备食物来源,不用担心挨饿,健康也得到了保障。为了防止稻草受潮发霉,兰阿姨用塑料布盖在稻草上,防止雨水渗入稻草。
“以前,天冷了,牛和水牛就被关在牛棚里,没有稻草,一家人就得去捡树叶,虽然很辛苦,但还是不够牛和水牛吃。自从建起一个大稻草堆,牛和水牛白天就能到田里吃草,晚上就能吃到更多稻草,牛群长得也很好。天冷了,一家人再也不用担心喂牛了。”罗氏兰女士分享道。
不远处,南文玉先生家养了3头水牛,耕种着5亩稻田。与其他家庭堆放稻草不同,他家搭建了一个用水泥板覆盖的稻草棚,四周严严实实盖好。“以前,稻米收割后,没人把稻草全部捡走,而是直接在田里烧掉,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家家户户都捡起来,田地干净整洁,水牛和奶牛也有了干粮储备,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挨饿受冻了。”南文玉先生说。
芒诺乡是桂丰县稻米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芒诺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叶忠阳先生表示:“经过两年的宣传和推动,秸秆收集制作稻草,为水牛和奶牛制作储备饲料,这是公社大多数畜牧户都这样做的。因此,到目前为止,全社已有200多户农户制作了稻草、搭建了稻草棚,为水牛和奶牛提供了储备饲料。
2022年,桂风县人民委员会将开展宣传,敦促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收集稻草并“建造”稻草树作为牛和水牛的储备饲料。据此,2022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县13175户稻米种植户中,有3755户饲养牲畜收集稻草,占28.5%。其中,搭建稻草棚的有3429户,搭建稻草树的有326户。实施两年后,搭建稻草棚和稻草树的农户数量已增至5000余户,占比约为40%。
桂风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范黄梅先生表示:“每年水稻收获期间,该中心都会派人深入基层,与当地政府协调宣传,并督促农民收集稻草和残茬,用于制作牛饲料。将稻草储存在棚子里或“建造”稻草树既方便,又节省空间,可以长期保存,而且是牛的优质饲料。”
“在搭建稻草堆之前,人们会选择一处高而干燥的地方,用一根长木棍插进地里做支柱,再用竹子或木头在离地面30到50厘米的地方做一个地板,并在地板上铺一层防水布。然后,将干稻草均匀地铺在柱子的周围,并一层层地压实,直到稻草到达柱顶,最后用塑料布或防水布覆盖。稻草堆的直径通常为3到4米。收集稻草不仅可以在寒冷的日子里为牲畜提供食物来源,还可以避免在田里焚烧稻草,既浪费又污染环境。”范黄梅先生说。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寒冬里,牛和水牛经常死亡,不仅是因为天气寒冷,还因为缺乏粮食储备而饿死。因此,区人民委员会近两年指导的“建造”稻草堆的做法切实可行,农民们也付诸实践,改变了他们对畜牧业的认识。